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連幾天,支付寶的圈子風波似乎依舊沒有停息。記得事件剛剛發生之時,所有人都在討論支付寶女大學生和白領的照片,然后,有人批評支付寶沒有底線,事件開始愈演愈烈。但不知道什么時候起,輿論開始扭轉,批支付寶圈子就被說成是屌絲出于嫉妒心了,仿佛支持的都是精英一樣。正當支付寶以為度過此次難關時,央視突然殺出,要求互聯網創新要有底線意識。
形式急轉直下,一直沉默不語的阿里高層終于開始發聲,試圖度過此次危機,然而卻成為新一輪的輿論關注重點。在對支付寶的輿論討伐持續放大之時,羅一笑事件卻橫空出世,讓輿論討伐的矛頭指向了“帶血的營銷”,支付寶此次的危機似乎已經度過。但復盤此次事件,依舊很多值得思考的地方。
暫且不說阿里在這次事件中扮演什么角色,但可以肯定的是,支付寶用戶對其社交新功能“圈子”和芝麻信用的關注度短期內必定會暴漲,說不定還會引領一次追逐信用分數的熱潮。雖然此前支付寶管理員已經承諾刪除不合規定的大尺度圖片,而且螞蟻金服的董事長彭蕾和馬云也相繼發聲,宣布停止引發風波的兩個社交圈子。但這種道歉真的能平息此次事件引發的層層質疑嗎?阿里用支付寶做社交真的好嗎?
支付寶變支付鴇,自編自演還是始料未及?
風花雪月,情之所至;食色性也,人之常情,美色從來都是一把利器,一面才子佳人、詩情畫意,一面反目成仇、動搖江山。時至今日美色更成為一種經濟動力,撬動著商業模式的新起點。只是相比上不了臺面的小公司利用美色投機取巧,阿里這樣負責任的大公司也將美色作為寄托支付寶社交夢的營銷噱頭,不管是有意為之還是無意使然,這著實有些令人猝不及防,如骨鯁在喉。
27日下午支付寶新社交圈子“校園日記”和“白領日記”充斥著坦胸露乳的美女照片,言語挑逗,意向明顯,多數用戶不明所以,還以為錯上了陌陌。隨后王思聰發表微博,以“o2o賣淫還是蠻屌的”之言諷刺支付寶的錯位,將阿里的又一次社交夢推到風口浪尖,一時間批評聲和關注度并行不悖地上漲,而作為正規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支付寶更是以“支付鴇”的新形象重出江湖,一字之差,道出了背后隱藏含義的巨大反差。
28日上午支付寶通過其官方微博回應稱,“圈子”系其與合作伙伴的一次嘗試,目前還處于灰度測試中。對于發布含有色情、人身攻擊、明顯廣告信息等違規言論的行為,圈子管理員有權刪除其動態,對賬號禁言。與此同時,支付寶管理員還發布了一篇文章,言語之中塑造了自己力勸女性“從良”苦口婆心的正義形象,好似與我無關的意思。不過央視顯然不吃這一套,點名批評支付寶圈子:做產品要有底線意識,別學百度。李彥宏在此也是躺槍,一定深感無奈。
盡管支付寶一心想要撇清關系,卻依然擋不住網友的口誅筆伐,比如為什么選擇高校女大學生和白領這兩種稍身份作為限制?況且這兩個圈子都明確表明只準女性發消息,男性只能評論和打賞,這種明確的男女分工很容易令人想歪,也讓人聯想到美女直播的套路,支付寶難道不是故意設計成這樣便于男女交流的平臺嗎?除此之外,芝麻信用750分作為標準界限,怎么看都像是為芝麻信用做宣傳。
當然,也有一種可能是支付寶已經預料到以后會發展為類似平臺,也做好了在后續產品設計中進行一些列的不就完善措施,只是沒想到現在女大學生和白領這樣生猛和開放,一開始就將這種未來發展趨勢變為現實,所以這有可能是支付寶的部分失策。
總之不管阿里是自編自演還是始料未及,馬云和支付寶團隊都已經成為促使這一事件發生的負責方,也必將承擔短期內可能帶來的負面效應。這種負面效應除了表現在網友腦洞大開的諷刺中,還表現為用戶對支付寶開放性和安全性之間沖突的質疑。
支付寶媚俗化:女性物化和用戶階級化被放大
開放是思潮涌動的結果,也是社會進步和思想迸發的表達,但過分開放是一個社會基本道德和價值觀受到沖擊的外在表現,而女性物化就是這種開放性的畸形狀態。不管支付寶是有意還是無意都一定程度上推動了女性物化的趨勢,或者說使女性物化的渠道上升到更正規。畢竟在這之前支付寶還是簡單、安全、快速的支付解決方案,而現在它極有可能發展為承載物欲橫流的另一個類似秀場的平臺,這種反差所帶來的不安和厭惡可能會使用戶的使用體驗大打折扣,這也是此次支付寶“曖昧營銷”所要承擔的負面影響。
