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布斯》網絡版近日刊登了專欄作者帕米·奧爾森(Parmy Olson)的文章,指出Facebook與蘋果“消息”夢想正面臨著全球性問題,這個問題就是發展中國家的用戶因為諸多垃圾消息應用而對Facebook和蘋果等公司的類似應用功能缺乏信任,進而對這些公司拓展全球消息市場帶來了不利影響。以下就是奧爾森文章的主要內容。
本周初,蘋果首次公開宣稱,將把公司旗下的Messages消息服務改造成一款能夠在有朝一日也像蘋果應用商店(App Store)那樣盈利的平臺。如今,在剛剛發布的iOS 10系統中著陸的Messages平臺也開始向第三應用開發者開放,而且還成為了一個可以讓用戶下載表情符合和GIF圖片的場所,甚至像Kayak、DoorDash和Citymapper之類的“應用”也可以出現在此平臺的聊天界面之中。
然而,Facebook并沒有給自己的聊天應用Messenger創建應用商店,但是,該公司卻也已經把Messenger轉化為一種創收引擎,而且還邀請企業通過聊天機器人與客戶進行交流。如今,一些品牌企業都競相使用蘋果的Messages和Facebook的Messenger等聊天平臺,與此同時,這兩款平臺也在效仿微信的成功。眾所周知,微信在中國市場擁有超高的人氣,中國用戶能夠通過微信平臺預訂出租車、購物或者購買機票,在一定程度上,微信就好像是一種門戶網站了。
不過,蘋果和Facebook在向全球用戶推廣他們的消息平臺時都面臨著一個重要問題,這個問題就是聊天應用中大量盛行的垃圾信息,特別是發展中國家或地區等市場上,這種垃圾消息尤為盛行。
由專注于設備制造商和電信公司等在內的移動行業的市場研究機構MEF對9個國家和地區的6000個消費者展開的一項最新調查顯示,約四分之一以上的聊天應用用戶,以及28%的短信用戶每天都會收到垃圾消息,其中約三分之一的垃圾消息又都是“釣魚式”的詐騙信息,這些詐騙信息旨在誘騙用戶點擊一個虛假鏈接。用戶一旦點擊這些欺詐連接,那他們的手機就會被安裝上病毒或其它惡意軟件。
MEF的數據還顯示,完全來自短信中的釣魚欺詐消息導致的年度損失高達6.8億美元,加上其它詐騙行為在內,電信公司和消費者每年蒙受的損失高達20億美元。
對美國和歐洲地區的聊天應用用戶而言,垃圾消息似乎更加讓人討厭,但是,在諸如巴西、中國、南非和尼日利亞等發展中國家的市場上,這似乎成了一個習慣性的普遍問題。數據顯示,大約有31%的德國用戶從未接受過欺詐短信,而在尼日利亞,這種概率即下降到了6%。
蘋果和Facebook面臨的這一問題就是,在全球市場拓展他們的消息平臺時,他們的平臺會因為發展中國家用戶的缺乏信任而受坐。在發展中國家,垃圾消息已經極大地挫傷了用戶對消息應用作為一種業務模式的信心。
瑞典云計算公司CLX Communications的羅伯特·格爾茲曼恩(Robert Gertsmann)表示,“從企業到消費者,消息都是一種非常強大的工具,特別是消費者可以持續信任他們所收到的消息。”
MEF的調查顯示,盡管短信是用戶接收到最多垃圾消息的一種方式,但是,短信也是消費者仍然最信任的一種交聯方式(有35%的受訪者這么認為)。約有28%的受訪者表示,他們最信任諸如微信之類的消息應用。
垃圾消息可能會成為成一個敏感的問題,特別是對Facebook而言。今年初,Facebook將聊天機器人功能引入到Messenger之中,而其中的一些內容就被用戶稱為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