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初,VMware認證技術專家兼斯坦福大學首席工程師Fletcher Cocquyt在Twitter上發表了一張圖片,圖片是他在VMware總部內遇到的一張神秘宣傳海報。
Fletcher Cocquyt在Twitter上公布的“Marvin”海報
這張海報介紹了一款名為“Marvin”的系統,“Marvin”被描述成是一款超融合型設備,是由VMware支持的融合計算和存儲的基礎設施設備,并且表明“Marvin”將于“2014年夏季正式面世”。
是的,你沒有聽錯,正是VMware這家虛擬化軟件供應商將目光投向了軟硬一體的集成系統,一直以來,VMware都倡導“軟件定義數據中心”的策略,在虛擬化軟件上進行巨大的投入,那么這款神秘的系統“Marvin”蘊含著怎樣的玄機,是否預示著VMware新的業務路線呢?不妨讓我們來一探究竟!
VMware閃爍其詞
在IT領域,軟件廠商加強硬件整合,硬件廠商加強軟件整合的趨勢早已盛行,因為提供軟硬件一體化的融合方案才是未來的方向,這也是為什么如此多的IT供應商紛紛加快了產品線的全面布局,Oracle、戴爾、華為皆是如此。
對于外界熱心的猜測,VMware顯得更加謹慎,VMware方面并沒有正面回應“Marvin”或者海報內容的評論,但是VMware之后表示Cocquyt在Twitter上披露的海報已經被VMware總部清理掉。
而且VMware還強調,自身是一家軟件公司,根據VMware公司的政策,VMware并不會參與硬件業務。在這種業務模式下,VMware將會與自己的OEM合作伙伴們保持長期穩定的合作關系,并共同為用戶提供最佳硬件/軟件方案組合。
另外,在虛擬SAN方面,VMware也正與自身的OEM合作伙伴保持著穩固的合作,前期效果也相當不錯。
或來源于“Mystic”項目
盡管VMware極力否認,但是對于“Marin”,其實很早就已經能窺出一些端倪,Marvin很有可能是由“Mystic項目”演變而來,“Mystic項目”由VMware及其母公司EMC共同開發,其目的是打造一套超融合型的基礎設施方案,來與Nutanix以及SimpliVity等新興企業相抗衡。
同時超融合型基礎設施方案將服務器、存儲、網絡以及虛擬化技術整合在一套軟件定義堆棧當中,并運行在獨立的一臺商用服務器之上,而非作為獨立硬件組件存在。
VMware在今年一月已經完成了對“Marvin”商標的注冊,在注冊時,VMware對“Marvin”的描述為:“用于虛擬化的計算機硬件幫助用戶管理包括網絡以及數據存儲在內的虛擬計算資源。”
著眼于云計算
雖然目前有關Marvin的資料并不太多,但是通過簡單的描述,Marvin的輪廓已漸漸清晰。
根據現有的資料來看,Marvin將以單設備堆棧形式推出,其中包含四套服務器系統并搭配24塊磁盤驅動器,每一臺Marvin設備單元能運行VMware的VSAN虛擬存儲陣列以及其它應用程序。
同時Marvin將結合多種VMware技術,其中包括vSphere服務器虛擬化技術、VSAN軟件定義存儲、NSX軟件定義網絡以及vCHS或者vCloud混合服務,甚至來為基礎設施部署私有云。
矛盾頻出 或成救命稻草
在融合系統這一市場,合作競爭機制無疑是最為普及的,在各家供應商都積極投身融合系統這個熱門市場之時,VMware的加入無疑會使得與一直以來的合作伙伴關系變得更加微妙。
而且VMware 此舉極有可能將自己推向一個內憂外患的尷尬境地,于外,不僅昔日的合作伙伴直接轉為競爭對手,于內,也未必會獲得VMware母公司EMC的全力支持,因為Marvin的市場定位并不針對以NetApp FlexPod為代表的成品堆棧,因此并不會給EMC的直接競爭對手帶來打擊。此外,VMware已經與思科、EMC建立了VCE聯盟,并打造融合型Vblock系統,Marvin的出現無疑還會給VCE聯盟帶來競爭壓力。
