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7月1日,通往廣東湛江、茂名、陽江三地的高鐵正式通車,從湛江到深圳的車程從12個小時縮短至5個小時。
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跨越伶仃洋,東接香港特別行政區、西接廣東省珠海市和澳門特別行政區,橋連三地,天塹變通途。
這樣快速便利的交通,在改革開放之初是難以想象的。
今年,記者航拍廣東交警護航囯慶“黃金周”盛況時發現,四通八達的高速公路密密麻麻環繞在南粵大地上,車流如織。
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省交通可謂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然而,廣東公安始終緊緊圍繞新時代、新任務、新要求,主動運用新思維、新科技、新方法推動交管工作,全力確保廣東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
民警指揮交通。
飛速發展的高速交通網
幾組數據折射出改革開放40年來廣東經濟的騰飛:
1988年,廣州家庭共擁有自行車206萬輛,擁有小汽車的家庭屈指可數;
1999年,廣東的機動車輛達720萬余輛,位居全國第一;
如今在廣東,私家車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至2018年9月底,廣東省機動車保有量多達2874萬輛,位列全國笫一。
1988年10月,自行車包圍汽車。
1998年10月,自行車與汽車并駕齊驅。
2008年10月,汽車反包圍自行車。
2018年5月,私家車多自行車少。
1989年8月,廣東首條高速路廣佛高速公路正式建成通車,全長15.7公里,是廣東省第一條投入使用的高速公路。廣佛高速公路的建設,開創了我國利用有償融資建設高速公路的先河,在全國率先實行“貸款修路、收費還貸”,體現了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變,為全面加快推進高速公路建設和經營管理提供了寶貴經驗,拉開了全省高速公路建設的序幕。廣佛高速公路西起廣州市郊的沙鳳,經沙涌、雅瑤、大瀝至佛山東郊謝邊,是廣東省首條、國內第二條建成通車的高速公路,它把2小時的車程縮短到20分鐘,成為廣州與佛山緊密相連的重要紐帶。
報道過廣佛高速公路建成通車的廣東省公安廳退體干部周曉輝說,1989年8月1日,廣佛高速公路試通車當天上午,舉辦了一個萬人自行車行活動,廣州、佛山兩地居民紛紛騎自行車逛高速,盛況空前,之后是來自當時順德、南海、恩平、新會、廣寧等縣和佛山、中山、珠海、江門等市的近百輛大小客、貨車浩浩蕩蕩地搶先體驗高速的快捷。從那時起,珠三角的公路交通跨進了一個嶄新的時代。
“路通財就通”,以廣佛高速為起點,廣東高速路網的規模也越來越大。2015年12月,廣東實現了“縣縣通高速”,掀開了廣東交通發展的新版圖,揭西、陸河等廣東最后8個不通高速公路的縣(市)邁進高速時代,全省67個縣(市)30分鐘內均可駛上高速公路。2017年,廣東高速公路在全國率先突破8000公里。進入新時代的高速路網,已經解決了“走得了、運得出”等問題,并形成“走得好、走得安全、走得舒適、運得高效”新的發展要求。2018年,廣東省高速通車里程突破9000公里,居全國之冠。
逐步升級的信息化交通管理
道路四通八達,人們的生活水平也隨之提高,隨著小汽車的增多,管理難的問題應運而生。與時俱進的廣東公安緊跟時代步伐,開創了信息化管理道路。
流動車管所方便群眾車輛年審。
20世紀90年代初期,廣東省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事業開始起步。
1992年 第一代公安交通管理信息系統在中山市成功研發,實現了車輛管理業務從傳統的手工操作模式向計算機管理模式的轉變,為廣東省交通管理科技信息化建設拉開帷幕。
