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rishige Morimoto表示,目前數據的資料量實在太多,數據要如何幫助人了解東西才是重點。例如,你可能在某時間、從某個朋友的Facebook上看過一家推薦不錯的餐廳,但是臨時想要找那個餐廳的照片或是地址時,卻很難快速地就找到想要的東西,AI的存在可以協助這類的應用。
Norishige Morimoto說,目前的算法大致上在做三件事情,首先是分析,以醫生看X光片的例子來說,儀器的解析度越是高、醫生看X光片的工作量會越大(因為資料量變大,本來只有一張X光片,可能會變成十張),如果可以透過AI分析,只要去看可能發生問題的地方就好,減少時間浪費。其次是推論,以研究阿茲海默癥來說,電腦可以透過攝影機觀察出一個人日常動作時的細微變化,或是檢測人的視線軌跡(Line of sight),協助醫生病人是否有相關的問題。
最后是預測,透過種種的演算資料匯集,AI可以進行機器設備“失效”的預測,大約判斷出一旦出現什么跡象、然后過多久你的設備可能會出現故障,以目前的能力來說,大概可以在四個月前進行預判。如果是變化更快的股市預測,那么時間就可能縮短到兩周前左右(依各種狀況而不同)。
不過就算AI再厲害,人類還是有更重要的責任要擔負,Norishige Morimoto說,例如持續創造好的點子,因為機器再厲害,它卻很難無中生有,好點子還是得靠人。其次是慎選資料,基本上AI的資料選擇都是看人提供給它提供什么數據,它就作相應分析。這有點像是父母在教育小孩一樣,不好的示范(言教、身教)很難教出好孩子。最后是評比產出,電腦可以分析產出東西,但是最終需要人去進行相關產出的評比,才有辦法讓AI在學習的路上往對的方向去靠近與進步。
根據Gartner的預測,到2020年,AI將產生3000億美元的商業價值,并將進入到全球三分之一CIO前5%的投資重點。
實際上,Teradata天睿公司首席技術官Stephen Brobst此前也非常認可,人工智能與人合作才能創造最大的價值。“任何地方都講人工智能,數據也在AI里面發揮重要的作用。反過來,AI也是一個巨大的驅動者,能來應對這么多海量的數據。對于我們人類來說,所有的數據都想要了解的話,這些數據太多了。AI的能力可以幫助我們真正的更好的了解數據,能夠做出更好的、更快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