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utanix公司的NX-9000是一款全閃存、向外擴展、超融合型服務器/存儲/網絡系統,其配備一套聚合自集群內各個NX節(jié)點的SAN存儲邏輯資源池。換句話來說,這是一臺集群化無磁盤服務器設備。
由于不再使用傳統磁盤機制,因此其發(fā)生機械與機電類故障的概率更低、運行時的功耗水平也得到顯著下降。而且與基于磁盤的服務器系統相比,NX-9000在隨機數據訪問速度方面亦帶來驚人的提升效果。
這就帶來了兩大問題:
第一,既然全閃存服務器如此出色,為什么買家仍然希望使用配備直連磁盤的服務器設備?
第二,與全閃存服務器相比,聯網SAN又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可以看到,NX-9000最大的問題在于其存儲容量相對有限; 在采用1.6 TB SSD的情況下,其最大容量也僅為9.6 TB。而在傳統磁盤方面,目前6 TB容量的方案已經面世,而且我們將很快在市場上見到3.5英寸8 TB甚至10 TB版本的身影。就連尺寸更小的2.5英寸磁盤也能提供2 TB與4 TB水平的存儲空間。由于磁盤的每TB使用成本低于SSD,因此如果大家不需要全閃存方案提供的卓越性能表現或者不愿為此支付高昂費用,那么基于磁盤的服務器能以更為低廉的售價帶來更加可觀的數據容納能力……當然,閃存服務器可以充分發(fā)揮內聯重復數據刪除與數據壓縮功能,從而顯著提高其可用存儲容量。
除此之外,SSD以及PCIe閃存卡都在朝著更高容量的目標邁進,而3D NAND技術則承諾將SSD容量提升至現有水平的兩到三倍。到明年的這個時間,我們很可能迎來配備六塊3.2 TB SSD的NX-9000升級機型,其提供近20 TB原始容量、同時擁有2:1甚至3:1的數據壓縮比例,這意味著其可用存儲空間將在40到60 TB之間。
在存儲隨機數據并將其快速交付給用戶的過程中,傳統磁盤已經成為制約速度的一大障礙。在這方面,閃存的速度要遠遠高于普通磁盤。此外,在當今這個要求通過移動設備快速實現數據訪問的時代,立即可用的重要性已經超出成本增長這一固有局限。
我們可以將這種狀況視為先廢后立的第一塊奠基石,代表著性能敏感型用例向全閃存服務器遷移的重要起步性動作。
在這種情況下,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當我們擁有了具備服務器-SAN機制的全閃存服務器時,為什么還需要聯網存儲陣列的存在?
好問題,但答案仍然源自存儲容量。
一臺閃存服務器之所以能夠在DRAM以及閃存內運行一套完整的數據工作集,前提是其存儲空間能夠滿足工作集的實際需求。然而工作集僅僅是整套數據集合中的一個子集,而其完全體往往會占用數PB甚至數十PB整體容量。根據目前的態(tài)勢看,這樣的爆炸式規(guī)模增長更有愈演愈烈之勢。從宏觀角度看,全球閃存產能總和并不足以承載如此龐大的數據規(guī)模,因此多余的部分必然需要通過磁盤陣列實現訪問能力交付,這也將成為磁盤在服務器上繼續(xù)生存的前提性保障。(當然,3D TLC閃存的發(fā)展也許會解決這一原則性難題。)
與此同時,一套超融合型系統就是一臺單獨設備。如果需要更強大的性能表現、網絡帶寬或者存儲容量,我們該如何實現?很簡單,再買一臺設備。
如果大家需要將三種要素拆分開來,對其中單一項目進行擴容——例如需要更龐大的數據容納能力——那么很遺憾,這并不現實。
說到這里,很多朋友要問:為什么我們不使用彼此獨立的性能節(jié)點、網絡節(jié)點以及存儲節(jié)點呢?如果這樣處理,那么我們將失去超融合型方案所帶來的便捷優(yōu)勢,而且大家肯定知道這種存儲節(jié)點在集群當中的專有名稱——聯網陣列組件。
存儲陣列需要在發(fā)展當中逐步轉化為一臺超融合、集群化、全閃存服務器,并有能力利用服務器端SAN充當其透明、無縫化但卻速度較慢的協作機制。其次,存儲陣列還需要借助速度更快的網絡解決方案來降低數據傳輸延遲。第三,存儲陣列需要有能力將面向服務器的數據工作集引導至服務器當中,同時盡可能避免或者降低隨機I/O操作頻率。最后,存儲陣列需要在多層集群化服務器、服務器端與聯網SAN結構當中充當支持或者近線層,同時配備自動化數據遷移能力。
這樣的設想到底可不可行?答案是肯定的,但這要求SAN供應商為服務器-SAN體系帶來更為出色的連接機制。那么誰能切實滿足以上一系列嚴苛條件?哪家SAN供應商擁有打造這類產品所必需的理想組件?
思科——可能性不高,因為該公司僅憑借著Invicta閃存陣列在SAN業(yè)務領域剛剛起步。戴爾——也許可以,因為該公司的產品線同時包含服務器與SAN方案。EMC——很有機會,該公司的產品清單中既具備服務器-SAN方案也擁有聯網陣列設備。HDS——在理論上可行,但該公司目前尚無任何現成的服務器-SAN解決方案。惠普——很有機會,因為其掌握著服務器、StoreVirtual以及3PAR SAN。IBM——擁有服務器及SAN,但卻不具備服務器-SAN方案。甲骨文——很有機會,其工程技術系統與FS1陣列的組合極具發(fā)展?jié)摿ΑetApp——尚無服務器業(yè)務,但卻樂于同其它廠商進行合作。
閃存與服務器的結合很可能成為一股風潮,并給部分傳統SAN供應商帶來巨大的壓力乃至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