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知乎,廣大用戶最擔憂的是知乎是否正在水化,而所有與互聯網創業沾邊的人士最關心的,當然就是知乎怎么變現的問題。在第三屆知乎鹽club上,CEO周源回答了第二個問題:做原生廣告、打造「知乎live」全新功能。
我猜,這個答案也許正在作用于第一個擔憂。
原生廣告和知乎live
對知乎來說,整個平臺上最有價值的當然是內容,因為內容連接了人與人,在內容獲取者這一段,知乎通過內容收獲了用戶的注意力,在內容提供者這一端,內容創造了大V,而這些大V往往是某個專業領域的資深人士,知乎將與大V共享號召力。
注意力的變現就是最通常的廣告。
周源說,在目前消費升級時代的大環境下,人們越來越需要有價值的信息來幫助完成消費決策。好的廣告是那些通過提供有用信息,來幫助用戶做出消費決策的內容。這恰好又是知乎擅長的方式,將信息組織成經驗、知識和見解。
知乎對廣告一直很克制,除了用悟空系統來避免各種刷贊等不正常操作現象之外,平臺也不設置很多廣告位,廣告banner可以讓用戶自行關閉。廣告也自覺與其他信息做了區分,會有明顯的「推廣」字樣。而在內容上的把控也很嚴格,知乎日報推出的「這里是廣告」專欄,就總是一副清新脫俗的樣子。
在著力原生廣告之后,知乎依然在選擇與品牌合作,用知乎自己的方式來組織廣告內容。在4月初已經上線了獨立開發的原生廣告系統,展示形式和落地頁面都最大程度保留原生廣告所需要素,除了「推廣」字樣,看起來與知乎原生頁面差別不大,并不會讓用戶出戲。
目前已經與知乎合作過的品牌
而在現場,我們一起體驗了一把「知乎live」,花了十塊錢。
「知乎live」的入口在知乎手機端主頁的頂部,用戶需要通過申請和審核成為「分享者」;繼而自主決定發起時間,在單獨的Live內圍繞所擅長話題進行語音答疑和分享。「聽眾」則需要通過購票獲取參與資格,以AMA的文字提問形式與嘉賓進行互動。
「分享者」只需要點擊「聽眾」所提出的問題便可直接進行語音回答,在語音上方還會有相關問題的標注,方便信息檢索。即便在Live 結束后,用戶仍然可以在個人主頁回看、瀏覽所參與場次知乎Live內容。
這不就是在線一對多形勢的在行么?在認知盈余的戰場之上,知乎開始用以更具體更接近現金流的模式發力了。
大V的粉絲見面會,和專業人士的在線咨詢
對知乎來說,最有價值的當然是平臺上沉淀下來的內容,以及內容背后的人。
在內容變現這件事情上,從知乎周刊、知乎一小時這樣的付費電子書和各類實體書,知乎已經通過出版這一最傳統的方式來尋求內容變現,這既是對專業答主的一大激勵,也是在培養用戶們對內容付費的意愿。
在鹽club現場,知乎向用戶征集知乎一小時電子書的付費意愿
根據人→內容→人的邏輯,知乎的變現方式同樣是在內容和連接上做文章,通過提供內容生產和獲取的場景來尋求變現。原生廣告用有價值的信息連接了廣告主和用戶,「知乎live」則是打造了在線咨詢的場景,連接了人與人。
「知乎live」創造了一個獨立的分享空間,并在這個空間里,通過分享者語音回答聽眾文字提問、回復時添加原問題標注等手段,來控制一對多交流的效率,分享結束后內容留在個人主頁中,這樣也考慮到了信息沉淀和檢索的。
但知乎這個巨大的UGC社區,每一個用戶才是其中最大的不確定因素。聯想起網絡直播中的鮮花和游艇,少女酥胸,微博在線直播的明星見面會這一系列形態,我們還是不得不擔心,「知乎live」的形式,最終會被為大V提供一場粉絲見面會,還是幫助專業人士提供一次付費咨詢呢?
當然,這兩個形態都有價值,首先是粉絲見面會,知乎大V自帶明星效應,看鹽club上梁邊妖身邊那些星星眼的姑娘們就知道了。其次是專業垂直話題,知乎也有能力提供結構化的多元信息。
在知乎,阿爾法狗的討論涉及到這么多個領域
問題在于,用戶們更愿意為哪一種形式買單,并且能夠多大程度上激勵分享者。
水化這件事情
知乎「live」就是在內容變現這件事情上,知乎目前做的最大嘗試。
周源在發布會上說,“在不破壞社區價值的基礎上,商業化不應該被放在對立面。”
好的商業模式應該是不損害產品價值,而甚至是有利于社區價值的。目前我們看到,無論是出版還是「知乎live」,還有愚人節期間,身為一場黑客馬拉松冠軍的「值乎」,知乎所做的嘗試,都是以幫助優秀答主獲得物質利益為基礎的,贊賞功能和即將在6月份上線的「付費獲取授權」功能同樣基于此。
在軟文盛行的社交網絡中,幫助用戶獲取正向的物質激勵,讓這些物質激勵能夠超越軟文價值,這自然有益于社區環境。
另一方面,讓用戶用真金白銀來點贊,太選擇有價值信息,也是一種慎重的優選有價值內容的方式。
基于這兩點,我想,「知乎live」是否能夠服務于知乎社區建設,還是很讓人期待的。商業化不是洪水猛獸,錢這東西,總比一個贊,來的更為理性。
回到所有人都在擔心的知乎水化的問題。
當知乎從一個簡單的只是討論平臺,走向一個知乎、經驗、見解分享平臺的時候,必然要經歷一個從小眾走向大眾,總專業垂直走向多維度的過程。討論精英主義和民粹反智對于一個商業產品來說,就是原教旨主義的錯誤。
那么水化的問題也許就不應該是問題,知乎從一開始所堅持的立場,就意味著它注定不是豆瓣、不是微博,也不可能貼吧。當信息暴漲的過程中,最重要的不是放置知乎的水化,而是讓那些不想水的用戶,讓認真的人,依然能夠在知乎看到嚴肅而專業的內容。
能夠承受的起「多元」,或許才將是知乎最酷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