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2日消息,國外科技網站《連線》撰文盤點了2015年科技行業的贏家,上榜的包括亞馬遜、蘋果、Uber等等。
亞馬遜主導云服務市場
亞馬遜成立已有21年了,但它卻一直秉承創業公司般的宗旨:“增長重于盈利”。在2015年以前,一直是如此。而今年,亞馬遜迎來了公司發展史上的一個關鍵時刻。它開始實現盈利——穩定盈利。
然而,那種增長背后最大的原因卻不是零售業務(盡管該業務也表現強勁),而是亞馬遜的云業務。
4月,亞馬遜首次披露亞馬遜網絡服務(AWS)的營收。那是一項規模達46億美元的業務,而且有著很好的利潤率。該公司10年前推出了AWS,率先倡導通過網絡實現計算能力的即時獲取的理念。如今,很多企業和開發者都選擇租用這種計算資源,而非自行購置硬件設施。這種趨勢慢慢對數家傳統科技巨頭的業務造成了蠶食。
雖然亞馬遜的云業務如今面臨著來自微軟、谷歌等公司的同類服務的挑戰,但CEO杰夫·貝索斯(Jeff Bezos)和他的公司已在該市場建立了很大的領先優勢。據估計,到2020年,該市場的總規模可能將高達1910億美元。
Netflix以好萊塢的方式制勝
今年,Netflix已經遠不止是有線電視服務的替代選擇了。2011年,憑借大熱的《紙牌屋》,該公司首次涉足原創內容領域,向HBO發起挑戰。而2015年,它更是對原創內容進行全力出擊。如今,它的內容組合包括紀錄片、喜劇片、綜藝節目、原創節目和電視劇。對比Netflix,亞馬遜和Hulu的內容庫相形見絀。
簡而言之,Netflix風頭正勁。不過,關于它的取勝,最有意思的一點也許是,它并不是以技術制勝——雖然它有依靠用戶數據來打造受歡迎的內容。它是用電視網絡和好萊塢的方式取勝的。今年的頒獎季,Netflix統治了美國電影金球獎、演員工會獎、艾美獎等大獎。
Instagram令人驚艷的成功
人見人愛的小社交網絡Instagram已經不小了。
該Facebook旗下的公司雖然已經創立了5年,但仍擁有令人驚艷的穩定增長。2015年,它的月活躍用戶量超過了Twitter:達到4億,高于Twitter的3.2億。Twitter經歷了相當動蕩的一年:一直在想法設法取悅大眾,其股價也萎靡不振。
相比之下,Instagram能夠吸引幾乎所有人。有一點應該會讓Twitter感到恐懼:該照片分享網絡在新聞傳播上的效果極為出色。相比Twitter快速的文本信息流,Instagram直接明了的照片流瀏覽起來通常要簡單得多。至少有一家大型機構認識到了這一點:7月,美國宇航局(NASA)選擇在Instagram上發布冥王星的首張表面圖像。
Uber跨越監管障礙
Uber如今已是國際巨頭,累計融資額已達數十億美元的級別。據悉,它目前的估值高達625億美元。按照該估值,Uber已經超過小米成為全球估值最高的私有公司。
當然,Uber這一路下來并非毫無前進障礙。數十萬司機在尋求通過聯邦法院體制對Uber提起集體訴訟,要求它給予合作司機正式員工待遇。如Uber輸掉這場訴訟,依靠獨立承包人的按需經濟恐怕會遭受重創。該案件將于明年7月開審。
但無可否認的是,Uber的增長可謂現象級。其服務已經覆蓋全球各地,在與各地的監管機構的交涉中也取得了一些成果。各家主要競爭對手結盟聯手對抗Uber,無疑是它的統治力的最佳例證。
Facebook視頻爆發
Facebook想要成為你的整個世界。這一愿望在今年尤其明顯。這一年,該公司先后推出了多款產品,如新聞服務Instant Articles,針對電商市場的數字門店,人工智能驅動的個人助手Facebook M,以及擴展為服務平臺的Messenger。這些行動的共同主線是?你不必離開Facebook就能完成任何你想要做的事情。
不過,該社交網絡今年最令人驚訝的收獲也許來自視頻。2015年,Facebook突然侵入YouTube的領地,在平臺上呈現Buzzfeed短片、《星球大戰》視頻等內容給用戶觀看。據它稱,其平臺上的視頻日瀏覽量達到數十億次。它的這一成功也伴隨著一些爭議,因為內容制作者沒能從上傳至Facebook的視頻賺到錢。不過,Facebook最終還是解決了這一問題。
蘋果最大的希望?中國市場
蘋果今年依然表現出色,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iPhone和它在中國市場的發展勢頭。
要知道,智能手機市場正呈現飽和。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市場增幅首次縮減至單位數。在中國,潛在的首次購買手機的消費者已經沒有了——這意味著該市場的增長潛力主要是在蘋果主導的高端手機。
上一季度,蘋果在中國實現了99%的營收增長。它在全球多個國家和地區都占有不小的市場份額。雖然該公司并沒有包攬所有的手機銷量,但該市場的所有利潤幾乎都為它所獨占。
YouTube進軍音樂和虛擬現實領域
YouTube目前仍統治在線視頻領域。不過,這并不是稱它是今年的贏家的原因。
2015年,YouTube走出舒適區:終于推出了訂閱服務YouTube Red,并降低了獲取虛擬現實內容的門檻(基于谷歌廉價的Cardboard VR紙板眼罩)。更受矚目的是,YouTube今年也進軍流媒體音樂市場。盡管競爭對手眾多,但它擁有的音樂內容應該是最多的。想想看吧:流行歌星泰勒·斯威夫特(Taylor Swift)曾輕易地將她的作品從像Spotify這樣的平臺撤走,但她從未在YouTube上做過這樣的事情,因為該平臺仍是輕松觸及上10億用戶的絕佳途徑。
WhatsApp帶來網絡窗口
時下的通訊服務多不勝數,其中包括Facebook Messenger、Tango、Kik和Snapchat。而在所有的這些通訊選項中,沒有一個有WhatsApp那么成功——尤其是在美國以外的市場。雖然美國媒體對WhatsApp的關注并不大,但它如今的全球用戶量已經超過9億,在諸如中東和非洲的地區尤其受歡迎。而且,它的團隊現在才只有50名工程師。
對于全球各地的很多人來說,WhatsApp給原本沒有互聯網的地方帶來了互聯網。它充當著與他人連接的入口。Facebook也將如此主導全世界,不斷滲入原本未聯網的地區。
Atlassian IPO表現超華爾街預期
就在商用軟件公司Atlassian上市之前,它被稱作是其它受質疑的“獨角獸”(估值達10億美元的私有科技公司)前景的晴雨表。人們覺得,如果公開市場認可Atlassian私有時的估值,那么那些獨角獸也配得上它們的估值。
所幸Atlassian的IPO很順利。這仍是某種風向標——但對獨角獸而言不是。該澳大利亞公司已實現盈利超過十年,成立之后基本上都是自給自足,而不像許多其它的創業公司(如Airbnb、Dropbox和Snapchat)那樣從風投那里進行巨額融資。
不管怎么樣,Atlassian的IPO表現超過華爾街的預期,對科技IPO而言是個亮點,至少應該可以緩解一下該行業的投資者的擔憂情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