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以來,IBM、惠普等國外一線廠商占據服務器市場巨大份額。我國金融、電信、電力等重要信息系統大多建立在IBM大型機/小型機、Oracle數據庫,以及EMC存儲等系統架構上,形成了對IOE(即IBM、Oracle、EMC的簡稱)的長期依賴。
進入2014年后,國產化呼聲高漲,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成立;加之由阿里巴巴發起“去IOE”運動引發全新IT建設思潮。在這樣的背景下,以浪潮、華為、聯想為首的中國服務器廠商正在憑借技術提升和高性價比逐漸奪回市場份額。
但與此同時,隨著聯想完成對IBM服務器業務的并購,這三家中國廠商之間的火藥味也越來越濃,其中,浪潮與聯想在云計算這一主陣地上的較量更是上升至白熱化。
上月末,聯想集團在濟南喜來登大酒店舉辦以“新云力量”為主題的企業級解決方案品鑒會,此處距離浪潮集團總部的直線距離僅1公里左右,硝煙味不言而喻。這是聯想完成對IBM×86服務器業務并購之后,首次集中展示其在企業級領域的最新業務布局,以及一系列平臺級和行業專屬解決方案。
有業內人士分析稱,聯想和華為在國際化拓展取得了一定成績之后,已經不滿足原有業務結構所取得的成功,都將重心轉移回國內企業級市場,且來勢兇猛。
這對于一直扛著 “國產品牌”大旗的浪潮而言,威脅顯然已近在咫尺。面對競爭對手在家門發起的攻勢,擁有國企背景的浪潮又將做出何種回應?
此外,放眼當今的IT產業局勢,正在進入一個前所未有的調整期:IBM正在逐步剝離類似×86服務器、芯片制造等冗余業務,惠普正在試圖通過分拆成為兩家公司,來實現健康的運營;戴爾私有化一周年,還未有 明 顯 轉變;而國內IT企業聯想、華為正在重回國內服務器市場。
在此背景下,不僅浪潮需迅速做出了應對,一直被打著“學院派”標簽,閉門鉆研技術的中科曙光,也于今年11月初正式登陸A股,向市場化邁出第一步。
聯想出擊:殺入競爭對手大本營/
自聯想今年提出 “優勢三疊加”戰略后,企業級業務成為其戰略路線中承上啟下的最關鍵部分。
今年9月,聯想提出了由云計算、企業級應用、移動互聯行業應用和IT服務組成的全新CEMS2.0商用客戶價值體系,并發布了中國區企業級業務核心策略——騰云計劃。通過該計劃,聯想將在中國興建50個云計算中心,建設開放的中國云生態系統。
此后,聯想全國30城市的品鑒巡展,正是上述戰略的線下落地,主要宣傳其企業級業務的清晰布局,而山東濟南則被聯想作為最重要站點之一。據了解,濟南站后,聯想山東分公司與山東聯通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把企業級解決方案品鑒會開到浪潮本部濟南,可謂直接向浪潮下了戰書。資深IT分析人士孫勇杰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在山東起家的浪潮,其包括政府、企業在內的主要大客戶都在濟南。多年來,受政府扶持,加之市場化運作比較早,浪潮在國內市場一直名列前茅。
顯然,聯想對浪潮的高調宣戰,與聯想剛完成對IBM×86服務器收購有著直接關聯。據了解,隨著收購完成,聯想一躍進入服務器市場前三甲,繼而成為企業級市場一個強有力的國產競爭廠商。
一位原浪潮集團的內部人士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透露,從產品角度來說,浪潮在市場上的競爭對手只有IBM的低端產品線×86系列,而這一塊已經賣給聯想,聯想在渠道上非常厲害。
上述原浪潮的內部人士還表示,浪潮長期專注于政府、行業市場,對醫療、教育及中小企業市場關注度不夠,導致這些市場開發程度不高,聯想多年來在這些領域都有其自己的渠道基礎關系。
資深IT分析人士孫勇杰則認為,就目前情況而言,聯想對于浪潮的威脅主要還是來自價格。中國市場主要集中在對硬件需求,除了阿里巴巴等企業外,很少需要復雜的解決方案,因此,價格是目前多數國內企業考量的主要標準,浪潮也一直走性價比高的戰略。而聯想將會復制其PC端商業模式,降低×86服務器成本,利用IBM品牌在中國的影響力,與浪潮在價格上PK。
浪潮謀變:全球推廣中國云計算/
對 于 搶 奪
