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聯想新財年誓師大會搬到了美國,包括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在內的5000聯想同仁齊聚一堂,展現聯想在新財年的目標。聯想新財年的目標就是PC銷量要達7000萬臺,占全球23%的市場份額;企業級服務要營收50億美元;手機和平板要賣1.2億臺。為達成新市場目標,楊元慶還宣布了聯想新的組織架構。美國誓師、會堂上的多彩LOGO、PC+移動+企業級服務的“三箭齊發”,還有聯想管理層調整,顯得聯想新財年勢必要有個新形象,開始玩轉自己的“全球夢”。
不再是“中國”聯想了
對于上了年紀的人,聯想留給自己更多的記憶是遍布街道的“聯想1+1”服務中心;對于年輕人,聯想更多代表著ThinkPad上那個讓人覺得好玩的“小紅點”。兩者的共同點是,聯想更多代表了中國記憶,承載著IT界的中國形象。即使從“Legend”換成了“Lenovo”,收購“ThinkPad”,人們還是傾向給聯想貼上“中國本土”的企業標簽。
然而,隨著聯想近些年在全球進行的各種國際收購活動,聯想似乎在極力扭轉人們對自己的舊有認識,也讓自己更加順應國際化態勢下的發展潮流。當同樣發跡于中關村的很多小伙伴們都沒能再撐下去的時候,“聯想”反倒變得越發強勢,在全球IT科技領域擁有越來越多的話語權。十年前,這種話語權聚焦于PC,辦公室、大學宿舍、多媒體教室充斥的“ThinkPad”顯然是最好的說明;如今,聯想還有了在數據中心的企業級解決方案、智能互聯領域的移動解決方案的更多全球話語權。
根據聯想2014第三財季財報顯示,聯想連續七個季度成為全球個人計算機最大廠商;全球商用個人計算機市場份額創21.3% 的歷史新高;本季度售出2470萬部智能手機成為全球排名第三的全球手機廠商;全球平板計算機的銷量同比增加9%至370萬部,優于市場同比下滑的3%水平;企業級業務的銷售收入年同比上升685%至12.22億美元。畢竟收購System X業務和摩托羅拉手機業務的效益在這一財季才開始有記錄,顯然聯想的全球話語權增長了不少。
聯想在全球取得更多話語權的成就讓楊元慶感到一種欣慰,正如他在本次誓師大會上坦言:“大多數當年跟我一起打天下、創業的這些中國的同事都跟上了,都在這個新的公司里面繼續承擔重要的角色。”聯想的全球市場道路既是聯想人努力奮斗的階梯,也是聯想全新市場形象的開始。
當5000人的各色人種齊聚在美國土地,聆聽著在一個中國領導人闡述未來的時候,聯想至少已經有了自己期望的“國際范兒”——聯想已經具有國際記憶了。
聯想教材:什么是真正的國際化的公司?
在楊元慶看來,聯想的“國際范兒”其實更為深入:“如果說國際化的水平,我不認為在中國有幾個公司能夠跟聯想相提并論,應該是中國的企業里面最國際化的,甚至跟美國的跨國企業相比,我們都是更加國際化的。”
眾所周知,借助全球經濟一體化的春風,很多的中國企業都得以順利出海,通過跨國并購、投資建廠、借殼上市等形式,將中國服務推向世界。從表現上來看,聯想在IT領域的全球化步伐顯然也遵循的是這種邏輯。有了這種可以讓中國企業玩轉全球化的邏輯,自然也就成了中國企業國際化的一種典范——向世界提供中國服務,正如聯想全球市場業務。那楊元慶所說的聯想國際化的獨特性又是怎樣的呢?
答案在于用人。
禮堂里的5000人中,很多紅頭發、黃頭發都是聯想的國際高管。“我們今天上臺的,有中國人,有美國人,有意大利人,有加拿大人,有法國人”楊元慶解釋聯想的國際化特色:“我們現在北美區域的領導是法國人,我們能夠在一間中國公司里面見到這么多國籍的人,融下那么多文化,這個絕對在中國公司里面是鳳毛麟角的。”在楊元慶看來,中國企業的真正國際化必須要懂得凝聚全球各種人才,打造真正的多元國際文化。“我不認為這樣一個多元的文化是很多公司具有。”楊元慶補充說。
從聯想的整體業務情況來看,中國區、美洲區、亞太區、歐洲/中東/非洲區在聯想的整體收入中占比分別為29%、30%、12%、29%。對于一個單一財季能達到141億美元體量的中國企業來說,聯想的國際化水平顯然起到了關鍵作用。為此,聯想需要充分籠絡并發揮國際人才的力量,支撐起聯想已經形成的國際架構。
在本次誓師大會宣布的聯想新組織架構中,意大利人蔣凡可·蘭奇(Gianfranco Lanci)為聯想集團總裁、首席運營官,新任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個人電腦業務集團、企業級業務集團首席運營官Gery Smith以及聯想北美總裁Aymar向蘭奇匯報;劉軍為聯想集團執行副總裁兼移動業務集團總裁、摩托羅拉移動管理委員會主席,賀志強則為聯想集團高級副總裁、云服務業務集團總裁。聯想既然希望在海外市場一直保持高速增長,啟用和信任國際化人才是必經之路。例如,聯想北美總裁Aymar,主要負責歐洲、中東、非洲市場,包含著超過140個國家和地區。
