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對IOE依賴度最高的金融機構來看,目前大銀行離不開的是IBM的大型機和小型機。由于核心系統對性能和安全穩定性要求比較高,四大行幾乎清一色使用IBM。浪潮最主要的產品是低端X86服務器,而單靠X86無法滿足銀行核心業務需求。大型機,國內尚無替代產品。小型機,浪潮K1是國內唯一取得突破的產品,但目前僅在郵政儲蓄部門和建行新疆分行等極少數銀行被采用。
最關鍵的是,IOE長期壟斷標準,提供的是一整套解決方案。即使浪潮K1能夠替代小型機,價格優勢不大,現在也拿不出配套的整體解決方案。
國內也好,國外也罷。目前絕大部分所謂做云計算的公司,都是在用虛擬化技術對傳統數據中心進行“云”化,也就是所謂的“私有云”。私有云廠商將VMware這樣虛擬機軟件,部署于企業現有或新建的數據中心,提供內部類似于云服務的消費與管理方式。這類廠商一般由硬件公司轉型而來,通過“云計算”的概念賣硬件軟件,IBM、思科、惠普、甲骨文、華為、浪潮、聯想的云計算都是如此。
不可否認,私有云和虛擬化技術,確實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原有數據中心的效率和靈活度,不過依然需要大量的前期硬件軟件投資,部署周期沒有明顯降低,運維的難度和人員不減反增。此外,由于物理數據中心的硬件資源限制,私有云無法彈性擴展,解決不了某一時段的資源緊張問題。這種方式好比對蒸汽火車不斷翻新,跟真正云計算時代的動車是兩碼事。
一篇中國移動IT人員撰寫的文章,反映了這種“云”化的局限之處:
“早在五六年前,中國移動就著手研究業務支撐系統的云化演進問題。那時候虛擬化技術已經在系統中廣泛應用。虛擬化技術能將大的計算資源切成小塊,但這些切分出來的計算資源,能否重新組合形成新的計算能力,還有很多技術問題需要解決。倘若資源池內無法進行系統間的靈活調配,不但達不到提升整體效率的目的,反而可能導致系統效率降低。”
云計算廠商底層采用低成本的X86服務器,部署去中心化的分布式系統。這個系統如同一張龐大的“電網”,不同的“電廠”(X86集群)向“電網”輸送源源不斷的計算能力,理論上可以無限擴展。企業不用自建數據中心,而是將業務系統部署在云端,“電網”根據企業需要輸送計算和存儲資源,數據庫也由云計算廠商作為通用配置搞定。圍繞這張“電網”,第三方解決方案提供商開發各種中間件和模板,幫助企業搞定軟件和應用開發。
以亞馬遜AWS和阿里云這樣的云計算廠商為例。IT從一種硬件、軟件產品,變成了一項互聯網服務,按需索取。企業不用關心繁重復雜的IT運維;不用購買昂貴的存儲設備做數據備份;不用考慮異地容災而去搭建光纖網絡;不用購買流量清洗和防火墻來抵御網絡攻擊;不用擔心被硬件、軟件開發商一次次綁架;不用抓破腦袋想到底該買多少服務器,才能滿足2年后的業務需求。
這個主要得看云計算廠商的技術實力。從北美的經驗來看,已經有約200家銀行成功從大型機轉為X86。在國內,目前尚無大銀行的案例,不過已有不少小銀行在采購阿里云的服務。
至于國內云計算廠商的技術實力,可以看看這兩組數據:目前工農中建四大行每天各處理的業務量約為1億筆,而2013年“雙十一”支付寶交易為1.88億筆,依托阿里云實現了零漏單、零故障。天弘基金“去IOE”遷入阿里云后,余額寶之前8個小時的清算時間縮短至30分鐘。雖然這兩個案例只是服務內部客戶,但仍可證明阿里云在金融業務應用方面的性能和穩定性。用云計算為大銀行去IOE,只是時間和認知問題,并非技術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