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聯想宣布成立一家全新的子公司,基于互聯網的模式推出智能手機登等終端產品。新公司將于2015年4月1日正式開始運營,屆時將擁有獨立的公司名稱及全新的子品牌。聯想集團中國區總裁陳旭東將出任新公司CEO,而屆時中國區業務將由童夫堯接手負責。
從聯想發布的公開信息來看,還有半年的新公司整備期,似乎是在下一盤大棋,但是,聯想一定能從互聯網手機領域脫穎而出嗎?我看未必。
聯想手機的現狀
1、渠道
聯想這幾年國內市場份額做得好,很重要的一個因素是跟運營商特別是中國移動關系搞得特別好。TD的定制機市場,聯想有很長時間都坐穩No.1。從這里獲得的銷量足以彌補在CDMA市場的慘敗和公開市場的不溫不火。現在運營商砍補貼,對聯想一定會有負面影響。但是有多大,因為有一段時間沒有接觸了,所以不敢說。
最近聯想明顯加大了線上銷售的力度,也有獨立產品線支撐。但是似乎總是慢半拍,應該是還在摸索中。所以短期貢獻也不會太大。
2、產品/研發
聯想的研發,從當年的樂Phone開始積累,是有的,但是不強。跟MTK搭上后,更是習慣了turn-key。最近能看到在努力追趕,花了大力氣在攝像頭之類上,但還沒看到引領行業的能力或者核心競爭力出現。而且產品整體優化上實在是弱,機器用幾個月就一堆毛病,甚至中高端機器上出現沒裝幾個應用就內存滿的情況。最新案例是身邊朋友新換的4G機器沒用兩個月就出現關機關不上的問題。
產品規劃上,過去兩年抓住了幾個差異化點,比如對手打4.5寸qHD的時候,拿出更便宜的5寸FWVGA,火了幾個產品。但是后來整體規劃上就頗為混亂,每年推出幾十款機型,所有規格都不放過(或者怕錯過了),消費者分不清也記不住,對內部就是費時費力費錢不討好。
三星也是機海戰術,但是每年的兩大旗艦都能砸出名聲,從而帶動整個品牌的銷售。而聯想的旗艦,在國內都還沒敲響。
3、MOTO的整合
收購MOTO這事,對海外拓展肯定有好處,但在整合過程中一定會出現一堆扯皮的事。想當年收購thinkPad后,遲遲無法整合,老聯想一直把thinkPad當作競爭對手,thinkPad則連小紅點都沒讓Lenovo品牌的筆記本用。短期內MOTO品牌難以對聯想的份額提升有大幫助。
4、比對歷史
早幾年估計沒幾個人會去想聯想能不能成為PC老大。現在做到了,內部功力的提升很重要,但也不能忽略外部各種因素。
一是當年聯想PC與今天的手機一樣,絕對市場主力都在國內,而且跟政府關系極好,基本沒有國內競爭對手,政府大單一個接一個。08年經濟危機,在HP/DELL都在國外大受沖擊的時候,聯想依靠國內市場與領頭羊縮短了距離(聯想國內PC份額超過30%,而在美洲歐洲,可能有個5%?)。
二是HP這幾年昏招迭出,自廢了武功,不停地把份額讓出來。DELL則琢磨轉型,心思已經不在PC這了。
三是成熟的PC產業,拼的不是研發力量,而是整合、運作、生產能力,聯想后期已經駕輕就熟,執行力也不錯,相對HP來講,跟臺灣ODM的溝通還占了時區、距離和語言上的優勢,溝通效率相對高。
比對今天的手機,聯想內部的人還是那些人,研發雖然在加強,但是跟國內對手比都沒有優勢。而政府/運營商關系馬上受到沖擊,渠道也沒有當年PC的掌控力;國內對手比當年PC多了十幾個,還個個都如狼似虎;三星蘋果也還沒出大昏招;手機產業是在PC化,但是聯想的垂直整合能力還不一定領先國內對手多少。因此,成立互聯網手機公司,不過是增加聯想的一個想象空間而已。
聯想成不了天下第一
2013年,聯想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第五,數目4550萬;2013年,三星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第一,數目31000萬(也就是3.1億),六倍多的相差。這之間橫亙的,不僅僅是品牌價值營銷科研這些軟性的東西,更重要的是產能。
產能。多少好漢倒在這兩個字上。
許多人認為非智能機到智能機,最大的挑戰是軟硬結合。我覺得不全對。一定要加上“上游整合能力”這一項。非智能機到智能機,硬件復雜度完成了一個飛躍,絕非單一廠商能夠獨獨立完成,上游廠商的話語權被猛烈地放大。
