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10月在蘇州建立中國POWER技術聯盟開始,IBM便持續以核心技術的授權使用、合作開發以及開放升級來滲透政策趨緊的中國IT市場。如果說屢屢遭遇反壟斷調查的高通是坑人上癮的專利流氓,那IBM則是聰明地選擇了開放生態鏈來增強自己產品的活力。而以其為代表的美企民用技術開放與美官方技術出售禁令的背道而馳也反映出資本市場的趨利特點。
在將X86服務器業務轉手聯想之后,POWER系列成為IBM的主打,圖為Power Systems S824
放開核心技術實乃暗藏野心?
IBM CEO弗吉尼亞·羅曼提在日前采訪中表示將與中企無限期分享包括半導體芯片、基于IBM架構的服務器,再到這些機器上運行的軟件系統技術。顯然這一策略在中國不斷增強的國安政策下,表現出的妥協色彩極其濃厚。但如果將IBM的核心技術開放行為僅僅看做成討好中國市場,那未免也把這家精專于企業問題解決的大公司小看太多。事實上,IBM是在通過搭建OPENPOWER生態系統,捆綁中國企業,延長此服務器系列業務壽命,共攤技術開發壓力和淘汰風險,為自身新系統平臺的上位爭取時間。
加入OpenPOWER基金會的中企及其分屬業務版塊
眾所周知,目前Hadoop、OpenStack這些新晉系統平臺正在把IBM排除在外。作為一個老服務器商,若只固守UNIX的輝煌——POWER系列,IBM的未來只會是市場份額被蠶食殆盡。所以正像十年前湯姆遜彩電把CRT技術賣給TCL一樣,IBM也在找POWER服務器的“接盤俠”(恭喜聯想已經“成功”接手X86業務),而缺乏CPU、服務器、大數據庫核心技術的中國IT產業正對此有著強烈需求,兩者自然一拍即合。但不同于生產制造業由發達國家向欠發達國家的轉移,這種技術轉移更帶著完全淘汰的可能性在內,最后的承接者極有可能成為技術革命的犧牲品。即便中企得到了在IBM核心技術上自由開發互補功能的許可,可這一切仍基于后者這正在走下坡路的POWER技術產業鏈上,要知道擊鼓傳花的風險可是很大的。
授權使用換來組團打天下
充分壓榨產品剩余價值是企業在產品衰退期的首選策略,IBM的POWER系列目前就正在經歷這種轉變。憑借核心技術在中國的授權使用,IBM將會有更多的合作商渠道拓寬市場,這有利于一改外國IT企業在華水土不服的現象。并且IBM此次技術開放不僅采用了授權收費這一種形式,還開啟了與合作商基于POWER相關產品建立合資公司的商業模式,這也是IBM進入中國市場的有效偽裝之一。比如去年11月,IBM將華勝天成納入OpenPOWER基金會時,就曾和北京市經信委簽署合作諒解備忘錄。獲得中國政府支持的IBM,其在華業務的展開將更加容易。
華勝天成、IBM及北京市經信委簽署備忘錄的現場
中企需警惕授權費陷阱
盡管終于不用絞盡腦汁地拆機研究或者山寨了,但中企所獲得的仍然只是IBM核心技術的有償使用權而非完全的技術所有權。這便不免讓人想起了曾深受“高通代售之苦”的臺灣芯片巨頭聯發科,它就是由于不堪代售高通芯片所支付的高專利費及高通對客戶的壟斷權,而選擇提審合同廢止。
同樣的事件也有可能發生在參與OpenPOWER基金會的23家中企身上。它們必須與IBM慎重協商授權費用的額度和支付規則,否則將可能把過多精力置于生產銷售環節,回填技術購買成本,進而成為創新導向下的“代工工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