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幾何時,人們對于微博究竟是媒體還是社交應用,一直有不同的看法。微博自身亦在兩條路上不斷探索,進行諸多嘗試,兼具兩種因素。現在如果你再問微博是一款什么應用,它的答案可能會讓你覺得有些意外:『是一個內容平臺』。近日微博發布了Q3財報,財報顯示,微博MAU(月活躍用戶)繼續增長,消除了一些人對微博活躍度下滑的擔憂。微博之所以變得更加活躍,與其內容化轉型離不開關系。
內容互聯網時代已到來
移動互聯網走過了『功能』時代,工具和平臺的跑馬圈地早已告一段落。基礎設施搭建好了,在這些基礎設施上運營內容是移動互聯網眼下最核心的事情。這些內容由兩部分構成:一類是信息內容,資訊、知識、娛樂、游戲等等;另一類是服務內容,O2O產業所做的正是填充服務類內容。
我們進入了『內容互聯網』時代,BAT為代表的互聯網巨頭從公司戰略層面進軍內容:百度主抓服務,騰訊啟動內容戰略強力進攻娛樂、音樂等內容,阿里巴巴則啟動了健康和娛樂戰略。今年許多高速增長的創業型App亦有不少來自于內容產業,例如騰訊投資的bilibili和知乎、微博投資的秒拍。
未來會有更多『內容』創業者出現,寄生于平臺生產視頻、秀場、廣播、文字、圖片諸多形式內容,這些創業者中有望誕生更多明星公司,要么接受巨頭橄欖枝,要么走向獨立上市,用時髦的話說,內容領域是繼O2O之后最有機會誕生『獨角獸』的領域。
內容產業已存在多年。
最近的內容黃金時代是運營商主導的CP時代,大量內容提供商圍繞著運營商面向數十億移動用戶做內容:段子短信、手機報、音樂等等內容,產值蔚為可觀,誕生了許多悶聲賺大錢的不知名公司。因為運營商特殊性,以及不重視用戶體驗諸多原因,這一內容時代曇花一現,并未延續太久。現在互聯網接棒,『激活』內容產業,人人都是CP,內容的創作者和消費者被互聯網無縫連接在一起,內容產業更有效率,更具創新,規模更大,一個新的黃金時代已然來臨。
內容互聯網需要些什么?
只有優質內容并不夠,內容互聯網需要持續不斷的內容生產能力,尤其是有自我凈化,自我進化這兩大關鍵能力,才能保持勃勃生機,從音樂、電影、文學諸多垂直內容生態的發展來看,內容生態繁榮度由以下關鍵環節決定:
1、內容分發平臺:微博、微信、優酷土豆等內容分發平臺至關重要,它們連接內容消費者與內容生產者,同時創造出諸多供應的商業模式如廣告、贊賞等,這些平臺必須通過模式來激發內容創作者的熱情,通過強有力的運營手段來引導,避免內容出現劣幣驅逐良幣。
2、內容分發技術:4G網絡讓短視頻、移動視頻和網絡直播迅速普及,這體現了在內容分發上的技術重要性。除了4G網絡,所見即所得的H5技術,精準理解用戶內容消費需求的大數據技術,便于用戶消費內容的移動支付技術,提升商業化效率且保持體驗的原生廣告技術,都在幫助內容產業的振興,讓內容消費更具效率更。
3、內容消費終端:運營商時代移動內容消費以功能機為主,移動時代先是出現了手機、平板,現在則出現了越來越多的新的內容消費終端:Apple Watch等可穿戴設備,Oculus等VR設備,智能電視等智能影音設備……都在幫助人們更加方便、舒適和高質地消費內容,同時這些終端也引導了內容的生產,例如更多4K內容、VR內容,正在被設備倒逼著出現。
4、內容保護體系:互聯網加速了內容的流通,但同時又不可避免地帶來了內容侵權問題,因為內容太容易copy和分發了,這時候唯有一套嚴格且被執行的保護體系才能確保內容可被源源不斷地生產,看看當初數字音樂等行業的慘淡就知道缺乏版權保護的可怕了。近年來國家正在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視頻、音樂等領域的版權已走向規范,各大平臺也通過技術等手段來保護原創者權利。
從平臺、技術、終端和保護體系諸多方面來看,內容正在迎來一個黃金時代。
微博如何變身內容平臺?
曾幾何時,微博、Twitter所做的,都是『告訴別人我在干嘛』『告訴別人我在哪兒』『告別別人我的想法』……現在微博對于用戶的價值遠遠不是這些,我們通過微博告訴關注者自己感興趣的內容,通過微博向粉絲推送原創內容,微博已變身內容分發平臺,與微信成掎角之勢。
一方面,不再『140字』,內容形式多種多樣。
微博不再是『140字不到』的短消息,內容形態多元化非常明顯。你可以看到微博上有卡片式長文章了;微博上的圖片已經遠遠多過文字了,微博Q3財報顯示,現在微博圖片發布量已占到微博每天發布量的65%,成為事實上的Instagram;微博上有各類小視頻了,Q3微博內視頻的日均播放量增長不少,很大部分來自于微博投資的秒拍,秒拍還有一款明星產品是小咖秀,短視頻正在成為微博的優勢內容形式。
實際上Twitter近兩年也在嘗試內容多媒體化,過去發圖片都不支持的Twitter開始鼓勵用戶上傳圖片而不是分享Instagram的鏈接,并推出自己的視頻播放器。
另一方面,走『垂直化』路線,扶持創作者。
在昔日微博市場的混戰中,新浪微博正是憑借著引入『明星』這一優質短內容生產者的策略,建立起壁壘。現在微博正在加大對內容生產者的扶持,走專業垂直路線,通過流量扶持和商業化刺激垂直領域自媒體作者的積極性,9月微博自媒體發博量和月閱讀量都有提升,通過微任務、打賞等商業化手段,今年前9個月微博給自媒體的分成達到1.7億。垂直化自媒體扶持策略提升了內容的數量和質量,進而增強了用戶活躍性。
作為內容平臺,微博只有一個競爭對手:微信,因為與微博一樣具有『全內容形態』的只有一個:微信。瀏覽器算嗎?不算,盡管瀏覽器可以消費各種各樣的內容形式,但是它的邏輯是『用戶主動去獲取某個內容』,而不是分發內容。相反,微博和微信基于訂閱關系,通過消息流這一內容形式,給到用戶源源不斷精準的內容供給。
優酷土豆等專注于某類內容形態的平臺固然有其優勢,但微博作為平臺而言,可以給到大家一站式的內容消費,尤其是能解決內容的發現(推薦、話題等)、分享(轉發)和碎片化消費(刷)的需求。微博與各大垂直類平臺并不構成競爭關系,大家處于平行世界,抓住不同內容消費場景,某種場景下大家還是互通有無的:優酷土豆的視頻可以分享到微博,用戶可以在微博觀看——包括優酷土豆的廣告。
微信自然有其優勢:基于通信這一剛需引導到內容消費,具有更高頻的使用幾率。微博則更加純粹地滿足內容消費需求,更重要的是,微博是公開信息發布平臺,其上的內容更容易被搜索、被發現,流通過程是透明的,訂閱關系是基于興趣的。微信朋友圈的傳播則是封閉的,不利于搜索和發現,且是基于社交關系而非興趣屬性的,不利于內容推薦。因此,公開式的內容機制,是微博與微信最大的差異之處,也是微博的優勢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