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的PC巨頭,如今還在轉型途中。IT產業的巨變,中國市場的巨變,都是其轉型中的不確定因素。
就在蘋果公司剛剛在舊金山發布史上最多新品,全面升級產品線的12小時之內,戴爾公司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邁克爾-戴爾卻選擇飛到大洋彼岸,將目標鎖定中國 。邁克爾-戴爾日前在上海宣布了一攬子關于中國的最新計劃,其中最引人矚目的莫過于,未來5年將在中國市場投入1250億美元,力挺戴爾中國4.0新戰略。
戴爾大中華區總裁黃陳宏接受《中國經營報》記者采訪時則表示:“戴爾公司自1995年進入中國以來,就致力于和中國市場一同成長。戴爾正處于在中國發展的4.0階段,將更加深入植根中國,完成從創新、研發、采購、到生產的一系列本地化。” 另外一面,據邁克爾·戴爾透露,戴爾的整體轉型也正處于健康狀態,最近一個季度的增長超過10%。但是在業內看來,1250億美金的投資計劃,刷新了戴爾對華投資的最新紀錄,亦反映了戴爾對中國如此“認真”。從當初的PC業巨頭向“端到端解決方案廠商”轉型,如何真正完成戴爾轉型在中國的落地,實現可觀的投資回報率,1250億美元的投資計劃才只是開始。
演進中國4.0
盡管相比惠普、IBM、微軟等巨頭公司,戴爾進入中國要晚,但是在過去的20年內,中國已經成為戴爾全球僅次于美國的第二大市場。
“從1995年進入中國,戴爾經歷了四個發展階段。”黃陳宏解釋,內部分別稱為戴爾中國1.0、2.0、3.0與4.0: 戴爾中國1.0從1995年到2000年,通過特許銷售進入中國市場,將戴爾特有的“直銷”模式引入中國;2.0是從2000年到2007年,中國不再僅僅是銷售市場,也是戴爾的全球制造和服務基地,戴爾在中國設立了制造中心,比如著名的廈門工廠,2007年到2014年左右,我們把它歸為戴爾中國3.0,開始拓展直銷以外的能力,開始發展合作伙伴和銷售渠道。
從2015年開始,戴爾中國進入4.0的版本,邁克爾·戴爾將在這階段的中國戰略概括為“在中國,為中國”。盡管在此之前,戴爾中國已經將戰略升級為4.0,但此番戴爾帶來的一攬子計劃才更像是將4.0戰略落到實處。據其透露,這一系列計劃主要包括三大步:首先戴爾公司今后5年將在中國市場投入1250億美元,預計對中國進出口額貢獻約1750億美元,并直接或間接支持100萬個工作機會;同時戴爾會將已有15年歷史的創投基金引進中國,關注新興技術領域的創業公司,特別是在儲存、云計算、大數據等領域;除此之外,戴爾還將強化與本地合作伙伴的大數據與云數據合作;據悉,戴爾已經與中國科學院達成合作,共同成立“人工智能與先進計算聯合實驗室”。而在戴爾宣布這一攬子中國新計劃的前夜,還特別密會雷軍,與金山云公司簽署戰略合作伙伴協議,戴爾和金山云將共同推出“戴爾-金山云”服務。為客戶提供橫跨公有云、私有云和混合云等無縫連接的統一云管理服務。
黃陳宏認為戴爾中國已經更接近于一家中國公司。據戴爾方面發布的公開資料顯示,目前戴爾65%的產品是由戴爾和其代工廠在中國生產。戴爾現有7家工廠和11家代工廠負責生產客戶端產品與服務器,其中有9家都在中國,很具體的說明了戴爾“在中國, 為中國”原則。另外一面,轉型中的戴爾也并未打算放棄消費及商用PC業務的市場。據戴爾全球副總裁、個人電腦產品部總經理Sam Burd透露的數據顯示,去年戴爾在中國內地建立了近2100個店面——每3小時就開一家新店——2015上半年又增加了約1400家零售店;目前全中國戴爾的店面已經超過11700家戴爾體驗店。86%新建立的店面深入到中國的四到六線城市。“如果在蘋果之外,你想要用更好的筆記本,我建議你看看戴爾。”Sam Burd如此建議。據了解,戴爾正在將更多的首發產品帶入中國,戴爾的王牌筆記本XPS13也專門針對中國市場開發設計。
