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次會議上,來自自然科學界和社會科學界的專家學者,試圖在培育壯大人工智能產業,抓住人工智能發展機遇的同時,推動對人工智能倫理風險和社會挑戰的前瞻性應對研究。
太陽微系統公司聯合創始人、計算機科學家比爾·喬伊曾說,在21世紀,人類擁有的最強大的三種技術——機器人技術、基因工程技術、納米技術,正在使我們自己成為瀕危動物。此言一出便引起轟動。
那么,人工智能會讓人類成為瀕危動物嗎?人工智能會給人類帶來哪些遠慮近憂?人類又該如何應對?
“人工智能應用于社會、經濟、工業、生活的范圍會越來越廣,人類進入智能自動化已經不遠了。”吳澄預計,未來人的社會分工將面臨巨大的變化,因為機器學習用于自然語言理解、圖像識別、數據處理等方面已經超過人類的水平。
如果列出一份“人類剩余優勢清單”,那么,在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研究員段偉文看來,這份清單上現在只剩下“創造力與變通性”“社會知覺”“談判藝術”和“論證能力”。
“未來,虛擬現實成癮、辨別現實障礙、身份認同焦慮、機械移植排異、超智能精神失常、機器人恐懼癥、自我刺激成癮、壽命延長倦怠等,都有可能成為困擾人類的疾病。”段偉文說。
對于目前存在的人工智能悲觀論,吳澄表示:“我們離‘機器人當政’的那一天還早,人類自身有能力引導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
在吳澄看來,人工智能是機器對人腦思維、認知功能的模擬。從目前來看,人工智能研究的主流還停留在“弱人工智能”的范疇,這些研究對人類有益無害。
與此同時,引導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已被提上日程。2017年1月,為了規范人工智能技術研發,霍金、伊隆·馬斯克、德米斯·哈薩比斯等在內的近四千名各界專家發起并簽署了“人工智能23條”倡議,從頂層規劃上引導人工智能的健康發展,規定了研究目標、研究資金、科學政策、研究文化等23項內容。
如果說對人工智能發展的“遠慮”只是來自想象,那么,現實生活中,人工智能難免沒有“近憂”,如數據保護、失業保險等。
段偉文表示,現實中,數據智能已經讓社會出現了“數據即存在”的狀態,無論人主動與否都是數據的貢獻者,社會變成了解析社會,而解析結果很可能帶來歧視和不平等。人工智能的發展要永遠尊重人類情感,最大限度地尊重人類的隱私權。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權利歸屬、人工智能作為法律主體的界定等,都推動人類重新審視現有法規。”北京理工大學教授馬宏賓說。
此外,斯坦福大學一位教授也預計,美國注冊在案的720種職業中,將有47%被人工智能取代。“人工智能的發展,會淘汰一部分落后生產力,也會影響眾多從業著,這是需要政府及早制定相應的政策。”吳澄說。
“對于人工智能及其發展程度的判斷,人工智能專家和普通大眾之間可能有巨大差距,人工智能不同子領域的專家也會有不同看法。在談論人工智能的未來和潛在風險時,我們還需要工業界、政府、哲學家、法學家以及更大范圍的學術共同體的廣泛參與。”北京大學哲學系副教授王彥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