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體來說,ERP項目可以分成三個階段,完成第一、第二階段大概需要18個月的時間。那么每一階段到底需要完成哪些工作呢?畢竟實施周期只有與工作量掛起鉤來才會有意義。
在工作當中,也經常有人問道,到底實施周期多長比較合適?其實這是一個很難回答的問題,因為實施周期的長短跟很多因素有關,比如企業的管理基礎、前期ERP培訓的效果、前期數據整理的質量以及ERP軟件本身等等方面都有直接的關系。
在《ERP:Making It Happen》這本書中,把ERP實施分成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的完成大概需要9到12個月,第二階段的完成大概需要3到6個月,可以作為我們的一個參考。
下面我們就來看看,每一階段包括哪些內容,或者需要完成哪些工作。
第一階段:基礎ERP階段(Basic ERP)
這個階段需要完成以下模塊的實施:銷售與運作規劃(S&OP)、需求管理、粗能力需求計劃、主生產計劃(MPS)、物料需求計劃(MRP)以及車間排程,還有很重要的財務管理與會計核算模塊,另外還有一項很重要的工作就是要把數據弄準確了,重點是庫存數據和物料清單(BOM)數據。
這一階段大概需要9到12個月的時間。
基礎ERP(Basic ERP)并非ERP的全部,但是ERP給企業帶來的價值,主要就是由這些模塊創造的,所以它們不是全部,但是是最核心最重要的。
第二階段:供應鏈集成階段(Supply Chain Integration)
這一階段的主要工作,就是要把ERP系統向企業外部延伸,或者說是沿著供應鏈向前向后延伸,向前與客戶的ERP管理系統進行整合,向后與供應商的管理系統進行整合。
這一階段大概需要3到6個月的時間,根據項目的規模和實施難度,也可能更長。
第三階段:進一步的擴展與加強
主要有兩個方向,第一是功能的擴充,比如常見的高級計劃排程(APS)、生產執行系統(MES)等等,第二是使用面積的擴充,也就是說,在第一第二階段沒有覆蓋到的地方,現在也通過ERP來進行管理,比如人力資源部門、研發部門、后勤維護部門、客戶服務部門等等。
留給我們的思考?
我們很多企業的ERP項目,在分階段的時候,很少是這樣分的,而是把這里的第一階段的工作,再細分成幾個階段,比如先實施財務加進銷存,然后再實施生產,最后上計劃模塊等等。至于第二階段的工作,除了一些大型的企業有能力進行供應鏈的整合,大部分的企業是做不到這點的。
不過中國企業的信息化背景與美國企業是有較大差異的,所以我們也不能強求大家在實施ERP的時候,也按這個階段劃分來實施,但是我們要看到這種差距,只有這樣才能不斷的縮小差距。
另外還有一個經常討論的問題,就是企業還沒有把MRP用好,可不可以去弄APS?以前我在E-works寫博客的時候,還和業界同仁一起探討多,反正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按照《ERP:Making It Happen》的觀點,很明顯是要在弄好MRP之后再去弄APS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