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用戶發生銀行卡盜刷事件時都會去找銀行理論,但答復無一例外都是用戶的責任。換句話說,銀行永遠都不會出現安全問題,至少不會出現重大低級失誤,或是覆蓋所有用戶的影響。
但今天不聊盜刷,只聊如今的銀行產品與信息保護真的可靠么?當各家銀行在互聯網飛速拓展業務的同時,是不是開始忽視了什么。本次主角是民生銀行信用卡手機客戶端,當烏云君看到這個案例的時候脊背發涼,不僅是我正使用這款產品,還有我竟然從來就沒懷疑過它,所以當它出現問題時,小小的三觀有點崩塌。
民生銀行信用卡客戶端
上圖是用戶比較熟悉的民生銀行信用卡客戶端,但萬萬沒想到這個漂亮的界面下竟然存在一個非常低級的安全漏洞(就在咱們眼皮底下),而它幾乎可以影響所有民生信用卡用戶。
為了證明這個漏洞影響,白帽子找了一些信用卡照片,提取卡號(說明完全隨機挑選的)
為什么這些圖片會被發到網上…
比如 6226000001267*** 和 6226000003372***,誰讓你們非得把自己信用卡照片往網上傳。接著打開信用卡客戶端抓包
會有個更新個人信息的請求包
有個POST請求,這個請求提交的數據是自己的信用卡卡號,所以相信你已經get到了,我們就是要把這個卡號換成其他人的。。。
竟然看到了這張信用卡所有人的姓名、消費金額、消費日期等信息(15年12月3號刷了213.11元),在換一個卡號試試
同樣查到了這張卡的所有人與最后消費金額、時間等信息(15年12月1號刷了152.18元)。提升點難度,白帽子又在網上找到了一個民生銀行被盜刷用戶發出的截圖,雖然敏感內容做了掩蓋處理
一張用戶信用卡被盜刷的登記表
放大信用卡,黑色好高端的樣子
得到卡號
用APP內部的接口查詢一下,名字和消費信息肯定也返回了,跟登記表中的姓確實是一的,15年12月4號消費了5.02元。
接口可任意查詢對應信用卡號的姓名與最后一次消費記錄(還有一些信息類字段),如果這個漏洞發生在互聯網企業產品中我不會覺得驚訝,但偏偏出在了我們新人并依賴的銀行產品上。在傳統企業進行互聯網化后,更多的功能性接口、權限將會對任意一個互聯網用戶開放,變得愈加不可控。
民生銀行對該漏洞非常重視,該漏洞于今年1月份報告后就得到了解決,用戶不會受到這個漏洞影響。對于銀行來說,互聯網化后要積極關注互聯網產品經常出現的問題;對于咱用戶來說,銀行卡號也是非常隱私的信息,不要輕易給予他人或傳到互聯網上,萬一又出新漏洞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