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中興海外市場遭冷遇
隨著5G全新時代的更新,許多國內設備廠商向海外市場推進。以華為、中興為代表的國內設備廠商在開拓海外市場過程中,卻遭遇到了各種阻撓。此前,澳大利亞政府部門以國家安全為理由,禁止包括華為、中興在內的中國設備企業參與澳洲國內的5G網絡建設。進入9月,印度電信部門將華為和中興兩家中資公司排除在政府的5G試驗伙伴名單之外。這期間,還包括日本、韓國、俄羅斯、英國等相繼表態禁用華為、中興設備。
評論稱,5G時代將華為、中興拒之門外,這些國家或將自食其果,最終影響的是本國用戶的利益。
首先,隨著通信技術的不斷進步,通信設備商之間不斷的淘汰和整合。到了5G時代,真正持續投入并有能力參與競爭的企業寥寥數家。再阻止中國企業加入,運營商選擇的范圍自然更為有限。如果剩余的設備商報價較高,那么5G網絡的建設成本自然也就水漲船高。為了維持利潤,運營商只能將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這對于這些國家的民眾來說顯然不是什么好事。
其次,一般來說,運營商為了保持投資的連續性和網絡的穩定性,往往會選擇原有3G、4G設備商升級現有網絡。因此,對于原先3G、4G由華為、中興承建的國家來說,5G時代選擇新的供應商不但原有3G、4G投資無法被重復利用,還會增加建設成本,而增加的成本,對于追求利潤的運營商恐怕并不是什么好事。并且無法保證網絡穩定,用戶的網絡體驗也有可能受到影響。
擔憂5G時代中國擴大領先優勢
為什么西方集中對我5G產業進行圍堵封鎖?就是怕中企借助目前中國在5G技術上的領先優勢,使中國未來數字經濟彎道超車,占據未來全球產業技術變革前沿。
美國無線通信和互聯網協會(CTIA)發布的報告稱,中國在5G技術競爭中保持領先,這得益于行業動力和政府支持,中國取得勝利可能性最大。美國調研公司Recon Analytics和英國咨詢公司易觀梅森聯合發布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是為推出下一代超高速無線技術準備最充足的國家,隨后是韓國和美國。
眾所周知,5G作為新一代通信技術,其市場前景以及帶動的經濟效應非同凡響。5G背后有龐大的產業集群,這是國際經濟發展的基本事實,也是技術發展的內在規律。以“網絡安全”為由阻擾,這很大程度上是保護主義泛濫的體現,背后其實是一種泛政治化的思維在作怪。
因為,在外國人眼里,先進技術一旦讓中國掌握,中國一定會借助龐大的產業鏈和市場優勢將其變為通用技術,然后吞噬全球產品與技術市場份額。在他們眼里,中國很可能把住5G這個全球信息高速公路入口,進一步拉大馬太效應,西方人非常恐懼中國未來借助5G在高科技領域彎道超車。
回歸本土市場尋出路
但不管如何,在被外國聯手抵制之后,華為、中興的5G還是要發展的,或許可以考慮回國發展。畢竟,中國市場的巨大體量所帶來的規模效應將極大促進5G產業鏈的繁榮。
預計2019-2025年間,中國5G資本支出將達到1.5萬億人民幣(約合2,230億美元),政府的大力支持與行業資本投資會使中國形成自足的5G產業環境,這將建立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涵蓋設備制造商、芯片供應商、電信運營商和應用與平臺提供商。5G將在中國全面構筑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的關鍵基礎設施,從線上到線下、從消費到生產,從平臺到生態,推動我國數字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
5G在國家的部署,關系著民生,關系著我們國家的發展。我們期待并相信,華為和中興能夠扛起中國5G發展的大旗,借助中國廣闊的市場和決策優勢,完成數字經濟領域對西方的彎道和換道超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