世界首位機器人“公民”索菲亞剛面世就說出了“毀滅人類”的恐怖話語。對于這個問題不能一笑了之,需要我們認真審視機器人與人的關系。
6月9日,“智能化社會與人類發展”學術會議暨上海市自然辯證法研究會2018年學術年會在東華大學松江校區舉行。上海市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理事長、上海社科院哲學所副所長成素梅研究員,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自然哲學委員會理事長、南京大學肖玲教授分別致辭。2017年初,歐洲議會的一份報告建議承認機器人的“人格”;去年10月,沙特阿拉伯王國賦予名為索菲亞的機器人以公民身份;日本已出現機器人參與市長競選……人工智能發展日新月異,當機器人深度介入人類生活,由此帶來了一系列的問題:未來機器人的功能是否會全面超過人?智能機器人是人嗎?人和機器人的關系會如何演變?將來機器人是否會統治人類?
與會專家認為,當前人工智能正向所有社會技術領域當中滲透,智能化趨勢日益明顯,人類文明將呈現出信息文明深度發展與智能文明展露頭角的新形態。隨著智能化社會的到來,機器人有望讓人類從繁重的體力勞動與腦力勞動中解放出來,但是也給人類社會帶來了諸多挑戰。進入人工智能時代,哲學不能缺席,它是解鎖人工智能的重要鑰匙。
南京大學榮譽資深教授林德宏認為,為了維護人類的尊嚴,應當為人工智能的技術發展規定社會底線。關于人機關系,擔憂早已有之。1948年,著名控制論專家艾什比就說機器人將統治人類,而這一年距第一臺計算機問世僅兩年。今天我們身邊充斥著技術萬能論、技術天然合理論、技術自主論、技術至上論等思想,林德宏認為應該明確技術有禁區,必須對技術創新和技術應用加以必要的約束和限制,敢于對技術說“不”。對技術的合理約束,實際上是對人自身的約束,約束不斷膨脹的物欲,約束對技術的貪婪追求和可能出現的“邪念”。
東華大學教授張怡認為,當社會的形態出現全面透徹的感知、寬帶泛在的互聯、賽博空間(指在計算機以及計算機網絡里的虛擬現實)與物理空間高度智能融合時,一種基于物聯網為載體的存在方式為人類智能的進化打開了新的空間,那就是集體智慧,由此形成一種跨界的合作性認知。集體解問題并不是一個新鮮概念,但是在賽博空間產生之前,集體解問題的范圍受到時空的限制。而現代計算機網絡的形成為突破這一局限提供了可能。智能化社會條件下,由于互聯網和物聯網的存在,導致人們將原本出現在賽博空間中的集體智慧認知方式向社會勞動分工遷移,出現了超專業化現象。超專業勞動分工的本質并不是將工作簡單細分,而是將工作置于一個“全球腦”下進行虛擬的整體操作。
上海大學楊慶峰教授指出,從歷史交往角度看,哲學與人工智能兩個學科沒有任何的關聯。哲學學科存在了幾千年,歷史悠久,如同一個巨人。而人工智能還處在胚胎階段,還在爭取著自身的合法地位。所以兩者的歷史交往是空白。就當下而言,技術發展及其倫理問題成為兩個領域交往的主要方式。然而,通過倫理建立起來的交往方式并非唯一。比如,通過記憶理論反思人工智能的發展。有沒有回憶,是人與機器人的一個重要界限,但是未來這個界限是否會被打破?未來人工智能的發展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搭建不同的、多元記憶神經元回路,從而展示出多樣的記憶行為。
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院長王治東教授指出,人工智能是人工創造的產物,而不是天然自然的自發轉化,人工智能具有相當的復雜性。比如關于人—技(人—機)關系問題。世界首位機器人“公民”索菲亞剛面世就說出了“毀滅人類”的恐怖話語。對于這個問題不能一笑了之,需要我們認真審視機器人與人的關系。雖然社會發展要依靠技術進步與發展,但技術本身不可能解決一切社會問題,即使是人工智能這樣的智能性技術形式也是如此,相反會帶來新的社會問題。如果發展人工智能反而制約了人的自由、背離了人的目的,這樣的技術形式生命力何在?技術上的可能不意味著倫理上的應該,哲學上的反思和預見會讓人工智能的發展少走很多彎路。
本次會議由上海市自然辯證法研究會、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自然哲學委員會、東華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共同主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