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旦剛過,有一個新詞突然在運營商圈子里熱了起來。這就是“黑卡”。
這個詞出自工信部、公安部、國家工商總局聯合發布的《電話“黑卡”治理專項行動工作方案》。然而,無論是在方案的正文,還是三部委聯合簽署的文件,都沒有明確定義什么是“黑卡”,于是“黑卡”這個概念就糊里糊涂地引發了各方熱議,就此開啟“互黑”的口水戰。
新華社“黑”了運營商
最先刊發文章的是新華社,在報道中是這么寫的:
時至今日,“黑卡”市場依然火爆,僅中國移動沒有辦理身份實名認證的電話卡用戶數量就近1.3億戶。數以億計未經身份登記的“黑卡”在社會上流通,其使用者好似披了一件哈利波特的“透明衣”,逍遙在法律監管之外。
“黑卡”等同于非實名登記的運營商用戶,這是新華社此篇報道對“黑卡”的理解。
而之后工信部在回答記者提問時,對“黑卡”的定義是:
未進行實名登記而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實施通訊信息詐騙、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移動電話卡(含無線上網卡)。
正式文件中并無“黑卡”的定義,因此無法明確說新華社和工信部誰的口徑更官方。但工信部是專項行動的發起者之一,是不是可以認為,他的說法更靠譜些?
非實名登記的用戶卡中有多少是被用來從事違法犯罪活動的?上億張黑卡,這個觸目驚心的數字,新華社著實把運營商黑得夠嗆!
不僅是黑卡的定義和數字,新華社報道里發言的專家還把“黑卡泛濫”的原因歸結于基礎運營商,尤其認為業績考核的壓力和提升收入的誘惑,是運營商不積極推動實名制的動因,運營商被黑得一塌糊涂。
專項行動方案黑了運營商的實名制工作
為配合開展專項行動,我仔細學習了工作方案,意識到治理工作的重心,就是推進運營商的實名制登記工作。我自然容易理解為:方案的出臺就是緣于對運營商目前實名制登記工作的不滿,才進一步明確實名制登記有關工作要求。包括:
(一) 關于實名制驗證的技術手段。運營商進行實名制登記的技術要求和手段必須更新,按照工作方案要求,必須一方面要利用專用移動應用程序(APP)、與“全國公民身份證號碼查詢服務中心”聯網比對,來核驗用戶身份信息;另一方面必須用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核驗用戶本人的居民身份證。
(二) 關于實名登記的實施效果。工作方案里有大量細致的要求,并提出本次整改的要求是:2015年底全部實名登記率達到90%以上。而運營商的實名制是2013年9月1日起推行的,至今僅一年多,實名率已經達到了88.4%,實際新增用戶的實名率早已超過90%,這意味著其實不做“整改”,到時“整改”目標亦可達到。
(三) 明確了對非實名卡登記的分工。公安機關明確技術標準,提供必要的技術手段;工信部及各地通信管理局督促相關企業落實。存量客戶補登記工作由運營商自行解決。
(四) 明確了對“黑卡”的處理手段。運營商要對用戶身份信息進行梳理,發現疑似黑卡做什么?驗證用戶身份的準確性。公安機關發現涉嫌犯罪的黑卡做什么?運營商配合提供信息或予以關停。(你有事,你自己解決;我有事,你給我解決?)
(五) 對黑卡(未進行實名登記而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實施通訊信息詐騙、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違法犯罪活動的移動電話卡(含無線上網卡))如何處理,以及對于利用黑卡進行違法犯罪活動如何打擊?沒說。
三部委聯合黑了運營商的渠道
方案的發布和執行,受影響最大的是運營商的各種渠道,其中也包括剛剛誕生的虛擬運營商。因為在文件的分析中,特別強調渠道對實名制工作不積極,因此此次專項行動受影響最大的,也是渠道。
成本:實體渠道必須全面配備二代身份證識別設備,并具備與公安機關相關系統的接入能力。
流程:網絡銷售電話卡時,要求用戶上傳身份證掃描信息。
處罰:建立渠道的黑名單制和追責制,運營商和工商部門配合執行。
這些手段最終目的很明確:所有的渠道必須按照公安機關要求,配備實名制有關的設備,執行實名制有關的流程。違者,殺無赦。
專業人士反黑了新華社的報道
三部委的文件發布,新華社的文章刊出,引起業界不小的震動,各方專家和媒體紛紛打聽,到底黑卡是什么,專項行動的工作如何開展。未及一天,圈子里比較活躍的兩位自媒體人物:付亮和馬繼華,就紛紛發出文章,對新華社的文章和觀點表示質疑,表達自己的觀點。摘錄如下:
(一)“黑卡”必須滿足兩個條件,一是非實名,二是“被不法分子利用進行傳播淫穢色情信息、實施通訊信息詐騙、組織實施恐怖活動等違法犯罪活動”。新華社等媒體的報道中,將非實名的卡直接認定為“黑卡”,并不合適。
(二)非實名電話卡嚴格實名和打擊黑卡犯罪行為有一定相關性,但并不能直接相關。打擊黑卡犯罪行為,工信部和運營商應厘清責任,在保護用戶隱私的情況下,積極配合公安機關執法。工信部和運營商不應該成為打擊通信網、互聯網違法刑法犯罪行為的主體。
(三)運營商實名制登記發布了一年多,而滿足這個制度的用戶數已經接近了總用戶數量的90%,如此的效率不僅僅不是陽奉陰違,而且應該算是不遺余力了。要知道即便是強力部門主導的一代身份證更換,多年都進展緩慢,最后不得不強制報廢,但至今也并沒徹底完成。
(四)非實名制登記的“黑卡”如果能補齊資料,一定會對客戶保有及針對性的市場營銷帶來不可低估的價值,運營商是受益者。不可否認,在實名制的推進過程中,確實存在各種渠道為了銷售而放松要求的情況,但這絕對不是實名制推進問題的主流。
(五)要解決實名制的問題,還不如有關部門出臺一個法令,要求所有移動電話用戶必須在規定時限之內補充完整資料,否則將強制停機。如果有關部門連這個都不能做到,卻要讓無職無權無強制能力的運營商去做,那就不是解決黑卡,而是要運營商“背黑鍋”。
治理黑卡到底是目的還是手段?是有人被黑了還是有人黑了自己?反正對于運營商來說,現在要做的是堅決貫徹執行,趕快部署實施。吐完槽,我干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