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不過三,前微軟公司首席執行官(CEO)史蒂夫·鮑爾默第三次購買一支全美職業籃球聯盟(NBA)球隊的努力終于成功。8月13日,他在洛杉磯著名的斯臺普斯中心宣布,已支付總額高達20億美元的收購費用,正式接替唐納德·斯特林成為洛杉磯快船隊“船長”。
∩。為盡快將此事件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新上任不到一年的NBA總裁亞當·蕭華勒令斯特林盡快出售快船隊,而高額的收購價格也成為逼迫斯特林“就范”的重要條件。
史蒂夫·鮑爾默能夠成為此時出現在蕭華腦海中的第一人選,與他此前兩次針對NBA球隊的不成功收購經歷有關。2007年,鮑爾默是當時致力于將超音速留在西雅圖市的財團之一,但球隊還是在次年更名雷霆隊并遷至俄克拉荷馬市;2013年1月9日,鮑爾默又考慮合伙買下國王隊,雖然當時提出的收購價5.25億美元已是最高競價,但因其試圖將球隊從薩克拉門托搬到西雅圖而遭否決。
兩次收購,鮑爾默的資本運作風格顯而易見。一方面,他不怕花錢,因為直到超音速隊搬離西雅圖四年之后的2012年,他還在當地投資修建新球館以迎接新球隊的到來;另一方面,就是他的“大城市情結”。而這,正好滿足快船這支大城市球隊的“尋資”需要。
唯一令人感到難以解氣的是,滿腦種族歧視觀念的斯特林從這筆交易中狂賺158倍——他1981年收購快船隊時只花費了1300萬美元。不過,考慮到NBA的全球化快速發展、新勞資協議有利于球隊老板節省開銷以及快船隊本身處于上升周期,《洛杉磯時報》仍視其為一筆“長期劃算”的買賣。
科技大佬再刮“西北風”
鮑爾默當然算得清楚。這位號稱“數學奇才”的哈佛大學高材生1975年在校園內結識比爾·蓋茨。5年后,蓋茨說服鮑爾默從斯坦福商學院退學,以公司第30位員工的身份成為微軟首位商務經理并獲得8%的股權。2000年1月,他正式接過蓋茨的帥印,出任微軟CEO。他幫助蓋茨將微軟從西雅圖市郊的小公司做到全球軟件行業領頭羊,營收升至原先三倍,本已十分龐大的利潤也翻了番。
斯特林當然也算得清楚,雖然他花的時間要更長一些。在最初答應出售快船隊后不久,斯特林反悔稱堅決不會出手并請私家偵探調查聯盟總裁蕭華的丑聞。接著又起訴NBA,要求法院判快船出售程序非法并索要巨額賠款。直到本周加州法院正式裁定快船可以被出售,這場持續近四個月的鬧劇才告終結。
但斯特林“得了便宜又賣乖”的舉動十分不明智?,F在,NBA已于鮑爾默入住快船隊當天對斯特林提起反訴,要求斯特林及其家族賠償聯盟在出售快船事宜上所付出的巨額花費。
但對鮑爾默來說,斯特林這個名字已是過去時,駕馭快船隊才是他眼下真正熱衷投入的事情。NBA聯盟資深人士也很看好鮑爾默,原因很簡單:科技大佬收購經營NBA的成功案例比比皆是。與比爾·蓋茨一起創立微軟前身的保羅·艾倫1988年以7000萬美元買入波特蘭開拓者隊;“聲波通訊”創始人克利斯·科漢1995年以1.19億美元一度擁有金州勇士隊。NBA曾根據球隊所在地理位置,將他們和一直想為西雅圖購入一支球隊的鮑爾默稱為“西北風”。
現在,鮑爾默在西海岸成為“船長”,連同西雅圖獲得一支NBA球隊的渴望,正在形成新一輪“西北風”。
推動聯盟價值“滾雪球”式攀升
“我曾問過自己這樣的問題,我該如何用自己的方式幫助這個球會和他的球迷?”這是鮑爾默正式入主快船隊后的第一感受。他強調,對于快船隊來說,“我們將成為獨一無二的貢獻者,為洛杉磯社區造福,我希望自己能盡快找出通過快船隊幫助洛杉磯人的方法。”
事實上,“鮑爾默船長”給洛杉磯帶來的影響絕不僅于此。在洛杉磯,湖人隊曾是富豪和娛樂明星們的驕傲,而快船隊則是藍領們的最愛。而鮑爾默為球隊注入的“科技精英”元素,則會為兩隊共用的斯臺普斯中心吸引更多的球迷群體,甚至為快船隊在全美爭取到更多的支持者。
從NBA聯盟來看,鮑爾默的出手首先解決了斯特林的種族歧視鬧劇。更重要的是,20億美元的收購價格將NBA球隊的市場價值帶入了一個新的高度——要知道,此前NBA的歷史收購記錄是今年4月密爾沃基雄鹿隊的5.5億美元。照此趨勢,未來會有更多實力買家介入NBA聯盟的資本運作,從而使聯盟的總體價值實現“滾雪球”。
當然,身家200億美元、位居福布斯全球富豪排行榜第34位的鮑爾默本人,也通過本次收購獲得了展示自身經營管理及團隊文化建設能力的全新舞臺。他自己用“hardcore”來概括自己改造快船隊的理念,“它意味著堅韌、頑強、熱情以及每天鞭策自己的熱忱,這便是我的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