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Google和百度的轉型有著巨大的不同。
谷歌日前宣布了一個重大事項:未來將以Alphabet(字母表)的品牌亮相,谷歌將成為這家新的控股公司的全資子公司,與Google并列的還有健康、投資、Google X、Nest諸多新興業務。雖然本質只是架構調整,但這一玩法在科技界還是很罕見,因為大多數企業架構調整都會保留原品牌進行拆合。
百度在今年初便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架構調整,核心業務被劃歸到三個事業群:移動服務事業群、移動搜索事業群和新興業務事業群。在7月底再次進行了架構調整:拆分91桌面和外賣業務,外賣業務還完成了2.5億美元的獨立融資。
搜索巨頭尋找新大陸
Google架構調整后,曾任Google中國CEO的李開復在微博表達了自己的看法,他認為Google成為Alphabet全資子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個目的:一是財務更透明;二是降低Google之外負面影響主營業務;三是Google專注于互聯網品牌;四是提供升遷機會。而彭博社的解讀則是,谷歌負責賺錢養家,其他業務負責改變世界。
Google將不賺錢的新興業務獨立出去,一定程度是在照顧華爾街的感受,這樣投資人就可以清晰地知道Google主營業務與新興業務的具體情況,而不再是黑匣子。同時,新興業務所面臨的政府監管、法律訴訟諸多棘手問題,也不再成為Google互聯網業務的拖累,這相當于把“麻煩業務”這類包袱拎出去由專人處理了。
百度架構調整則是為了迎合其轉型戰略,而其轉型是在適應中國市場環境的變化。李彥宏近日曾表示百度正在進行史上第三次重大轉型,最近一次是移動化,移動化完成之后,隨著互聯網與不同行業的深度結合,很多領域給了百度巨大的機會,通過服務化轉型,從連接信息到連接服務,涉足交易環節。百度如果可以把握住這些機會,一方面可以擴大自身的生態影響,另一方面還可以緩解PC市場下滑所帶來的消極影響。
簡單來看,百度和Google的架構調整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將主營業務與新興業務清晰地分開,主營業務都是搜索,是創造絕大部分收入的現金流業務。新興業務則有很大不同,幾乎都不賺錢,而且存在著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百度的問題是地推導致利潤率下滑,Google的問題則是需要大力投入還要跳轉傳統世界的規則。
新興業務都承擔著轉型的重任,它們的使命是在原有業務之外尋找更大的機會。新興業務是受命去尋找新大陸的伽利略,而伽利略需要冒著海難這些風險,但同時也更具獨立性,船上的一切由伽利略說了算。同樣,分拆獨立后的新興業務更具自主性和創新力,如果不這樣做傳統的賺錢業務將壓制創新業務,拖住沒有話語權的后者,就像微軟、Nokia們面臨的窘境一樣。
Google和百度在過去主宰著虛擬世界的信息流動,在互聯網角色已改變的情況下,它們的使命已經變化,已不再滿足于扮演信息入口的角色。
不過歸根到底,Google和百度的轉型有著巨大的不同。
Google廣撒網,百度聚焦O2O
Google的新母公司Alphabet,除了擁有Google這一互聯網業務主體之外,還有以下幾大塊業務:想要給人們提供超高速網絡的寬帶部門Google Fiber,屬于基礎設施型;健康產業,如生命科學部門Life Sciences,以及研究如何延長壽命的Calico;負責無人汽車、Google眼鏡等未來創新技術研發的Google X實驗室;投資部門Google Ventures和Google Capital;耗資32億美金收購而來的智能家居業務Nest。
百度的新興業務重心來自兩個事業群。一個是移動服務事業群,一個是新興業務事業群。前者是百度本階段主攻方向,在中國被歸納為O2O即線上線下互動類業務,具體包括百度糯米、電影票、百度外賣等生活服務類業務,以及醫療、教育等互聯網+傳統產業的新興業務。
與此同時,百度部署了深度學習、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這類“面向未來、改變世界”型的業務,它們比服務類業務更遠大。百度曾推出百度Eye、百度筷搜、無人自行車之類的創新型項目,表明要保持兩條腿走路:人工智能和服務轉型同時進行。
而Google對于“服務類”業務相對弱化,更加重視生命科學、無人駕駛這類前瞻性的未來型業務。Google有嘗試服務型業務,例如推出Google錢包,并且在搜索結果頁中支持交易,但似乎服務化轉型的力度還不夠大。
百度更注重與本土市場結合,用中國人的話說是“更接地氣”。中國本土有特殊的市場環境,中國傳統行業相對不成熟、生活服務業相對落后、人力成本相對較低,給互聯網帶來更多的機會。互聯網+的趨勢在政府主導之下更是快速蔓延,與不同行業加速結合。服務、醫療、教育、旅游之類的行業都存在著非常多的痛點,而這些痛點通過互聯網是可以解決的。這也是百度助力傳統行業轉型升級的重要原因。
百度與Google交鋒中顯得更接地氣,比如百度的線下代理體系和電話銷售網絡就比Google中國做得好,百度的搜索結果頁采取了技術+平臺的思路,更加豐富;而Google更依賴技術,想要因此改變世界,更具浪漫情懷和理想主義。
Google的轉型思路是發散型的,廣撒網策略,在生命科學、智能健康、通信基礎設施、無人駕駛汽車、智能家居方面都進行了大量投入。而百度則是收斂型,更想單點突破,瞄準了“O2O”這一個點,集中優勢資源猛攻,單在百度糯米上百度未來都會投入200億人民幣。
很難說哪條道路是對的。Google和百度位于不同的市場,并且Google本身就是硅谷企業的代表,與中國企業還是有很大差異的。美國比較注重創新式發展,所以很多模式都是美國原創,比如共享經濟;而中國企業則善于將技術和模式與本土環境深度結合,進而憑借著“本土化創新”的優勢取勝,這也是很多本來很創新的海外巨頭到了中國就水土不服干不過土著的核心原因。
最后,百度和Google的野心都是相似的:要通過互聯網、通過高科技去改變實體產業。正如紐約時報寫的那樣,在過去的幾年,科技行業的雄心變得越來越宏大,相關公司越來越深入地滲透入人們的生活。科技公司的創始人們日益認為,現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醫療、保健、交通運輸和媒體教育都將因為計算機技術的自由應用而得到改善。百度和Google 亦是如此。今天他們都不謀而合地走上了轉型之路,毅然決然。搜索巨頭大轉身,具有很強的象征意義:PC黃金時代已經過去,同時更具想象空間的新時代正在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