盡管與思科保持著合作伙伴的關系,但是VMware與思科可謂“愛恨交織”,一直以來,VMware正通過“軟件定義網絡”(SDN)的戰略改變整個網絡產業,其軟件運行在廉價的硬件上,給思科這些傳統網絡硬件供應商帶來巨大沖擊,蠶食思科的利潤率,并可能將思科推向邊緣化,也使得思科不得不推出自己的SDN產品。
目前,Nutanix正在積極推動融合型服務器、存儲系統,Nutanix有意為Hyper-V以及KVM提供支持,早就使得與VMware之間的合作關系出現裂縫,年初推出VSAN方案之后,VMware的軟件產品與Nutanix出現重合,并進一步加劇VMware與Nutanix之間的反目,使得更多類似于Nutanix的供應商轉向更加開放的OpenStack架構。
事實上,Marvin極有可能將所有服務器制作商推向對立面,畢竟Marvin能夠將各類服務器全部轉換成VSAN節點并加以操作,而且戴爾已經對Marvin的橫空出世做出回擊反應。
預集成與開放先行
盡管“Marvin”還未正式推出,但是似乎已經看出其生不逢時的尷尬,這樣也就不難理解VMware在對待“Marvin”問題時的小心翼翼。
放眼整個融合系統市場,遵循開放架構標準是一項不二法則,也是很多成熟的系統能贏得市場的重要原因。
隨著分布式共享存儲成為新的逐力點,越來越多的供應商紛紛推出相應的方案,包括IBM、Oracle、,Nutanix、華為等,應當說VMware從中感受到了商機和挑戰,華為2012年底推出的FusionCube一體機,用了不到兩年的時間進入了Gartner魔力四象限,在金融、教育、海關等領域都去了非常好的成績。
FusionCube是一套基于融合架構的IT基礎設施平臺,在12U機框中融合高性能服務器、分布式存儲及網絡交換機為一體,并預集成了分布式存儲引擎、虛擬化平臺及云管理軟件,資源可按需調配、線性擴展。
其中的核心分布式存儲引擎FusionStorage甚至比VMware VSAN推出的更早,而且相比VMware VSAN硬件兼容性造成的系統穩定性問題,華為FusionCube利用其硬件深度融合的架構更具優勢,分布式存儲高吞吐率、高IOPS的特點,并整合了智能網卡、SSD存儲卡等硬件的優異性能,使得整體應用性能相比業界同類平臺大幅提升,不管是非關鍵應用,還是關鍵應用領域都已經得到了成熟的用戶驗證。
而且,FusionStorage在支持集群規模數量、單集群最大磁盤數量、單集群IOPS等眾多性能上對比VMware VSAN1.0有著明顯的優勢。
開放性方面,華為的虛擬化軟件FusionSphere基于OpenStack架構,用戶完全不必擔心被鎖定的問題,FusionCube所有的物理和虛擬資源都可以通過FusionSphere統一管理平臺進行管理,包括交換機、虛擬機、存儲卷等等,并且該平臺還包括了從應用資源管理到應用發放部署、自動化配置、安全管理等等一系列功能。
總結
融合系統其實并不是一個新鮮的方案,而且近幾年越來越受到用戶以及供應商的關注,并日漸被視為構建云計算的基礎,回到云計算本身所倡導的靈活快速響應、開放擴展性特性,不難發現融合系統也必須具備這樣的要求才能贏得市場以及用戶的認可。
“Marvin”能否在競爭激烈的融合系統市場占據一席之地,雖然現在還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還未正式推出,就已經面臨合作伙伴的質疑和背棄,無疑是“Marvin”面臨的巨大打擊,也會使“Marvin”未來的發展之路充滿諸多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