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7日消息,新年伊始,總要展望未來回顧下過去,在4G日漸成為新寵的同時,披著“分流無線上網流量、保障用戶上網體驗”鎧甲的WLAN似乎變得尷尬,甚至有受到冷落的嫌疑。
不過工信部電信研究院標準所主任萬屹日前在公開場合表示:“LTE時期,LTE大規模部署后不會減少對WLAN的投資,WLAN仍是承載網絡流量的主要方式,全球運營商WLAN熱點仍在繼續增長,國內運營商仍在不斷加強WLAN的網絡優化。”
面對褒貶不一的評價,不得不說:WLAN需要重新被定位,紅海變藍海僅一步之遙,關鍵在于運營模式的突破。
不管怎樣,目前運營商WLAN用戶群仍舊是一個小眾市場,這是不爭的事實。更何況這部分用戶日漸被3G/4G分流,剩下不多的用戶才有可能會跑到熱點去。如果運營商對WLAN定位仍停留在2G/3G/4G網絡的有效補充的發展上,那么用戶群也會流失掉。
據了解,中國電信決定將WiFi業務定位由固網延伸、移動分流向價值經營轉變,由前向經營為主向后向經營轉變,由各省分散運營向集約運營轉變;統一業務名稱為“愛WiFi”,積極對外開展銷售與合作;將WiFi網絡打造為中國電信的“第四張網絡”。數據顯示,截至2014年6月中國電信已有熱點約100萬。
而目前TD-LTE成了中國移動“四網協同”的重中之重,但是當初堅持“四網協同”的初衷是引導用戶流量向3G和WLAN網絡中遷移,如今4G建設步伐加快,未來,中國移動將把更多投資放在打造一張4G精品網絡上,同時又拿到高帶寬網絡的武器。按照中移的規劃,到明年AP的保有量可能達到500萬個。但在2014年,中移動對WiFi熱情大打折扣,甚至是2012年的集采到現在還沒有最終落地。
WLAN看似很尷尬,被冷落在所難免。
不過,WLAN業務競爭力比拼點從來就不是高速上網,而且4G網絡的承載量是有限的,在用戶密集的地方,大量用戶上網必然會影響實際體驗速率,甚至造成網絡擁塞。據悉,現有WLAN的理論速度已達54Mb/s,未來或許更快,會更好地為4G分流,滿足用戶對視頻等業務的需求。所以,WLAN不應被全盤否定,
從2014年起,運營商均選擇結束體驗期對WLAN收費。中國移動從1月1日起已按照0.05元/分鐘的資費提供WLAN服務,中國電信將按照現有天翼寬帶Wi-Fi的資費進行收費,用戶可以通過購買天翼寬帶Wi-Fi上網卡來獲得該服務。
而WLAN如何從這片紅海廝殺戰中悄然扭轉戰局,變成一片藍海,關鍵還是運營模式的突破。
有運營商人士表示:“還需要對WLAN的運營模式進行探索,WLAN現行的收費模式是計時與包月,這種前向收費方式,若資費過高,則難以吸引習慣于免費或低資費的用戶;若資費過低,又會對運營商自有的3G、4G業務造成沖擊,因此運營WLAN需要更好的模式。”
有業內人士認為在運營模式上可以引入第三方合作運營,“或者與政府、行業及商家進行熱點共建共享,或者將熱點服務拓展到競爭對手用戶,以及構建統一WLAN運營支撐服務APP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