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網P2P技術是目前國際計算機網絡技術領域研究的一個熱點,自棱鏡門以來的隱私安全現狀讓人擔憂,基于P2P的隱私保護模型也逐漸進入人們的視野。那么基于P2P的隱私保護技術能否取代中心服務器的地位,在防隱私泄露上有多大幫助,又是否有現實意義呢?
對等計算(Peer to Peer,簡稱P2P)可以簡單的定義成通過直接交換來共享計算機資源和服務,而對等計算模型應用層形成的網絡通常稱為對等網絡。在P2P網絡環境中,成千上萬臺彼此連接的計算機都處于對等的地位,整個網絡一般來說不依賴專用的集中服務器。網絡中的每一臺計算機既能充當網絡服務的請求者,又對其它計算機的請求作出響應,提供資源和服務。
P2P還是英文Point to Point(點對點)的簡稱。它是下載術語,意思是在你自己下載的同時,自己的電腦還要繼續做主機上傳,這種下載方式,人越多速度越快,但缺點是對你的硬盤損傷比較大(在寫的同時還要讀),還有就是對你內存占用較多,影響整機速度。
最近一則消息稱,BitTorrent發布Bleep程序,這款全新的即時通訊工具允許用戶不借助任何中心服務器的情況下來交換數據,而且采用端到端之間的加密方式和相關的算法確保數據在傳輸過程中不會被政府監聽。
有別于現有通訊軟件Bleep沒有中心服務器,這就意味著不會有日志儲存,所有的元數據都是通過網絡中的其他節點進行傳輸的。
這讓人聯想到最近兩年風頭正勁的比特幣。比特幣是開源的,基于P2P技術,支持IPV6協議,源碼很容易下載,但是源碼中沒有比特幣服務器IP。任意開發者可以修改源碼,輸入自己的服務器IP,建立自己的虛擬貨幣。
其創始人想要基于這種方式來保護比特幣持有人的隱私安全,同時借助于龐大的無所不在的互聯網,建立一個點對點的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現代人已經離不開互聯網,我們所擁有的網絡賬號以及存儲在網絡硬盤中的資料其中都被保存在服務商的中心服務器上。有人想問,我們是否可以依據P2P技術,建立一個去中心服務器的網絡系統來存儲這些賬號和資料,學習比特幣的形式建立匿名的IP,來達到保護隱私的目的呢?
事實上P2P技術僅僅是將盡量多的計算挪到客戶端,而不是將所有計算挪到客戶端。一般P2P應用,都是將存儲和通訊挪到客戶端,NAT打洞,還有其他重要的核心計算仍然在服務器端進行。
拿比特幣而言,所謂交易P2P,是指甲方可以直接把比特幣字符串從個人電腦轉至乙方個人電腦賬戶,之所以這樣,是因為比特幣是存儲在個人電腦硬盤上,轉賬過程就是轉出方把自己個人硬盤的內容刪除,轉入方在自己的個人電腦硬盤增加內容。
而銀行的數據中心則不同,網上銀行轉賬,實際上是修改銀行的數據庫的表格字段,一般這個過程是通過瀏覽器提交請求來完成,轉賬完畢,不會在個人電腦硬盤留下任何痕跡。
但是,還有其他事情必須由服務器來完成,比如比特幣字符串存儲。必須得有一個地方存儲這個字符串是否被挖了出來。具體存儲方法其實有兩種,一種是把所有比特幣字符串存儲在一個服務器表格中,還有一種只存儲最新挖出來的比特幣字符串。
當成千上萬臺電腦同時挖礦時,為了保證不挖到重復字符串,就必須進行字符串的存儲。也就是說沒有服務器的幫助就沒法保證知道這個比特幣有沒有被別人挖過。
由此來看,P2P技術雖然可以有效節省服務器空間和流量,但是依然沒有達到可以取代中心服務器的地步。另外由于P2P沒有一個統一的中心服務器,一切都通過點對點的形式實現,很有可能造成平臺的不透明。總的來說,這個想法很有創意,但是離互聯網的現實還很遙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