通過聯想財報不難看出,聯想的這種國際化人才管理是起了作用的。如聯想在歐洲中東、非洲區和亞太區及臺式個人計算機市場均取得歷史新高的市場份額,平板計算機在中國以外的銷量快速增長至88%。
“大家都可以說英語”
充分大膽的啟用國際化人有力的支撐著聯想的全球化步伐。但很多實踐證明,天南海北的人做到一屋子里卻未必能做成什么事情。即使把企業目標清晰地寫在辦公室墻上,阻擋目標實現的更多是文化、理念上差異。例如,在企業信息化道路上老人愛執筆、新人愛敲字的工作方式沖突;“哥們”與“基友”稱呼體現出的這種50年代與80、90年代世界觀沖突;互聯網型企業的扁平化管理與傳統企業多層級管理的管理實踐沖突……顯然,像聯想這種能將紅頭發、黃頭發、黑頭發聚在一起并順利實現一個目標就跟別提多難了。
走國際化道路,躲不開啟用國際化人才;啟用國際化人才,躲不開國際化人才的融合。對于聯想人才的融合管理,楊元慶回答得很是輕松:“大家都可以說英語,起碼我看溝通起來不是問題,不但是能聽明白,而且能夠鼓舞人心,這些方面對我們來說是駕輕就熟的。”
當然了,事實遠比這個復雜。先說大家都能聽懂的語言只是從融合接口上解決了戰略的問題,至于融合的執行則需要更為長遠的考慮。
首先,建立坦誠、尊重、妥協的企業文化。楊元慶介紹:“我們最早的時候進行文化融合,就用了這三個詞。坦誠就說真話;尊重,就是話說出來以后,需要相互了解、相互尊重;最后的是相互妥協,在做事情的方法上,不能都按照自己做事的方式來。”人才濟濟并不代表可以“八仙過海”,正如大前研一所講的“任何團體性組織,想要做出杰出的東西,紀律是必須的”。楊元慶認識到,要想打造真正的國際化企業,聯想需要拋棄很多此前的不成熟管理認識,建立起更具國際視野的企業價值觀。“一開始對于中國同事的挑戰是非常大的,但是好在我們這些同事們都是非常刻苦,也是非常有潛質的。”楊元慶補充說:“意識的變革比什么組織、流程的變革可能更難。”事實證明,聯想的國際化人才融合取得了不錯的效果。
其次,與時俱進的企業管理手段。在這方面,楊元慶認為當前聯想亟需補上社交營銷這一課。楊元慶最近用了很大的精力投入到微博和Twitter中,在上面推薦聯想產品、傳播聯想管理理念,對此楊元慶解釋說“我覺得的確是用了以后覺得以前沒用挺虧的,給我們的一些競爭對手鉆了空子。但是,我們用了之后,我們肯定要用好。在這方面,我們就不能再吃虧,而且我們得要比我們的競爭對手有更多的創新,有更多的創意出來。”為此,聯想鼓勵每一位員工在社交媒體上要表現活躍。“我們會鼓勵我們所有的業務部門,都要把自己的員工首先當成自己的客戶,讓他們用上我們的設備,樂于用我們的設備,成為我們的粉絲。”楊元慶說。
在楊元慶眼中,聯想不僅是傳統企業,也是一個互聯網時代的先鋒。正是這種特殊的時代定位,決定著聯想需要時刻思考如何改造業務流程、如何改造客戶認識,讓聯想更加貼近用戶,給互聯網時代的用戶提供最好的體驗,成功的企業文化塑造是重要的基礎。
專注才有未來
通過多年的全球化布局,大膽啟用國際化人才,建立與時俱進的企業文化,與此一脈相承的就是聯想為了能做更加有核心價值的事情,塑造更為強大的核心競爭力,讓本次聯想誓師目標不落空。聯想深刻的認識到自己的生存靠的是能力,此前的全球化布局建立的規模只是塑造更強能力的基礎。
在技術能力方面,例如,楊元慶談到聯想之所以爭取對IBM System X的全面收購,聯想看中的是IBM的技術、產品組合解決方案、科研團隊,“這些在將來肯定會給我們帶來很好的前景”。
在業務能力方面,通過本次人事調整,PC和企業級業務全都交給了蘭奇和Gery;楊元慶、劉軍、賀志強和陳旭東則可以花更多的精力在移動、ECS生態環境和云服務等方面。楊元慶表示:“有了專注領域后,將能更快地做出決策。還會根據互聯網時代的要求,來進一步地變革我們的組織結構,更加面向客戶,不管PC還是移動,都得根據客戶的細分來確定組織結構。”
對于被問到聯想未來會是什么樣子,楊元慶沒有給出具體的答案,只說:“我們這個社會不能只需要那一個行業、兩個行業,所以還是你把你擅長的地方給做好,這一點是更重要的。”但是從這個模糊的答案里,我們似乎也能看到聯想正在塑造的未來,那就是聚焦于PC+移動+企業級服務領域。
正因為這樣,聯想或許能走的更遠,不再是靠搞多元化找尋商業藍海的莽撞少年形象,變成更加專業、更加敬業、更加國際化的真正的全球化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