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性機會?
呈幾何級數增長的P2P應用為運營商帶來了新用戶的同時,也消耗了更為巨大的帶寬,更糟糕的是,其中的VoIP應用(如Skype)正在搶走數以千計的傳統話音用戶。
運營商當然不會坐以待斃,于是,由封端口、限流量等極端做法而引發的運營商與寬帶用戶的爭執也越來越頻繁。
關于P2P的爭執其實皆起源于一個不成熟的產業模式。由于P2P點對點的傳輸特性,使得寬帶產業價值鏈縮短,從而繞開了寬帶運營商。除了增加寬帶運營商的財務負擔之外,P2P還占用網絡資源,從而給寬帶運營商的優質業務帶來了巨大的沖擊。臺灣中華電信原董事長毛治國就曾公開表示:P2P已經成為世界范圍內運營商的一個難題,不解決它,運營商將失去所有的收入來源。
雖然運營商對P2P造成的巨大網絡流量極其反感,但如果要將其完全封殺,恐怕會失去大量的寬帶用戶。“P2P應用已經深入到大部分互聯網用戶的生活中,成為理所當然的事情,目前,運營商已經不可能將其根除。”中國電信北京研究院的胡捷提出了他的看法。
而且,P2P并非只有消極的一面,它也給運營商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從技術角度講,P2P解決了Internet帶寬永遠不足,發布、搜索困難等問題,非常適合于Internet上的音樂、視頻及文件搜索和點播,以及軟件、電子雜志發布等業務。”胡捷說:“如果發展得當,P2P可以把Internet變成一個盈利的媒體商業發布和通信網絡。”另外,P2P也是運營商向新的管理和運營模式轉變的一個好機會。
電信級P2P平臺
“寬帶網最好的盈利模式應該是一種應用產生巨大的流量需求,刺激運營商加大設備投入、增加帶寬、吸引用戶,反過來,足夠大的帶寬又可以促進新的應用出現,從而形成一個良性循環。”一直力推P2P產業化的電信專家侯自強說:“寬帶網運營商不應將目光局限在單純的提供上網服務上,同時還應積極開發基于P2P技術的增值業務。”侯自強認為,運營商要在P2P潮流中真正獲益,需要與其他廠商合作,共同開發網絡電視、視頻點播等多種增值服務。
中國電信廣州研究院高級工程師徐建鋒也認為:目前,如果運營商能夠依靠已有的寬帶用戶促成媒體互動和發布產業鏈形成,扮演內容發布和收費角色,不但可以在媒體內容服務中分得利益,而且可以促進寬帶用戶迅速發展,增加寬帶收入。
塑造一個良性循環的P2P產業鏈,并且成為其中的主導力量,將成為運營商變被動為主動的關鍵一步。
據悉,中國電信已經將P2P的發展策略分成了四步。第一步為臨時策略,即局部封殺BT。先封端口,再封種子搜索引擎,然后封BT論壇,控制流量快速增長。第二步也是近期策略的關鍵,是實施QoS進行有效控制。對BT業務進行有效識別,將其流量放在低等級的邏輯通道中傳送,從而保障其他重要業務的帶寬資源。第三步是利用成熟的技術,建設中國電信自己的P2P網絡平臺,類似于下一代CDN,為IPTV、信息發布、流量調整等服務,也可以對外提供服務。而更長遠的策略是與其他BT競合共存,在競爭中進步。
堵不如疏
但是在現階段,P2P仍然沒有形成良性的產業鏈,所以運營商為了保護現有投資,實施有效QoS,限制P2P流量,也無可厚非。徐建鋒說:“限制流量并不意味著封殺,我們只是希望讓用戶得到與使用費用等價的服務。”
目前,實施QoS的難點在于如何界定正常業務流量,以及規劃帶寬。由于語音、視頻流量、企業用戶的電子商務交易流量,以及寬帶接入用戶的Web流量、E-mail流量和即時通信流量都可以被列入正常業務,運營商需要根據用戶的使用情況和應用的發展,劃分不同的優先級,修改和優化QoS配置。
對于這種方式,現有的MRTG和其他基于SNMP的流量檢測手段已經很難滿足要求。為此,Cisco開發了Netflow技術,能夠提供按照業務類型區分的實時流量報告。其他廠商也陸續提供了對Netflow的支持,例如華為-3Com推出了NetStrean。Netflow由交換機完成對流量(包括業務類型、源/目的地址等信息)的統計,并將統計數據提交至專用服務器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