阿里的社交規劃是互聯網格局逐漸由“三足鼎立”轉為“兩極格局”形式下的必要舉措,就像馬云說的那樣,夢想還是要有的,萬一要是實現了呢?只是借由男女類似交易的敏感事件作為打響阿里社交的第一炮,這種開頭像是攪亂了支付寶的格調,由實用型直接變為了媚俗型。進一步想象,雖然支付寶管理員可以刪除圖片或者禁言,但畢竟有了這個先例,不能排除有些女性心存僥幸、執意利用支付寶進行一些賣肉行為的可能性,畢竟目標用戶可都是芝麻信用750的“土豪”。
打造女性物化平臺可能在支付寶的意料之外,但用戶階級化卻是支付寶自己的設計要求,所謂750分的界限明確劃分了資產階層,一方面是刺激用戶提升芝麻信用的手段,另一方面卻是將這種潛在的階層分化變得更加公開,直接擺明了將沒車沒房的薪資底層用戶排除在外,這種公開性包含著隱性歧視,使原本對所有用戶平等開放的支付寶功能有了可進入和不能進入的差別。
在這基礎之上想象一下,未來支付寶可能會進行更多的社交圈子差異化嘗試,這些圈子若是將物質基礎作為進入的門檻,就會與基于興趣自然而然形成的社交群體產生本質的區別。當支付寶內的社交以公開的形式組成不同級別的圈子,隨著圈子的不斷擴大,歧視和分化就會愈加明顯,一面是750以上分數持有者相互炫耀和潛在鄙視的心理,一面是750以下一撥人的悲憤,這幾乎就是現實版的《北京折疊》。
而在我看來,科技和互聯網的終極目標,應該是讓《北京折疊》永不出現。
社交會對支付寶造成安全沖擊,如何保證交易安全成難題
如果說歧視或許只是社交差異化下用戶的心理作用,但社交的公開性本身就與支付寶交易環境的安全性是相悖的。畢竟利用用戶隱私進行系列違法犯罪的事件屢見不鮮,而利用社交的便利性進行詐騙的更是比比皆是。而作為存儲了數億用戶交易記錄、人身信息的支付寶平臺,其價值可見一斑。
其實這些涵蓋了購物、繳費、銀行卡等各方面信息的用戶隱私,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馬云常說的“大數據”,這也是阿里為之自豪的優勢。因為基于大數據處理,它可以將你的完整信息分析出來,甚至連一些不容易發現的細枝末節,都能通過這種方式分解出其中因果關系或是相關聯系,所以大數據對阿里產品推薦和用戶匹配產生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的洞察用戶心理就是基于此實現的。
相對地,阿里就理應承擔起保護責任,最大限度的避免用戶信息泄露的可能性。但作為極度注重安全環境的支付寶,一味地進行社交規劃可能與此存在一定的沖突。畢竟用戶隱私泄露的方式千差萬別,最忌諱的恐怕就是公開,雖然支付寶目前只是利用差別化社交圈子的構建,將用戶的部分信息變相地進行公開,實際上卻將這部分群體置于相對更加透明的環境中,其背后隱藏的信息也更易成為竊取的目標,而未來社交功能也有可能會成為黑客技術攻陷支付寶信息保護的薄弱環節和突破口。
所以阿里若是依然借助支付寶平臺鑄造其社交夢,就不可避免地要考慮到,這種開放性會對承載了4億用戶隱私的支付寶造成多大的安全沖擊,阿里真的能用技術杜絕隱私泄露事件嗎?恐怕不然,雅虎用戶賬號泄露事件到現在還未塵埃落定,更可怕的是,責任方為了自我利益刻意隱瞞泄露事實,從而致使用戶被蒙在鼓里。更何況涉及到更加隱秘的、更加具體的支付寶信息,一旦遭遇技術攻擊或是內部售賣信息的事情,屆時一直標榜支付環境安全的支付寶也會面臨嚴重的信譽危機。
總是,盡管阿里一直不死的社交夢已經再次打響,但這個開門紅所憑借的依靠卻是備受爭議,它所掀起的熱潮也不可能成為其社交產品的長期支撐點,而走虛無縹緲的差異化社交之路,在騰訊帝國排擠之下也未見得是最好的選擇。另一方面,很多用戶面對互聯網巨頭攪弄風云的舉動除了吐槽,其實可能也沒什么有實質影響的抵抗,甚至也不會因為這件事就卸載支付寶,但原因并不是所謂的忠誠度,而是無從選擇,一旦出現類似產品必將有很多用戶轉移。這也是阿里要時刻警惕的,在與騰訊交戰時,自己的核心優勢是什么是不應該拋棄的。
當然,從網民利益的角度來說,沒人希望騰訊一家獨大,但也沒有人希望阿里巴巴一家獨大。兩大巨頭一直的互相對壘才是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不管結果如何,如今支付寶的圈子事件,的的確確是讓阿里的社交屬性有了一定的增加的。那么,阿里都出手了,騰訊會在支付上面有哪些舉措,也值得讓人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