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中國內地經濟放緩,越來越多企業將目光轉向了海外市場。
德勤中國并購服務全國領導合伙人11月10日表示:“推動中國境外投資的有利因素主要包括政府政策鼓勵‘走出去’和向價值鏈上游發展、貨幣寬松,以及人民幣相對其他主要貨幣維持強勢。”
他預測,今年中國企業海外并購交易金額有望突破1200億美元,相比去年620億美元,增長一倍。“以前,很多中國企業只考慮一些控股甚至全資收購的交易,但隨著單宗并購交易規模的擴大,他們也開始愿意接受一些少數股權的并購交易。”
德勤報告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境外并購投資十分火爆,其增長率超過主要發達國家,國內境外并購交易項目累計173宗,交易額為568億美元,交易量和交易額分別較去年同期增長25%和70%。
“從并購交易的平均規模來看,交易金額有顯著上升,越來越多的大型企業希望尋找5億美元以上的大型并購機會,因此他們主要的目標區域為西歐、美國等成熟市場的企業。”該合伙人指出。
西歐成并購首選目的地
在中國企業海外并購浪潮中,西歐儼然已成為最熱門的目標市場。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企業在西歐完成的境外并購交易共有35宗,交易額共計24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高出137%。西歐市場占中國企業海外整體并購交易金額的比例則由去年同期的30%增加至43%。
“由于西歐很多國家的經濟復蘇仍差強人意,很多企業迫切需要出售資產,同時歐元匯率走低使得這些待售資產的估值變得更加有吸引力。作為成熟的市場,西歐擁有很多消費品牌、高端制造企業,這些都是中國企業非常感興趣的。”
美國作為高科技企業的聚集地,成為中企海外并購的第二大目標市場,今年上半年共有99億美元的并購交易金額,同比增長43%。相比之下,一直作為中資企業海外資源并購的第三大熱門市場的澳大利亞,期內的并購交易額銳減27億美元,同比暴跌53%。
從行業而言,隨著中國經濟增長模式轉型,中國企業海外并購的重心也轉移至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今年前六個月,上述行業共達成35宗并購交易,涉及額累計244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加209%。
截至今年6月底,科技、傳媒和電信行業的境外投資交易額占 43%,而去年同期占比則為24%,增速十分迅猛。同時,中國制造企業也紛紛布局海外市場,今年上半年制造業的并購交易達39宗,交易金額為128億美元,比2014年同期飆升 72%。
所謂“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能源與資源行業曾是中企海外并購的焦點,然而資源并購熱潮已明顯降溫。今年上半年,中國該行業共完成22宗境外交易,交易總額為55億美元,比2014年同期下降20%。
根據波士頓咨詢公司的調查,過去5年中國企業希望獲取能源礦產等戰略性資源的海外并購項目數量占比僅為20%, 而希望獲得技術、品牌和市場的海外并購占比卻高達75%。
盡職調查占比約六七成
從曼哈頓的地標酒店到倫敦的頂級辦公樓,中國“土豪們”自豪地插上了自己的坐標。然而當光環褪去之后,很多企業不得不面對殘酷的現實。
“幾年前我們發現一些大規模的并購交易甚至沒有任何前期的盡職調查,尤其一些國有企業,他們海外并購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走出去的戰略考量,而經濟投資回報并非主要考慮因素。因此一些企業在海外收購中可能支付了較高的溢價,但最終可能會面對經營虧損。”上述合伙人坦言,目前整體中國企業境外并購的盡職調查比例約六至七成。
他指出,一些企業對并購標的所在市場的稅務、會計、法律等了解甚少。“以勞工法為例,收購完成之后,他們發現當地的勞工保護條例非常嚴格,從而產生一些勞資糾紛,影響了并購后整合重組的進程。”
據商務部研究院、國資委研究中心等聯合發布的《中國企業海外可持續發展報告2015》顯示,目前近三成中國企業的海外經營業績處于虧損狀態。
該報告顯示,在中國企業海外項目盈利情況方面,僅13%的企業盈利可觀,24%的企業基本持平,而其余24%的企業目前暫時處于虧損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