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高通遭遇反壟斷調查,人們往往關注高通將會受到什么懲罰,卻忽視了該案對小米、華為等中國智能手機廠商的影響。由于目前中國大批手機廠商和高通簽署了交叉專利授權協議,高通已成為一個專利授權的中樞機構,如果中國政府最后對高通的處罰內容中,涉及了打破專利聯盟的問題,則中國智能手機行業之間將發生專利訴訟高潮。其中,華為科技、中興通訊等專利數量多的公司,可能會對專利數量少的企業“動刀”......
中國國家發改委正在對美國高通公司在中國市場的壟斷行為正在調查,其中涉及專利授權等內容。近日有美國媒體分析認為,針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和處罰,反過來可能會影響到小米、華為科技在內的一些中國智能手機廠商,具體是引發國內手機廠商之間的專利訴訟大戰。
對于高通的反壟斷調查,發改委方面并未披露詳細信息。根據國內媒體報道,發改委的調查涉及了歧視性定價、推行不公平的合同條款,以及以不公平的高價格向中國廠商銷售產品。
對于中國政府的調查,高通的表態是“正在配合官方的調查”。
外媒引述一些行業人士的話說,針對高通的反壟斷調查結果和處罰行為,可能會在專利方面對中國的智能手機廠商造成負面沖擊。
據報道,在涉及到專利事務方面,發改委認為高通公司捆綁了標準專利和非標準專利(標準專利是整個行業通用的技術專利,專利持有人必須以公平合理的價格向所有廠商進行授權),另外要求專利被許可對象進行免費反許可。另外,高通還對過期的專利收取授權費。另外將專利授權和產品銷售進行捆綁。
據外媒報道,目前中國有大批手機廠商,購買高通公司的應用處理器等產品,同時也和高通簽署了交叉專利授權協議。
舉例說,如果高通公司向國內A公司提供授權,同時也獲得了A公司在芯片領域的專利授權,高通公司可以將A公司的授權延伸至其他的高通客戶中,這樣,其他的客戶將會免于遭到A公司的專利侵權起訴。
這樣,在中國智能手機行業中,高通公司形成了一個專利授權的中樞機構,它可以防止中國廠商之間爆發專利訴訟。
高通在中國的客戶數量眾多,其中包括擁有大量專利的華為科技和中興通訊公司,此外也包括以小米為代表的新興智能手機廠商,小米由于誕生時間短,持有的專利數量很有限。
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LiJunhui表示,在中國目前的手機市場,一些國內公司擁有大量的專利,但是市場份額較小,另外一些公司專利數量少,但是卻擁有大量的用戶。
一位專利律師表示,如果國內手機廠商之間爆發專利訴訟大戰,小米這樣的新公司將處于不利。
目前,針對高通公司的反壟斷調查尚未結束,結果也并未宣布。在相關的處罰內容和和解內容中,是否會涉及到專利交叉授權,還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