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39歲的時候,瑪麗莎·梅耶爾(Marissa Mayer)就已經成為市值400億美元大公司的首席執行官。從個人財富角度來看,她至少賺了5億美元。梅耶爾在谷歌賺了3億美元,在雅虎收入2億美元左右。
梅耶爾是如何快速地取得成功的呢?這也是科技博客作者尼古拉斯·卡爾森(Nicholas Carlson)在其新書《瑪麗莎·梅耶爾和拯救雅虎之戰》中想要探求的主要問題之一。這本書中用了多個章節講述了梅耶爾的生活故事,以及她如何在谷歌獲得令人震驚的財富與名聲。美國主流網絡媒體BI總結了梅耶爾成功的五大原則:
1.選擇那些令人覺得可怕的機會
當梅耶爾在斯坦福大學完成研究生課程時,她面前有許多職業可供選擇。她本來可以成為高薪的咨詢顧問,成為卡耐基·梅隆大學的教授,或加入一家正損失資金的小初創企業,其有很滑稽的名字。梅耶爾曾前往一家初創企業面試,但被那些創業者的睿智嚇到。正因為初創企業面臨諸多風險,而且創業者都如此聰明,但梅耶爾恰恰做出了一個最令人覺得可怕的選擇,即加入初創企業谷歌。梅耶爾是谷歌成立后第一批25名員工之一。
2.承認自己存在弱點
梅耶爾最初受雇谷歌時擔任編碼員角色,她負責的第一個大工程就是建立谷歌的廣告系統。這耗費了梅耶爾數月時間,但依然沒有取得太大進展。隨后,谷歌求助于外援,聘請了DEC的著名編碼大師杰夫·迪恩(Jeff Dean)而迪恩僅用了數周時間就建好了廣告系統。當時梅耶爾已經決定留在谷歌,但她意識到自己無法成為最好的編碼員。為此,她必須為自己尋找更適合的位置。
3.找到并解決公司問題
在意識到自己不適合擔任谷歌的編碼員后,梅耶爾決定采取其他行動,積極參加公司需要解決的任何問題中。梅耶爾從事過營銷工作,幫助開發設計網頁服務器,幫助疏通公共關系等。最后,梅耶爾發現她能在這三大領域幫助推動谷歌發展。她曾主持谷歌首席執行官拉里·佩奇(Larry Page)召開的員工大會,并成為決定新產品的用戶界面是否符合谷歌標準的人。最終,這些工作讓梅耶爾成為谷歌所有產品的終極權威。梅耶爾還在谷歌發起“聯席產品經理”(associate product manager program)的培訓項目,即教授有高等技能的學員管理知識。參加這個項目的人被稱為APM,這個項目在谷歌迅速流行起來。通過他們,梅耶爾的影響力和聲望迅速增加,因為每個人都需要向自己的上司和梅耶爾報告。
4.不要太擔心“踩到別人的腳”
梅耶爾積極參與解決公司的問題后,她有時候也會參與到其他人正努力解決的問題。梅耶爾的介入讓許多人感到不安,但她毫不在乎。更為重要的是,谷歌的管理層不在意,他們很高興看到梅耶爾搞定那些從建立之初就困擾谷歌的問題。梅耶爾在谷歌中樹立了很多敵人,但她也賺得數億美元,同時讓自己成為商界名人。
5.知道何時退出
卡爾森在書中描述稱,梅耶爾在谷歌的敵人最終變得十分強大,以至于他們迫使梅耶爾邊緣化。梅耶爾本來可以在一怒之下辭職,但她沒有。相反,梅耶爾繼續低調地為谷歌盡心盡力的工作。比如,她曾領導為蘋果iPhone開發谷歌地圖。梅耶爾也沒有匆忙接任雅虎首席執行官的職位。2011年雅虎CEO卡羅爾·巴茨(Carol Bartz)被董事會辭退后,梅耶爾的一個朋友告訴她,她可以考慮獲得這個職位。梅耶爾說她在考慮,但他認為雅虎董事會有些靠不住。數月后,雅虎董事會在激進投資人丹·勒布(Dan Loeb)的爭斗中失敗,幾乎全部離職。此時,梅耶爾對雅虎CEO職位顯示出興趣,并很快簽署了價值2億美元的聘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