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
人民日報海外版9月21日頭版“望海樓”欄目刊文指出,回首中美建交30余年的歷程,以往每次中國領導人訪美都夯實了兩國合作的基礎,為兩國關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這次訪問毫無疑問將提升中美兩國的戰略互信。
文章認為,中美戰略互信的提升,需要進行規則建設。中美關系前行時,難免會遇到一些新問題。例如,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兩國關系中的重要議題。作為一個野蠻生長的領域,互聯網安全缺乏基本的游戲規則。這類新問題需要新思路,解決這些新問題最終需要中美協商、達成共識,制定中美都能接受的新規則。在一定程度上,新問題處理得好會強化中美戰略互信,處理不好會演變成中美關系的絆腳石。
另據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9月20報道,《紐約時報》稱,中國和美國正在就簽訂兩國首個網絡空間方面的軍備控制協議進行談判。雙方在近幾周內一直都在緊張的談判中,希望能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9月24日正式到達華盛頓進行國事訪問時公布這一協議。
以下為人民日報海外版《習主席訪美將提升戰略互信》全文:
9月22日,習近平主席將開啟對美國的國事訪問。
回首中美建交30余年的歷程,以往每次中國領導人訪美都夯實了兩國合作的基礎,為兩國關系的發展指明了方向。這次訪問毫無疑問將提升中美兩國的戰略互信。
現在中外人士最關心的是,以習近平訪美為契機,中美兩國將如何提升戰略互信?
首先,中美戰略互信的提升,取決于兩國在國際秩序上的共識。作為舉足輕重的大國,中美兩國對當今國際秩序至關重要。中美都需要一個穩定的國際秩序,這應該是兩國的基本共識,也是戰略互信生成的起點。具體來說,中國應該繼續堅持融入戰略,在既有秩序內變革,謀求在體系內崛起。美國應該繼續保持秩序的開放性,并主動調整國際秩序以適應現實發展。對中美而言,這既是維持國際社會和平與穩定的需要,也是一種成本最低的戰略選擇。至于既有秩序如何調整,則需要兩國在具體議題和現實環境中協商、博弈。中美兩國需要戰略交底,在維持穩定國際秩序的共識下,兩國可以在更為具體的層面上展開合作。
其次,中美戰略互信的提升,有賴于中美有效的危機管控。中國成長給中美關系帶來了巨大的張力,這顯示出亞太權力格局發生了重大變化,美國沒有及時調整自身適應這些變化,因而美國政治精英對中國產生了戰略焦慮。面對這些棘手難題,中美應該加強危機管控,同時積極引導國內輿論,向民眾闡釋哪些是明智的國家利益選擇,塑造有利于兩國關系的內部環境。正如基辛格所言:“偉大的總統必須是教育家,在人民的經驗與前景之間發揮橋梁的作用。”為防止一些偶發事件干擾兩國關系,中美應積極推進兩軍重大軍事行動相互通報機制和公海海域海空軍事安全行為準則,加強在核武器、太空領域的合作,管控相關部門在實際操作中產生的沖突。此外,中國與日本、菲律賓、越南的領土爭端,本身不屬于中美關系的范疇,如今卻成為阻礙中美關系發展的因素。中美需要積極管控第三方行為,使之重新歸置于兩國關系大框架之下。
第三,中美戰略互信的提升,需要進行規則建設。中美關系前行時,難免會遇到一些新問題。例如,網絡安全問題已經成為兩國關系中的重要議題。作為一個野蠻生長的領域,互聯網安全缺乏基本的游戲規則。這類新問題需要新思路,解決這些新問題最終需要中美協商、達成共識,制定中美都能接受的新規則。在一定程度上,新問題處理得好會強化中美戰略互信,處理不好會演變成中美關系的絆腳石。
總之,國際秩序上的共識是中美戰略互信的前提,危機管控和規則建設是中美戰略互信的兩個支柱。三者對于提升中美戰略互信至關重要。中美正走在一條前人從未走過的道路上,亟須提升戰略互信,攜手探索合作新模式。而這,正是中美領導人需要去努力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