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e應用界面(騰訊科技配圖)
騰訊科技訊(小貝)北京時間11月14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Line是一款僅僅17個月前在日本東京面世的應用,但它想要重新塑造智能手機時代的社交網絡。
這款應用已經擁有超過7000萬用戶,主要提供即時通信和互聯網電話服務,這類似于Skype。但是這家公司并不滿足于通信功能,它想要以這項服務為基礎,發展成為社交網絡巨頭Facebook和Twitter、社交游戲開發商Zynga和圖片共享服務Instagram在亞洲本土的替代者。
Line開發商NHN Japan首席執行官Akira Morikawa表示:“我們已經在亞洲掀起了一場運動,并希望它能夠發展到美國、歐洲等地。”這家公司是韓國NHN集團在東京的子公司,而NHN集團運營著韓國最大的搜索引擎和門戶網站Naver,它是谷歌與雅虎在韓國的結合版。
加入Line之后,這項服務就會自動尋找用戶智能手機里存儲的聯系人進而發現現有的Line用戶,用戶也可以選擇排除某些聯系人,還可以通過用戶名(不透露手機號碼)添加新的Line聯系人。這款應用允許用戶發送簡短的文本消息和虛擬表情,包括各種各樣的感情類表情和搞怪或可愛的卡通圖案。
嚴峻挑戰
這款應用雖廣受歡迎,但仍然面臨著嚴峻的挑戰。通信類應用數量眾多,其競爭對手包括Skype、WhatsApp和其他一些通信服務。僅在亞洲,它就需要與韓國KakaoTalk和中國微信競爭,后者在中國擁有2億用戶。
市場研究公司Canalys駐新加坡分析師杰西卡·韋(Jessica Kwee)表示:“Line在其他一些擁有統治類通信服務的國家進行拓展面臨著巨大的挑戰。用戶通常不愿安裝多個即時通信平臺。”她認為,Line在亞洲以外的地區幾乎沒有存在,其可愛的表情圖案可能在世界其他地方不會受到太多歡迎。
尼爾森資深分析師Yoshiya Nakamura表示,一些亞洲國家已經擁有了本土的社交網站,但這些網站還沒有拓展到本國市場以外,而Facebook和Twitter在亞洲不少地方都很受歡迎。
NHN Japan首席執行官Akira Morikawa認為,Line的優勢在于它是一個專門為智能手機設計的平臺,Skype和Facebook成為PC時代的溝通與社交紐帶,而Line則是智能手機時代的紐帶。
移動互聯網流量激增。互聯網分析公司StatCounter的數據顯示,截至9月份,移動設備占據所有互聯網流量的12%,比上年同期增長了將近一倍。這個趨勢在亞洲尤其明顯,移動設備占據整個互聯網流量的近20%,而北美地區也僅為10%。
新增功能
今年,Line拓展了自己的功能,增加了圖片共享服務Line Camera、解謎游戲Line Birzzle、畫圖功能Line Brush,以及發送虛擬賀卡的Line Card。作為一款主打通信服務的應用,它還增加了類似于Groupon的團購優惠券功能,與好友共享更新的時代軸功能,以及類似于Twitter的名人的企業服務。
這家公司稱,Line專注于拓展用戶基礎,而不是增加營收數額。這與很多創業公司的理念類似,但其結果往往不盡如人意。由于這款應用是免費提供,因此其大多數營收來自于虛擬表情的銷售,以及面向企業和其他公共機構提供的官方Line賬號的銷售服務。
NHN沒有透露Line的總體營收,或者企業和其他公共機構官方賬號的銷售數據。它表示,今年8月份虛擬表情的銷售帶來了3億日元(約合380萬美元)的營收。
這項服務于2011年3月11日日本大地震發生之后面世,當時開發者看到基于數據的通信服務比傳統的語音通話更能夠適應混亂的蜂窩網絡。截至上個月,這項服務的7000多萬用戶當中,有大約3200萬用戶在日本。盡管這款應用的用戶遍及全球230個國家和地區,但日本以外的用戶主要集中在臺灣和泰國。目前,Line正集中精力在美國和中國增加用戶。
到目前為止,Line正努力發展聊天以外的服務。市場研究公司JustSystems在9月份進行的調查顯示,超過60%的Line用戶表示他們不使用這款應用的輔助功能。
Line在美國市場幾乎是白手起家。NHN Japan公司表示,它正在進行市場調查,了解美國用戶可能對Line的哪方面感興趣。Akira Morikawa說:“一旦我們知道哪些服務受歡迎,我們就會基于這些服務打造我們的平臺。”這正是全球拓展的挑戰之一。他說:“我們知道這不會輕而易舉,也沒有必勝的把握,但我們想要嘗試一下。”
臺灣一位年僅20歲的大學生Line用戶索尼婭·胡(Sonia Hu)表示,她的大部分同學都使用Line,因為它非常方便,但她只使用免費的表情。她說:“我所有朋友都使用Line,在聽課感到無聊時,我們相互發送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