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0萬日活躍用戶,50億月瀏覽量,人均日訪問時長33分鐘,1000萬個提問累計3400萬個回答。
面對知乎用戶數和流量爆炸式的增長,如何變現成為知乎首席執行官周源被問及最多的問題。
“在媒介環境變化的情況下,會有更多場景,從一個討論社區變成一個知識平臺,知乎的商業化也圍繞這個發展過程展開。”周源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
繼今年4月推出“值乎”后,知乎近日推出了針對一對多群組問答產品“知乎Live”。答主創建一個Live,它會出現在關注者的信息流中,用戶可以進入該溝通群,在類似聊天室的場景中,答主通過實時問答的方式,將知識一次性分享給多位用戶,但進入該溝通群,用戶需支付費用,費用的多少由答主決定。而值乎是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打碼信息,用戶必須付費才能閱讀,若滿意錢就歸作者,不滿意錢歸屬知乎官方。
與值乎介于內容付費和資源打賞不同,知乎Live的變現方式更為直接。在加快信息流動、高效傳播有價值信息、更快解決問題的同時,知識本身的商業價值更為突顯。
至于如何賺錢,周源談及更多的是知乎在原生廣告上的投入。與美國問答社區Quora的運營模式相似,都將廣告視為問答社區商業化的首要嘗試。
在Quora上廣告被置于問題的下方,并被標注“推廣”等字樣,而廣告客戶的選擇初期僅限于Lever、Uber、Wealthfront和Sunrun四家,內容會進行精挑細選。
知乎原生廣告的靈感則來自Facebook的信息流廣告,在周源看來,這是一個消費升級的時代,人們需要有價值的信息來完成消費決策。
“好的廣告應該幫助人們連接和了解有趣、有用和有價值的商品與服務。”周源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
在周源看來,廣告商應該把能協助用戶形成判斷的信息做成廣告,呈現給用戶,這是目前的廣告行業需要升級的地方。在知乎上,廣告以原生的展示形式出現,與知乎的信息流頁面融為一體。原生的落地頁面不會出現廣告跳轉情況,且有明顯的推送標示。目前知乎已經和索尼、博朗、奧迪、寶馬等諸多國際品牌進行了合作。
此外,知乎對知識的生產和再組織也為商業化帶來新的落腳點。例如將知識變成文摘和視頻,推出職人介紹所訪談類視頻欄目。
同時還和出版社合作出書,推出了知乎周刊、一小時、知乎·鹽三個出版物系列。“通過社區的方式生產一本書的優勢在于,能高效率、低成本地挖掘作者。社區沉淀點贊、關注度等數據對出版社非常有價值。”周源表示,該板塊上線以來,已經銷售2100萬電子書。
不管是內容付費、資源打賞還是原生廣告模式,以Quora、知乎為代表的知識型問答社區本身所鑄就的文化氛圍往往對商業化擁有天然的排斥。如何持續創造高質量內容,維護社區文化良性發展,直接決定知乎商業變現潛力。
在反作弊方面,知乎開發了一個“悟空系統”,專門打擊惡意營銷、發垃圾廣告的用戶。據透露,知乎每月攔截130多萬刷贊,每月處理5.7萬多個作弊賬號。
為了持續維持用戶之間的信任感,知乎今年以人工方式處理了270多萬舉報,處理量比去年上漲20倍,并折疊低質量的回答(無效回答)30萬條。知乎正嘗試利用算法和大數據等技術方式,以提高處理的效率和準確率。
此外,為了讓越來越多的人將知乎視為一種知識搜索工具,知乎也在與搜狗合作,提升搜索頻次和搜索的精準度。當知乎不僅停留于問答社區,而成為一種知識搜索工具,用戶訪問知乎是找尋某個具體話題,未來知乎可以通過發布滿足用戶某種需求的搜索廣告獲利。
周源坦言做社區運營最大的感受像在造一個城市,要搭建很多的基礎設施。“我們做了很多普通用戶不一定能感受到的工作,但只有將每項基礎設施做好,最終才能把事情做好。”
“上千萬的日活躍用戶,使得互聯網的主要商業化方法,例如廣告、用戶打賞、訂閱等都存在機會,只不過是時間問題。”啟明創投主管合伙人甘劍平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但同時考慮到知乎特有的文化氛圍且處于創業階段,商業變現需要以更加巧妙的方式呈現,進行一步步的嘗試。甘劍平表示當初投資知乎看中的是其知識分享有問有答的社區模式,知識的解答、監督、互動都在這里完成。
如何在不破壞社區氛圍的同時植入廣告,平衡社區理性文化和商業步伐,在變現方式探索上,不管是知乎還是Quora都顯得小心翼翼,而有效的盈利模式也仍在探索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