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天,某自媒體對于聯想集團CEO楊元慶的評論文章引發了業界的諸多討論。這篇題為《真相:楊元慶是合格的聯想CEO嗎》的文章,將聯想集團的多元化轉型失敗原因歸咎于楊元慶的個人能力問題,指出聯想集團在發展過程壯大了體量卻未壯大業績,營業額達460億美元的世界五百強公司市值卻在百億美元左右徘徊,股價長期走低,掌舵的楊元慶難辭其咎。
楊元慶再次被推上風口浪尖。國人心目中那個曾經輝煌的聯想如今真的日薄西山了嗎?楊元慶真的把聯想帶上了岔路?讓我們一起走進聯想CEO楊元慶的人物故事。
楊元慶到底干得怎么樣?
成立于1984年的聯想,基本上是中國碩果僅存的老牌IT企業。在那個年代誕生的IT企業與今天的互聯網創業企業,最大的不同可能還在于體制和機制。歷史條件下缺乏高科技企業正常的機制,才演繹出聯想歷史上諸多震動業界的事件。
可以說,聯想有一個人,做出了創始人一般的獨特貢獻卻沒有享受到創始人般的利益,這就是楊元慶。1994年,聯想經歷有史以來最嚴重的危機,有人撰文擔心《聯想還能撐多久?》。在危難之際,楊元慶出任微機事業部總經理。事實上,此舉就此挽救了聯想。有內部人士說,楊元慶從來不是柳傳志最喜歡的人,甚至也不是最被看好的接班人。而且,幾度都有被干掉的危險,但由于楊元慶給聯想做出的突出貢獻,換掉楊元慶的決定才沒有變成最終的事實。
評價楊元慶是否是合格的CEO,不能忘掉楊元慶在聯想的身份和股份問題。事實上,楊元慶在聯想是嚴格意義上的職業經理人。媒體對楊元慶批評的一大理由就是他這些年的高工資,以及聯想股票的買賣。根本原因還是楊元慶沒有和大多數高科技創業公司的創始人一樣,擁有一定的公司股份,更不具備掌控公司的股份比例,楊元慶通過主要借款躋身聯想主要的股東行列,而逐漸消化借款的唯一方式就是高工資以及股價低進高出的差價。
當然,僅僅PC玩得好是遠遠不夠的。PC領域如果不及時轉型,什么招都沒用,因為一個行業的生命周期不可抗拒。就像人的衰老一樣,PC行業的輝煌肯定大勢已去。所以,楊元慶在智能手機方面沒有及時轉型跟上,是應該承擔主要責任的。
最大失誤:錯失移動業務發展大勢
聯想和楊元慶對于移動業務的不滿在各個層面顯現。在曾經被寄予厚望的聯想樂Phone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之后,2014年,聯想以29億美元從谷歌手中收購摩托羅拉移動,并借此成為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機廠商。在經歷與摩托羅拉移動整合的陣痛后,Moto X系列新機、聯想VIBE手機相繼面世,但成績均不理想。
2015年6月1日晚間,聯想移動業務集團總裁、摩托羅拉移動管理委員會主席劉軍被宣布離職。這位在聯想待了20多年的老兵離去,被業界認為楊元慶對于移動業務的困境已經失去耐心。楊元慶在隨后的內部信里稱,“所有的環節都已經改變,所以我們需要改變”。
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在2016聯想春節聯歡會上提到,“由于技術創新,商業模式的創新,使得聯想現在所在行業的主要業務——PC業務的規模實際被壓縮,而聯想集團的新業務,手機、服務器、互聯網服務等,和我們自己的當量,和社會地位相比,尚不匹配。”柳傳志的此番講話,被解讀為對聯想新業務形態的不滿。
市場調研機構TrendForce公布的2015年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數據顯示,聯想手機的出貨量占比從2014年的7.9%掉到了5.4%,排在全球第五位,排在他前面的是三星、蘋果、華為、小米。一年以前,聯想還是全球第三的手機廠商,一年之后,華為和小米已經超越聯想成為國產手機的代表。
縱觀楊元慶主導聯想以來的股價走勢,隨著聯想智能手機戰略失誤,以及收購摩托羅拉的消化難題,兩者夾擊之下,股價跌到了6-8港元的區間,形成有一個低谷期。可以說,這一次楊元慶面臨的考驗,的確巨大無比,除了迎刃而上,已經再也沒有回旋余地。要知道這一次楊元慶面臨的不僅僅是PC行業生命周期的問題,而是整個傳統IT業面臨崩盤的前夕。
29歲的銷售奇才
1964年,楊元慶出生于安徽合肥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后取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取得計算機專業碩士學位,讀書期間,楊元慶除了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外,還鐘情于文學。1989年,楊元慶加入聯想,是公司首次公開招聘的大學畢業生之一。
之后楊元慶任聯想集團Sun工作站事業部項目經理。第一份工作給他帶來了失敗的體驗,那是他為公司起草的一份投標書——代理IBM的個人計算機,投出以后他才發現自己的報價比競爭者高了一倍。買賣沒做成,卻給他留下了第一個銷售經驗:原來價格會有這么大的力量!最初三年,楊元慶從最基層的銷售做起,默默無聞,但他堅忍、有毅力,表面平靜卻在內心里潛藏著無限激情,而且還善于學習,這都為他以后的成功打下了基礎。
1991年楊元慶任聯想集團CAD部總經理。在此后的兩年里,楊元慶把它的年銷售額從3000萬元增加到3億元,并開拓出新的銷售模式,成功引入“分銷”的新概念,并多次獲得美國惠普公司“全球最佳代理獎”。1994年,楊元慶出任聯想電腦公司微機事業部總經理。在其帶領下,當年聯想自有品牌電腦銷售出4.2萬臺,躋身于中國市場三甲之列。楊元慶也因此被中國各界譽為“銷售奇才”、“科技之星”,時年楊元慶29歲。
輿論對楊元慶的指責和批評,只不過是大家主觀上希望,今天的聯想需要一個像喬布斯一樣的楊元慶而已。這種主觀愿望,其實出發點也是好的。聯想集團和楊元慶如果能善待之,并以此自勵,其實未嘗不是一件好事。從某種意義上說,把聯想帶到世界高度的楊元慶,已經算是一個成功者,但在一個成功者和一個神話之間,人們總是希望看到神話出現。
只是,這個神話真的會破滅嗎?手機業務,真的會成為楊元慶的致命傷嗎?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