1997年 全國第一套沖紅燈電子警察系統在深圳市上線運行,開創了非現場執法模式。1998年,第二代交通管理信息系統“佛山示范工程”成功研發并應用,實現了車輛管理、駕駛人管理、交通事故、交通違法等多系統信息共享、聯網運行,步入了又好又快發展的軌道。
2002年 廣東省推廣應用“交通違法信息系統”,實現交通違法信息化處理;同年,全國第一套車牌自動識別卡口系統在深圳市上線運行;2003年,推廣應用“交通事故處理信息系統”,進一步規范事故處理程序;2006年,推廣應用“交警隊信息平臺”,實現基層交警大、中隊業務臺賬和機動車、駕駛人、重點單位等綜合管理。
2007年 省公安廳交通指揮中心建成使用,包括DLP大屏幕顯示,監控視頻聯網、警用地理信息、交通指揮集成平臺、輔助決策分析等系統,具備全省主干路網運行監控、應急指揮調度、信息服務發布以及交警勤務動態監督等功能。隨后,全省有19個交警支隊和順德大隊建設了市級智能交通指揮中心。
2009年 廣東省開始建設應用高速公路區間測速系統、省、市、縣三級公路交通治安卡口系統、重點車輛GPS安全監控系統、春運車輛IC卡管理系統等。全省各級交警部門開展規模建設應用電子警察、路口渠化控制系統等先進裝備和手段,實施交通組織、非現場執法工作。
2011年6月 廣東省推廣應用省級集中的交通管理綜合應用平臺,數據庫及應用軟件平臺安裝部署在省公安廳交管局信息中心,實現各類執法辦案信息數據全省集中管理,全面支撐全省車輛、駕駛人、交通違法、交通事故、危化品運輸路線、交警隊平臺等6大類共744項業務辦理。
2014年以來 廣東省按照《全國主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三年規劃》,推進公路交通安全防控體系建設,組織全省開展交通指揮中心升級改造,推廣應用全國機動車緝查布控系統、重點車輛動態監管系統,全省建設174個交警執法站,強化道路通行秩序管控,預防、減少重特大交通事故,增強公安交管路面管控能力。
2015年3月 廣東省作為試點省份開展互聯網交通安全綜合服務管理平臺建設,全面建成網上受理、網上審批、網上辦公等管理服務新模式,通過網頁、短信、手機APP等服務方式,為交通參與者、政府部門和企事業單位提供交通管理業務辦理及信息查詢等10大類131項服務。
2015年12月 廣東省開通網上繳納交通違法罰款功能,方便群眾繳納交通違法罰款,提升便民利民服務水平。同時,廣東省借力企業,加強資源共享,分別與百度、高德公司簽訂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攜手互聯網應用公司共建“智慧交通”。與保險、交通、稅務等單位實現信息資源共享,提高信息資源利用率和整合度,為交通管理協同共治創造條件。
2016年春運 廣東省在全國率先使用無人機空中抓拍交通違法行為。
大數據驅動下的“智慧新交管”
2018年,廣東省公安機關著力構建“智慧新警務”,全省公安交警部門按照構建“智能感知、智能預警、智能指揮、智能交通、智能服務”的“六個智能”形成一個“智慧新交管”工作目標,全面增強“防事故、保暢通、強服務”的工作能力。
目前,廣東省已完成省級交通指揮中心升級改造,組建了“廣東省交警大數據研判中心”,引入大數據專業分析研判團隊,搭建全省大數據分析研判平臺,與業務部門開展專題研判工作,研判分析的覆蓋范圍、效率、準確性有了很大提升,配合緝查布控系統、“鷹眼系統”及指揮中心系統的應用,初步形成了“數據驅動、信息導偵、精確打擊”的新型勤務。
“鷹眼”系統。
廣東交警部門共配發約7000臺移動警務終端,配備率今年底前將達到80%以上。“鷹眼”等移動警務終端上線應用后,協助查車600萬余輛,有效提升一線執勤執法工作效能。同時,廣東省組織研發了車管服務機器人,引導群眾辦理車管業務;深圳開展“刷臉”執法新模式;深圳、佛山等地研發的車駕管業務自助辦理終端,使交管業務辦理逐步走向智能化。
2018年春運是黨的十九大后的第一個春運,為做好春運道路交通安保工作,廣東省公安機關牢牢抓住“遏事故、保暢通、強服務”三項核心任務,以打造“智慧春運”為抓手,全力確保廣東省道路交通安全、有序、暢通。