所以HTC能在智能機市場拔得頭籌,因為他有代工廠出身這一優勢;也正因為這個HTC會家道中落,因為代工廠的組裝工作只是上游整合中最初級的一個階段。
三星的業界老大地位說到底是他變態的上游整合能力決定的。從屏幕到Soc到內存到相機傳感器,三星擁有制造一臺智能手機所必須的一切核心技術和生產能力,他不需要祈求任何上游企業高抬貴手免得被產能卡了脖子,只要有人買他的東西他就永遠有貨賣。
假設未來的智能機市場總量不會擴張,假設三星消失大家瓜分份額,在這種最理想的狀態下,聯想需要拿到1.5億以上的出貨量才有機會爬到世界第一。
以聯想的上游整合能力,他造得出來么?更別說其他廠家不會乖乖看著,發現你有沖榜的企圖各種絆馬索早就給你下好了。
而且智能機市場一定會繼續擴大,而在瓜分新市場的掠奪戰中,不具備上游整合能力的聯想依舊占不到便宜;而三星也不會死掉,窮盡畢生精力終于在SA屏和圖像傳感器方面獲得大突破的三爽正是一波爆發的節奏。
所以,聯想就算真賣到1.5億臺一樣也當不了世界第一。
更何況,聯想主要出貨量來自于中國御三家的定制機合約機,雖然聯想錢收到了卻存在不少壓貨,所以大家會納悶聯想賣了這么多為毛我都看不見有人用,都在各村鎮移動業務廳柜子里鎖著呢。只靠充話費送手機的方式走量,這種路數是長久不了的。
眼下4G風起云涌,華為近年來在通信基帶上下了不少苦功,各種全網通的黑科技,解決方案已經非常成熟,可以預見一大波平價4G華為機已經在路上,此外還有蘋果魅族小米等作戰梯隊在沖鋒,而聯想合約機產能的小鳥又一次被人穩穩地握在手心。于是,這互聯網手機怎么玩?
PC模式玩不轉手機行業
我們想想聯想為什么能夠成為PC領域的霸主。其中有一個關鍵核心在于PC市場正處于下坡路,國際上有競爭力的廠商要么拋售PC業務(IBM),要么削減在PC上的投入(惠普、宏碁)。與此同時聯想則大力推進PC業務的投入,此消彼長之下,聯想能夠拿到PC領域的第一不足為奇。
而mobile市場(含Phone、Pad)則完全不一樣,現在mobile市場正處于上升期。移動互聯網明顯比桌面互聯網在用戶群上更有優勢(非洲、馬來西亞、印度等國移動互聯網的滲透率遠大于桌面互聯網)。這樣的一個大蛋糕,正在搶得熱火朝天的時候,此時的聯想猶如2000年的聯想一樣,大家都搞互聯網,于是熱熱鬧鬧的推出了http://FM365.COM,最終卻是慘淡收場。
現在聯想的mobile業務發展快速,基本是處于吃人口紅利階段,亞洲地區的人口基數賦予了聯想依靠低成本在低端機市場的競爭力。雖然贏得了銷售數量,但是卻失掉了最可貴的利潤。普及了移動互聯網,但是卻是為他人做嫁衣。
聯想最不可救藥的是創新能力,究其原因是管理層或者創始人的先天不足,柳傳志那些管理精髓,玩玩傳統行業還夠用,科技圏從來都是技術和產品驅動,android, iPhone都是nerd們的產出。聯想的管理層沖其量只是一群杰出的將才、帥才,但沒有天才,別說沒有喬布斯的衣缽了,就是雷軍、黃章、羅永浩的影子也行(哈,其實我老羅說相聲比他做得錘子強多了);也沒有三星、HTC的命(遠見),至少他們一個早早地認準抄襲iPhone,另一個早早地認準智能手機方向。
并且,在PC時代,供應鏈分工清楚,wintel負責上游軟硬,PC廠商負責組裝、銷售的臟累活兒,聯想不必操心OS UI設計,關鍵是微軟也不讓你做優化,競爭對手呢也都是苦呵呵地中下游攢機商;而現在智能終端領域, ROM UI你總得做吧,可軟件又是聯想的絕對劣勢,更可怕的是,三星蘋果們又掌握核心元器件的技術,兩巨頭把持行業利潤100%左右(你沒看錯,有可能100%以上),專利壁磊又深不可測(非技術貼,恕不精確概括),所以論軟硬件聯想依然兩手空空抓不住一根稻草,營論營銷手段也還處于東施效顰的摸爬滾打期,只能靠傳統渠道的老本(包括運營商)在低端機上沖沖量,年底時候看看idc的market share自我陶醉下。聯想13財年初就提出戰略目標若干年內要與三蘋要三足鼎立,這種行業環境下,實在是錯把德克薩斯州當涿州了。
所以如果說聯想做出一款好產品還是有曇花一現的概率,那么能否重新復制PC行業登鼎智能終端,套用HP送聯想那句廣告詞——聯想?連想都別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