改造“戴爾”
加大對中國的投資力度,實際已經不是戴爾歷史上的第一次。
早在2013年,邁克爾·戴爾接受采訪已經明確表示將大幅投資以提升在新興市場覆蓋面和競爭能力,這其中包括金磚國家巴西、俄羅斯、印度與中國。當時的投資重點聚焦在促進PC和平板電腦業務增長與加速交付簡化和改善后的客戶體驗上。而此番的1250億美元如何花,戴爾方面暫未公布更加詳細的細節。但從之前戴爾轉型的方向看,儲存業務、云計算、大數據以及端到端的解決方案等無疑都將是重點投入的領域。
這場聲勢浩大面向中國的投資背后,更多指向戴爾的轉型與新業務拓展。在此之前,戴爾完成了自身的私有化。有評論認為,盡管戴爾公司曾經徹底改變了全球個人電腦產業的發展格局,卻錯過了用戶向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的消費趨勢以及企業計算技術向數據中心和云計算網絡的遷移浪潮。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邁克爾·戴爾希望通過私有化過程來努力重塑戴爾公司的往日輝煌。
從2006年開始,戴爾失去全球PC老大的位置,就已經預示著危機的來臨。戴爾特有的銷售、組裝、配送電腦的經營模式已經不那么奏效,2009年,戴爾宣布了公司的新戰略,逐漸將自身轉變為涉獵廣泛的IT產品與服務供應商。與此同時,戴爾的轉型背后是全球IT產業的轉型與巨變,IBM將PC業務出售給聯想,惠普分拆,而戴爾則在私有化之后,將業務中心轉移到為企業客戶提供解決方案和服務上。
在黃陳宏看來,因為“互聯網+”時代的來臨,中國的IT市場無疑將呈現更廣闊的前景。這或許也是戴爾加大中國投資的潛臺詞。之前在接受記者采訪時,他就預測,“今天互聯網對國民經濟的貢獻約為10%,通過‘互聯網+’,幾年之后,可能會增長到40%,對于戴爾來說看到至少4倍以上的市場機會。在這個過程中,戴爾能夠將解決方案與傳統企業相結合,洞悉傳統企業轉型時的痛點在哪里,需要什么樣的解決方案。”
當然戴爾深知,僅僅是加大投資力度仍然很難實現戴爾中國的本地化。選擇與本土合作伙伴的深入合作,參與創業投資可能是更直接的路徑。此番與金山云的合作即是例子,借助雙方互補的技術資源和客戶關系,雙方共同推出“戴爾-金山云”服務。據記者了解,與戴爾牽手之前,金山云已經與SaaS廠商、PaaS廠商、行業集成商和ISP互聯網服務商的合作,建立起廣泛的產業生態,并已成長為國內最大規模的商業云存儲服務商、唯一提供混合云解決方案的國產云、國內最大的游戲云和醫療云平臺的提供者。而中橋調研的數據顯示,中國已有10.3%的傳統企業部署了云計算,另有34.1%的企業有意在未來一年嘗試部署云計算。
即使如此,豪賭中國市場的戴爾仍然充滿變數。一方面來自自身轉型的問題與諸多選擇,一方面則是中國市場的變數與不確定性。盡管中國被認為潛力巨大的市場,但與二三十年前IT巨頭搶灘進入與快速增長,已經發生急劇變化。以戴爾起家的PC業務為例,在過去的第二季度再度遭遇嚴重下滑。分析機構Gartner統計,5家PC廠商聯想、惠普、戴爾等無一例外地在該季度全部減少了出貨量。戴爾方面表示,戴爾接下來的產品周期將在12到18個月之間,盡管3~5年的產品更新周期會有利于PC廠家分攤成本壓力。
談到關于巨額投資的投資回報率,邁克爾-戴爾表示了樂觀態度,并且意味深長地表示,“沒有中國就沒有戴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