IBM在高端主機上的風頭、聯想收購IBM×86服務器業務將搶浪潮服務器寶座等話題,浪潮董事長兼CEO孫丕恕曾對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表示,浪潮不會把精力放在競爭上,而是要努力為用戶當好云服務的保姆。雖然孫丕恕的回答顯得并不在意,但浪潮已開始了轉變。
事實上,多年來外界對于浪潮的印象一直是“發展中求穩”,雖然其也在進行國際化戰略,但鮮有像聯想一樣的國際收購動作。而被稱為“中國服務器之父”的孫丕恕更是一向偏好坐鎮幕后,很少在媒體露面,更少對外談及浪潮總體戰略。
從今年開始,孫丕恕開始頻頻露面。10月初,在俄羅斯索契舉行的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上,孫丕
恕向世界推廣中國云計算產品,其還表示,全球化已成為中國IT企業高速發展的內在要求,俄羅斯作為全球信息大國,浪潮將通過與俄羅斯及各獨聯體國家市場合作與推廣,向全球化目標邁出一步。
在此之前,李克強總理曾在視察浪潮時表示,要像支持高鐵、核電一樣,加強對中國云計算裝備的推廣。于是“像高鐵一樣向全球推廣中國云計算”突然成為浪潮國際化的標簽,一時間其全球化之路“來勢洶洶”。
不僅如此,孫丕恕還在參加首屆世界互聯網大會時,向互聯網公司發出了 “國產服務器完全可以獨立應對大流量”的信號。
事實上,早在今年上半年,浪潮曾在德國的ISC14國際超級計算大會上高調公布了全球高性能計算(HPC)的“IBMtoInspur”計劃(簡稱I2I計劃),目標直指全面搶占IBM退出的×86高性能計算市場,彰顯進軍全球高端市場的野心。
浪潮為何在今年頻頻動作?對此,孫勇杰認為,競爭對手的變化,迫使浪潮做出了比以往更快的應對。
“浪潮連續十幾年在國內市場都處于前列,但并沒有像華為、聯想激進的國際化步伐。但近兩年開始,競爭環境發生變化,尤其是在聯想收購完×86后。”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聯想加速布局企業級業務外,從最近兩年華為的一些市場活動來看,華為已不單單滿足于自己在運營商市場上的成功表現,如何突破原有的角色,在企業級市場開花結果已成為華為新的發展。
孫勇杰表示,雖然浪潮在國內市場根基打得很好,但華為的品牌及技術,聯想的渠道及價格優勢等,對浪潮來說都是壓力。當前兩者都返回中國企業級市場,并想從這一市場中分得一杯羹時,浪潮只有拓展海外市場,才能求得差異化生存。
美國IT市場研究公司高德納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在中國服務器市場,我國本土廠商的份額大幅增長,其中浪潮服務器出貨量達80929臺,市場份額19%,位居中國第一、全球第五,同比增長288%,成為全球增長最快的廠商。同時,浪潮也成為中國有服務器統計數據以來,首個獲得出貨量第一的本土企業。
公開資料顯示,2014上半財年,浪潮國際化步伐顯著加快,出口同比增長80.7%,目前在59個國家實現海外銷售,已在亞太、中東、非洲、南美等區域的多個國家和地區成功安裝了多套高性能計算系統。
面對產業格局正在發生的變化,在不久前結束的世界互聯網大會上,孫丕恕首次提出了以云中心、云服務、云安全、云伙伴為四大方向的浪潮集團云海戰略。浪潮正在積極向云計算服務供應商轉型,要積極做個“好保姆”。如今云服務業務收入占浪潮集團總營收的5%左右。孫丕恕希望,在未來幾年云服務收入比重能夠達到30%左右。
此外,對于目前浪潮試圖進入的高端服務器市場情況,上述原浪潮集團內部人士透露,銀行核心用的全是國外的高端產品線。IBM市場策略非常“狡猾”,機器可以白送但服務費很貴,同時把設備門檻設置得很高,幾乎是壟斷,目的就是不允許企業做替代。IBM和惠普等美國企業在企業級市場有聯盟,可以相互兼容。但是國產化設備要自行調配兼容性,企業要想小范圍的替代也要確保兼容性,所以如果國家不出政策,沒有哪家銀行愿意冒險拿業務出來做試點,出現一兩次宕機問題都很嚴重,不像手機說換就換。
該浪潮內部人士還透露,這樣的市場情況浪潮也很清楚,因此,其此前的“I2I”計劃,實際上是要搶IBM×86業務的渠道和份額。
在孫勇杰看來,服務器產業目前已經類似PC完全標準化,中國服務器拼的是價格,但如果走國際化路線,需要提升就是軟實力,即解決方案的能力。中國企業對此需求很低,但在國外都是軟硬件一體化打包出售,主要賺的是軟件的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