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聯網時代,想通過打造社交圈的方式圈地已經蔚然成風。春節期間,阿里支付寶再一次推出的“集齊五福”活動,其實背后就是想打造自家的社交圈。為了“集齊五福”,號稱平分兩億元、最終普遍只拿到幾塊錢的支付寶額度,連不認識的人都想要加你的支付寶,問你有沒有多余的“敬業福”可以分享,這明擺著就是一種社交了。通過這種方式將人連接起來,拓展自己的“朋友圈”,阿里的這步棋不言自明。
實際上,阿里近幾年都在試圖圈自家社交圈,也想了很多辦法。其他很多有實力的公司都是如此,包括國美去年年底宣稱要“用社交打造商務生態圈”。換句話說,這就是將“粉絲經濟”固化下來。在還沒有移動互聯網之前,所謂的品牌效應就是“粉絲經濟”;有了移動互聯網之后,以往看不見、摸不著的“粉絲”,通過手機等終端開始變得具象化了……
單純看社交本身,并不賺錢,甚至運營社交可能虧大錢;但是社交能夠凝聚人氣,成就平臺效應。這正是實力派公司趨之若鶩的重要原因。反過來看,也說明互聯網社交圈不會馬上變出一桶金來。細思起來,需要有三個必要條件:
一個是要有利。“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沒有利的圈子,在商業時代背景下難以為繼,騰訊當年為了穩固微信的社交地位推出“搶紅包”,就是“利”字當頭;
另一個是要好玩。各種推陳出新的玩法是必須的,而且還要貼近現實生活,騰訊當年推出的微信“打飛機”可謂用心良苦,在社交基礎上衍生的各種平臺化應用,目的也是為了維持社交熱度和生活需求;
再一個就是習慣。互聯網世界就是那么奇妙,單純說某一功能,凡是互聯網類的服務技術上不是難事,社交、購物、支付,等等。但某類功能一家獨大、用戶形成慣性之后,就會貼上功能性“標簽”,其他同類功能很容易被忽略。
支付寶不能說沒“有利”,也不能說不“好玩”,但顯然人們腦海中根深蒂固的還是它的支付功能。正如改變自己性格那樣,改變自己標簽并非易事。不懈的努力,恐怕最終還得依靠點“天時地利人和”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