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7月19日,中國聯通成立,打破了我國電信行業的壟斷。同年9月21日,中國聯通北京分公司成立,主要負責北京地區通信網絡的建設和運營。
北京聯通成立的24年中,北京聯通肩負起了京城百姓移動電話發展和寬帶提速的艱巨任務。如今京城百姓家家都有的固定電話服務,就是北京聯通負責的。
目前,北京聯通的4G網絡已覆蓋城區及全部遠郊區域,并延伸覆蓋機場等部分重要區域。此外,室內站重點覆蓋高校、重點商務區域樓宇、高檔寫字樓、醫院大型購物中心及北京聯通重要營業廳等。中國聯通的沃4G是國際上最主流、最成熟的網絡之一。
2015年5月17日,原2G、3G移動客戶的網絡全部提升到4G網絡。
“北京,成了全中國最快的城市。”北京聯通辦公室、北京通信史專家劉海波說,以前從來沒想過,之后的移動網絡會發展得如此之快。中國聯通用了幾十年建成了2G網絡,可發展到如今的4G網絡,卻只用了不到20年。
提速“大跨越”
從Kps到Mbps
“記得小時候知道的第一個互聯網網站是搜狐,上的第一個社區是ChinaRen校友錄。那個時候家里笨重的臺式機,用一根電話線和家里的座機電話連接。每天放學回家的第一件事,就是打開電腦,聽著‘嘟嘟嘟’的撥號聲,等待著網絡連接成功。那個時候,電腦右下角閃爍的小電腦圖標,就是和世界唯一的連接。那個時候打開一個郵箱,都需要等好久。”市民孫女士說。
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中,一款上世紀90年代家庭上網必需的“貓”默默地陳列在櫥窗中。
1994年9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的建設開始啟動。1995年1月,北京第一個互聯網骨干節點開始建設,通過電話網、DDN專線以及x.25網等方式開始向社會提供Internet專線、窄帶撥號、郵件、Www、NEWS 等服務。1995年3月正式對外提供業務。 1995年4月24日中國全球計算機信息互聯網絡(INTERNET)建成投入試運行。1996年1月中國公用計算機互聯網(CHINANET)全國骨干網建成并正式開通,全國范圍的公用計算機互聯網絡開始向公眾提供服務。
最初的服務方式為注冊用戶方式,啟用“163”作為接入號碼。北京市通信公司從2003年4月10日起,將原上網接入號碼163、169升為16900。
“后來好像是從2003年以后開始吧,家里的‘貓’沒了,全部免費換成了路由器。網速也快了不少。當時我們家辦理的是512Kps的寬帶。網速快了,那會兒便整晚泡在貼吧和論壇上。我記得特別清楚,那個時候喜歡日韓明星,便在論壇上下載了好多日韓明星的MV和綜藝節目。通常下載一個幾百兆的視頻,需要一整個晚上。”孫女士回憶。
“后來,聯通的工作人員來給換成了光纖寬帶,網速一下快了不少。我們家的寬帶先后經歷了512Kps、1Mbps、10Mbps、50Mbps。如今聽說50Mbps要免費升級到100Mbps了,現在下載一個幾百兆的視頻,可能連2分鐘都用不了吧。”作為中國寬帶業務發展的見證者,孫女士對于近十幾年寬帶網速的提升深有體會。
“光進銅退”
每天改造5000戶以上
從2006年寬帶正式走入北京市民的生活后,北京聯通先后經歷了7次寬帶提速。
2009年,北京聯通寬帶全面提速,在新中國成立60周年前夕,實現北京市寬帶接入速率2Mbps全覆蓋。
2012年,北京聯通組織實施了第一次寬帶提速,為357萬客戶進行了寬帶提速。實現寬帶接入速率20Mbps全覆蓋。
2013年5月16日,北京聯通召開寬帶客戶第二次免費提速新聞發布會,此次提速意味著“智慧北京”建將進入新的階段。
2015年5月17日,北京聯通寬帶再提速,寬帶客戶的網絡速率全部提升一倍,本次提速后,寬帶裝機時間將由72小時縮短到24小時,維修時間由24小時縮短為8小時。
此后的每年5月17日,都成了北京聯通寬帶提速的重要開始。
現任北京聯通公眾客戶支持中心副總經理的麻立波,經歷了北京的7次寬帶提速。
前幾次提速工作主要是在寬帶網絡設備層面擴容帶寬能力支撐用戶流量的增長,而讓他印象最深刻是2017年全網第六次寬帶提速工作,這次提速后全網寬帶用戶最低接入速率由20M直接提升至100M,5倍的提升幅度是歷次提速行動中幅度最大的一次。
2017年第六次提速接入帶寬由20M提升至100M,硬件上就要求用戶接入線路必須用光纖接入方式替代原來的ADSL銅線方式,為此北京聯通從2015年開始就加速推進“光進銅退”工作,每年完成了近100萬寬帶用戶的光纖寬帶入戶改造工作,高峰期每天需要完成5000戶以上的改造。
