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媒體報道,近日,Facebook在年終推出的“年度回顧”(Year In Review)惹來不小爭議,該系統根據預設算法自動選出人氣比較高的照片和視頻,組合起來讓用戶們回顧這一年的精彩瞬間,以提高用戶的活躍度和使用率。
據悉,有很多Facebook的用戶反映,他們有些不適合或者不愿透露的內容,都被“年度回顧”當做計算結果公之于眾。引起極大關注的是一位叫做艾瑞克·邁爾的父親,他六歲女兒在 2014 年因腦癌過世,而女兒的照片卻被 Facebook 的“年度回顧”功能高亮推送了,這令他痛苦不已。
對此,艾瑞克·邁爾在刊登在slate雜志網絡版上的博客中表達了對Facebook“年度回顧”產品的小小不滿:“就我這次"年度回顧"的體驗來說,這種功能暴露了缺少人性化的一面。”他的憂慮也恰恰給那些科技公司的軟件開發者提了個醒:產品功能的設計要推陳出新,更要設身處地的為用戶著想。
艾瑞克·邁爾在的博客寫道:“電腦算法沒有思想,完全不會替人著想。它模仿人們特定的一些決策,一旦運行,它卻不會產生任何新的想法。說一個人“毫無思想”常常是有些侮辱性的評價。然而,面對對用戶、生活和個人,我們的確在使用許多毫無思想的機械程序。”
機械程序代替人性思想,這也許就是經濟高速增長和社會物質化帶來的后遺癥。科學技術的不斷創新發展使得人們依賴于智能設備的使用,由英文字母組成的代碼程序確實方便了人們的生活,但是卻逐漸代替了人類大腦自身的思考,造成大腦思維簡單程序化的結果。在金錢和物質的巨大誘惑面前,道德和良知的淪喪,對情感的冷淡與不屑,都把人們拖入自私的深淵,我們難得有聽別人傾訴的閑心,也更學不會換位思考為他人著想了。
在互聯網營銷中,不管是P2P或者O2O的營銷模式如何翻新,注重用戶體驗與服務依然是那些科技界的大佬們的保留節目。“顧客是上帝”的道理同樣也適用于今天的互聯網公司,我們的用戶既是我們的上帝又是我們的伙伴,雙方平等應該是大家交流信任,互利共贏的第一步。
倘若,Facebook的“年度回顧”能夠在產品開發的過程中站在用戶的角度去衡量所計算內容價值的好壞,設身處地為用戶著想,提前禮貌地詢問用戶關于他們的內容是否可以公開,也并非難事。假如考慮到了用戶可能有很不愉快的回憶,Facebook就可能拿出一套讓這類用戶滿意的年度回顧模板。
據悉,艾瑞克·邁爾已經接受了來自Facebook“年度回顧”的產品經理的致歉。在艾瑞克·邁爾博文的最后,他表示:"年度回顧"并非個案。在互聯網上隨處可見,隨時發生?;ヂ摼W設計向來不擅長考慮影響最壞的情形。如果這次意外促使一位網絡設計師決定,今后從事的所有項目都要準備應對極端情形,我的遭遇就值得一提。我希望,它帶來的改變遠不僅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