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類Kik應用的迅猛發展,給手機IM領域帶來新的變數。
微信、米聊、推信、飛聊……國內類Kik應用層出不窮。號稱“短信殺手”的類Kik應用打著“免費、省流量”的旗號,攻城略地,據悉,騰訊微信的用戶規模已經達到1500萬,而小米科技的米聊也俘獲了500萬的用戶。
手機IM領域向來是兵家必爭之地。不論是互聯網公司還是電信運營商都希望在此領域有所作為,騰訊的手機QQ和中國移動的飛信都是其中的佼佼者。而類Kik應用以其獨有的語音對講功能,成為年青一代的新寵。
看似陷入混戰的類Kik應用有怎樣的生長邏輯?誰會成為統治者,誰又會被淘汰出局?在這場戰爭中,誰又動了誰的奶酪?
騰訊:主動應戰
相對于手機QQ,類Kik應用占用的內存更小,界面更簡便,且具備語音對講的功能,因此對騰訊也造成了沖擊。所以,在類Kik應用出現之后,騰訊迅速跟進,推出了微信功能,意圖占領市場先機,扼殺其他競爭對手。
如果單純從類Kik應用本身來看,騰訊的微信與小米科技的米聊并沒有太大的差別,但是微信作為騰訊整個業務體系的一員,與其他功能的綁定或互動都能給用戶帶來很大的方便。因此,騰訊微信的用戶迅速達到1500萬,遠超米聊。
騰訊真正的競爭對手是電信運營商,后者憑借免流量費的優勢,很可能后來居上,超越騰訊的微信。其他的類Kik應用,如米聊,推信等,還無法對電信運營商構成威脅,但是騰訊卻是實實在在的威脅。因此在類Kik應用上,真正的主角是騰訊和電信運營商,特別是中國移動。
電信運營商:積極“攪局”
在國內類Kik應用出現之初,很多人都擔心其會被電信運營商封殺,就像Skype這種網絡電話一樣。甚至有傳言表示,某些地區的類Kik應用已經被電信運營商“和諧”,但是從目前情況來看,電信運營商并沒有完全封殺此類應用,而是像遭遇手機QQ挑戰時的反應一樣,即跟風推出相似應用,進行“攪局”。
雖是無奈之舉,電信運營商此舉還是有相當的殺傷力。類Kik應用的門檻不高,電信運營商跟進難度不大,而且利用自身在終端、用戶規模、數據管道上的優勢,電信運營商可以在很短時間內獲得非常可觀的產業鏈資源,并且將此項應用推向手機用戶。而電信運營商并不打算借此拔得頭籌,只要攪亂市場,將類Kik應用扼殺于“搖籃”之中即可。
不過類Kik應用確實能幫助電信運營商留住用戶,提高用戶粘性。而且在移動互聯網迅猛發展的今天,電信運營商越來越重視數據業務的開發,并推出了多種多樣的數據業務。中國移動可以將飛聊與眾多其他數據類應用整合在一起,獲得與騰訊類似的優勢,即整體業務優勢,而非米聊那樣只有單獨某項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