為支撐上述工作,北京聯通投入了巨大的人力和物力,技術層面上采購了業界最先進的集成無線路由器功能的千兆智能光貓,優化裝機流程,實現了寬帶、語音及IPTV業務數據全自動配置,并且為裝維人員開發了專用手機APP進行光貓調測和故障診斷,極大地提高了工作效率,最終按時完成了“光進銅退”工作,為后續的寬帶提速工作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對于改革開放40年來北京寬帶網速的快速發展,麻立波稱:“在七次寬帶提速過程中,我能清晰地看見網絡的高速發展與用戶需求的不斷變化,使我更加深刻地意識到自己工作的意義,更加熱愛自己的工作崗位,更全力地投入到下一次升速工作的準備工作中去。”
5G率先試點
將帶來智慧生活
資料顯示,北京聯通發展至今,先后經歷了“建國50周年大慶”、“1998年抗洪”等重大事件的通信保障。到2000年中國移動和中國電信相繼成立,我國的通信行業才開始了三足鼎立的局面。而北京聯通也開始面臨著來自北京移動和北京電信兩大運營商對市場的瓜分。
縱觀中國聯通的發展,從3G、4G到如今的5G,聯通曾在3G、4G網絡發展上一度落后于后起之秀的中國移動。甚至在中國聯通全年業績發布會上,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曾表示:“在5G部署上,絕不能再犯下4G時的策略錯誤,即不能過遲建設網絡。”
而在北京,作為京城百姓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運營商,在移動業務上北京聯通也曾被北京移動搶奪市場。但隨著5G時代的到來,在北京,北京聯通已經走在了前面。
對于5G,王曉初認為:“5G技術有待試驗,需待政府批出合適頻譜,不過強調已在資金上做好準備,所謂‘兵馬未動,糧草先行’。”王曉初還指出中國聯通網絡利用率有很大提升空間。“目前,移動網絡利用率不足20%,光纖入屋網絡利用率約37%。”
基于未來將覆蓋北京的5G技術,未來包含智能安防、智能環保、智能照明、智慧醫療、智能水閥、智能凈化器等將越來越多地應用于市民的生活。目前,北京聯通已與BATJ(百度、阿里、騰訊和京東)移動互聯網平臺深度融合協作,完成微信、微博、支付寶、百度、手機QQ服務廳等19類互聯網渠道自助服務能力。
北京聯通的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未來5G將為人們帶來萬物互聯、萬物智慧的新世界,滿足人們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多樣化業務需求。智慧冬奧、車聯網、超高清視頻、遠程醫療、工業控制等,5G商用將會注入更多實用而又強勁的新動能。
“六分天下”到“三足鼎立” 運營商演變格局
1994年
7月19日
中國聯通建立,掛靠國家經貿委,業務范圍包括市話、長話、無線通信、移動通信與電信增值等基礎電信業務。聯通的成立,拉開了移動通信領域競爭序幕,但并未出現實質性的效果。
1998年
在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下,為了進一步促進政企分開,郵電部被拆分為郵政局和信息產業部。從這一刻開始,郵政和電信走上了各自不同的發展道路。
分割的同時,信息產業部繼續引入競爭。
1999年
8月
由中國科學院為主體,聯合鐵道部等四個股東共同投資的中國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
4月20日,在原中國電信移動通信資產總體剝離的基礎上組建中國移動集團公司,5月17日,剝離無線尋呼、移動通信和衛星通信業務后成立中國電信集團公司,12月,鐵道通信信息有限責任公司成立。2004年1月20日由鐵道部移交國資委管理,更名為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
2001年
12月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中國衛通)成立。
此后,中國衛通與國信尋呼簽訂協議,聯通開始退出尋呼業務。
2002年
5月16日
中國電信集團公司和中國網通集團公司正式掛牌成立。自此,中國電信市場形成了中國電信、中國網通、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衛通和中國鐵通六分天下的市場格局。
2008年
5月,中國鐵通集團有限公司正式并入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公司,成為其全資子公司,保持相對獨立運營。
10月,新聯通正式成立,中國網通正式退出歷史舞臺。
2009年
1月7日