春運期間,廣東交警部門首次與第三方機構合作,提前20天開展全省大眾出行需求調查,融合交警事故數據和導航軟件出行數據,結合近5年春運道路通行和事故特點,對今年春運期間的道路通行狀況、交通安全形勢進行動態分析,預判出5個高峰、3個特點,預測10大易堵路段、收費站、服務區、景區。春運期間,指揮部通過各種渠道及時掌握工作薄弱環節和突出安全隱患,匯總警情、路況、氣象、違法及公安部交管局通報事項等信息,分析研判后及時下發指導各地調整工作重心。
廣東省春運道路交通安保指揮部依托交通集成指揮平臺對各公安檢查站、春運執勤點進行應用考核和視頻調度監督,督導各地落實勤務安排。通過高德平臺監測、發布200余次擁堵路況信息,指導各地及時調整勤務,有針對性地疏導道路交通。建立交警視頻會商平臺,實現與地市交通指揮中心、交通監控設備、移動視頻會商終端的對接,提高實時指揮調度效能。
警方通過指揮云平臺對廣州火車站廣場進行實時監測。
省公安廳交管局聯合高德地圖推出“互聯網+行車服務”平臺,為群眾精準提供線路優先、安全提示、快撤快賠等24項貼心服務,匯入導航服務類信息2.8萬余條、便捷停車服務類信息6000余條,服務群眾1200萬人次。
此外,該局還自主研發廣東高速避堵攻略小程序,融合動態繞行、快撤理賠、報警救援、路況直播等便民服務,并在小程序中植入廣東春運直播地圖,組織全省21個地市在出行高峰期間發起200余場高峰路況直播,滾動播報易堵路段的實時路況,實現可視化出行引導服務。
不斷完善的直通粵港車輛制度
廣東的地理位置決定與港澳車輛聯系密切。廣東公安機關對直通粵港澳車輛管理始于改革開放之后,管理對象包括私家車、公務車、自貨自運車、客貨運輸車等4類車輛。
1979年以前,粵港、粵澳之間基本禁止機動車輛過境。改革開放后,直通貨運正式在文錦渡口岸實施。1981年6月,該口岸正式開設客車和小型汽車過境通道。1982年,粵港雙方考慮到當時過境設施有限,制訂出各類過境車輛的限額,且限額機制一直運作至今。1985年3月,沙頭角口岸啟用,跨境公路交通因急速擴展促使兩地工商業貿易日趨繁忙。
1989年12月,第三條跨境通道——皇崗口岸落成啟用,兩地運輸高速發展。2007年7月1日,深圳灣口岸正式啟用。至此,粵港跨境公路共有4個口岸,且每個口岸均有客車、小車和貨車通道。粵澳兩地連接的公路口岸有拱北口岸、橫琴口岸和跨境工業園區口岸。
早期,粵港跨境公路運輸主要是為香港居民提供生鮮等日常生活物資。改革開放以來,生產廠家把原料或半成品從香港運至珠江三角洲地區,經加工后運回香港再出口,粵港跨境公路運輸發揮了重要作用。廣東發揮福田保稅區的地沿優勢,1994年批準在該區投資的外商可持省公安廳車管所核發的行駛標志在香港與福田保稅區間行駛,1997年行駛范圍延伸到深圳市區。直通粵港車輛為內地與香港間的人、財、物流動提供了極大方便,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
如何管理直通粵港澳車輛呢?
1984年9月、1985年1月省公安廳先后制訂了《關于香港和內地入出境機動車及駕駛人管理暫行規定》和《關于香港入出境小車管理的暫行規定》,明確了香港入出境機動車的申辦手續、審批權限、車牌及標志等。1984年9月20日起,全省開始對香港、澳門和內地入出境機動車進行統一檢驗、核發牌證。各口岸檢測站和車管所對直通粵港澳機動車進行年檢。
1989年5月,省公安廳規定對駕駛機動車臨時入粵旅游、探親或參加比賽等活動的外國人、華僑及港澳臺人士,可以核發臨時專用號牌和駕駛證,在規定日期及行駛路線內有效。
1993年3月3日起,香港車輛憑省公安廳交警總隊車管所核發的行駛標志進入深圳福田保稅區內行駛,不發車牌。1996年4月,公安部決定在香港、澳門回歸祖國之前,香港、澳門地區入出內地車輛繼續使用原號牌和行駛證。2001年,直通粵港澳車輛啟用“九二式”新號牌。直通粵港澳車輛均有行駛標志,貼在車輛擋風玻璃右上角與車牌配套使用。
據統計,1984年,直通粵港澳車輛只有2893輛;至2008年6月底,直通粵港澳車輛達5.5萬輛;至2018年9月底,直通粵港澳車輛達7.6萬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