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期,電信詐騙事件頻發,且騙術手段翻新,令人防不勝防。過去,電信詐騙的受害者中,以不諳移動通信和銀行操作的老年人居多,如今,高校學生、大學教授等具有較高知識水平者,也變成了受害人。
根據公安部公布的數據,2014年全國電信詐騙發案40余萬起,造成群眾經濟損失107億元以上;2015年全國電信詐騙發案59萬余起,涉案金額222億元,比上一年多了一倍。今年上半年,全國電信網絡詐騙發案28.7萬起,造成損失80余億元。
事實上,相關方面對電信詐騙的打擊力度并不小。去年6月以來,公安機關共破獲各類電信網絡詐騙案件5萬余起,查處違法犯罪嫌疑人2萬余名,搗毀詐騙窩點4000余個。不過,一件更令人啼笑皆非的事情發生了,有的部門在向當事人撥打電話時,往往會被當做電信詐騙而被掛斷。
其實,這樣的尷尬,企業也同樣存在。
在很長一段時期,利用移動通信向特定消費群體進行營銷,是各行業企業一種營銷方式。而通過電話、短信等通信方式,企業也能及時得到消費者信息反饋,對產品設計和服務模式進行及時調整,以適應市場所需。
而今不論是在電子郵箱里,抑或是手機上收到商品信息,恐怕已經沒有多少消費者敢隨便點開鏈接,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些鏈接的背后,到底是不是“李鬼”。面對商家進行的各種調查活動,即便有獎品贈送,也不愿填上相關信息,因為不知道這些信息,會不會被別有用心的個別人二次利用。就連逛街去商家店里蹭個WIFI,也要問得明明白白,擔心被“釣魚”。
在這樣的警惕心態之下,消費者能否安心消費,就不言而喻了。
從偽造各類通信信息到轉移受騙者的錢款,電信詐騙者在很大程度上,是在利用各類相關企業在信用體系和支付體系上存在的種種漏洞,而企業為了分析消費群體所收集整理的相關信息,在這樣的情況下也難保無恙。這些信息和漏洞一旦被人為串聯在一起,很容易造成一些假象,為詐騙者所利用,最終誘使受害人上當。
更重要的是,很多企業在設計信用和支付體系時,并沒有考慮到一類消費群體--中年以上的“互聯網遺民”,這一人群對于移動和互聯網相關操作并不諳熟,對相應名詞更是云里霧里。對于這類人群而言,進行正常網絡支付都有困難,更別說接到詐騙者的誤導信息之后了,很容易將驗證碼等重要信息泄露。而積累多年的積蓄甚至退休金,在詐騙者眼中,無疑是個“聚寶盆”。
換言之,防范電信詐騙,相關企業也不能放松。一方面應當完善相關信用和支付體系,在不為消費者增加額外負擔和支出的情況下堵住可能存在的漏洞;另一方面應當加強內部自律和管理,杜絕消費者信息外泄。針對中老年消費者,也應當有更加人性化的服務模式,以保證他們在消費過程中的信息安全。對于通信、金融類企業而言,更應當與有關部門建立更好的協作機制,以盡自身的社會責任。
畢竟,在現有的市場環境下,確保信息安全,對于企業而言,也是一種競爭力。在信息安全上創新升級,成為人們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