工信部發放3G牌照。中國移動和中國鐵通合并運營TD-SCDMA網絡,中國電信與中國聯通C網合并運營CDMA2000,中國網通和中國聯通G網合并運營WCDMA,三家新運營商同時獲得了全業務牌照,中國電信市場形成了中國聯通、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三足鼎立的格局。
2009年
4月
中國衛星通信集團公司重組基礎電信業務正式并入中國電信;衛星通訊業務并入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成為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從事衛星運行服務業的核心專業子公司。
2018年
3月7日
工信部向中國衛通頒發了基礎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批準中國衛通在全國范圍內經營衛星移動通信業務和衛星固定通信業務。
時隔十年,中國衛通再次進軍基礎電信領域。
說出你的故事
從尋呼機、大哥大到5G 移動通信的30年
80后,這一波中國互聯網從發展到如今鼎盛時期的見證者,同時也見證了中國通信行業最輝煌的時期,從尋呼機到大哥大到如今的全屏手機,從嘟嘟連接聲的撥號上網到如今200M的光寬帶,80后們成了親歷者。
故事一:曇花一現的尋呼機 “有事兒您呼我”
張小姐,典型的1985年生人,先后經歷了香港回歸、非典、奧運會等重大事件。當然也用過尋呼機、大哥大和撥號的“貓”。
“我記得,第一次知道尋呼機,是在上小學的時候。那時候爸爸買了一臺黑色的摩托羅拉尋呼機,那時候都叫BP機,有事兒的時候,就拿起家里的座機電話,撥打尋呼臺號碼留言。到現在,我們家還留著那時候的古董尋呼機呢。”
背景:1985年11月1日北京市電信管理局開辦無線尋呼通信業務,該項業務由126尋呼臺聯網,信號可覆蓋北京市區、近郊區及遠郊主要旅游點和縣鎮等地。1992年12月28日北京最大的自動尋呼網一“127”自動尋呼臺開通。初期容量15萬戶,終期容量40萬戶。1994年2月28日“128”漢字尋呼臺正式開通。
也就是從那個時候開始,隨處可見腰上別著漢顯BP機的北京人。那時候的漢顯BP機,能夠預告天氣、外匯牌價信息,絕對是商務人士的首選。
“有事兒您呼我”成了很多人的口頭禪。
可惜,尋呼機只是曇花一現,大哥大的出現,開啟了移動通信的時代。
故事二:手里拿個大哥大 走到哪兒都不怕
在北京聯通花重金打造的北京通信電信博物館中,還收藏著當年那個極具代表性的摩托羅拉大哥大電話。生活在北京的王先生,是最早一撥大哥大用戶。
“我記得那是在九幾年的時候,市面上有了最早的大哥大。就是那個特別重,又特別大的黑色摩托羅拉手機,我們那個時候都叫它‘板兒磚’。我記得那會兒買一部大哥大,花了一個月的工資,好幾千塊,具體電話號碼我現在已經不記得了,只知道那個時候有個大哥大,是件很拉風的事情。‘腰里別個BP機,手里拿著大哥大,逮誰就跟誰來了’。”
背景:1988年7月,北京蜂窩移動電話網A網開通放號,覆蓋北京市85%的地區,容量2000戶,5個基站,這是北京首次開辦公眾蜂窩移動電話業務。1994年,中國引進芬蘭諾基亞公司(NOKIA)和美國摩托羅拉公司設備,建立北京GSM數字蜂窩移動電話網,并定名為“全球通”。1995年4月放號,啟用139網號并與全國15個省市聯網實現自動漫游。也就是從GSM移動電話出現后,大街小巷的大哥大出現了。
故事三:排隊買iPhone 智能手機時代來了
李檸,現任北京聯通東單營業廳廳經理,2009年北京聯通iPhone手機首發現場親歷者。
“我是2008年入職北京聯通,2009年就有幸被選中參加了iPhone手機的首發式,當時的我還只是北京聯通東四營業廳的一名營業員。在世貿天階的首發現場,我負責前臺受理業務工作。我記得,為了那次活動,我們提前就開始挑選人選和進行發售前的測試工作。發售時間是晚上9-10點,但從下午3點就已經開始有顧客排隊了。當天下起了小雨,排隊等待的用戶并沒有受此影響,一直在問自己是否能順利拿到手機。我清楚地記得,iPhone手機發售當天,也是聯通3G網絡正式試商用的開始。當客戶拿到自己的第一臺iPhone手機和3G網絡的手機號,真的特別高興,還一直謝謝我們,對我們的辛苦表示感謝。”
背景:互聯網元年正是基于3G時代的誕生而發展起來的。2011年,伴隨著3G用戶和智能手機的逐漸增長和普及,移動互聯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時機。不只是安卓手機占有率首次超越塞班系統成為主流,小米也乘著3G網絡的東風誕生了。這一年之后,微信成為了人們手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