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智慧醫療能扭轉臺灣“血汗醫院”困境嗎

責任編輯:editor004

作者:吳碧娥

2015-06-09 11:00:57

摘自:創事記

進一步來分析2014年第4季通報的藥物事件,最多是從醫生開立醫囑時就發生錯誤,再來是給藥時搞錯。圖五、思科與廣達計算機合作推出的“QOCA spt智能床邊照護系統”

最近美國有一家公司,利用Google Glass紀錄醫生行醫問診所有的過程,當作對于醫生的保護,這項計劃順利募得2,000萬美元的投資。消息傳回臺灣,很多醫生都說要買Google Glass,因為替病人看診時最好完整紀錄,病人與家屬可以自行上網點閱,免得未來有醫療糾紛時,病人說要提告,醫生連自保的證據都沒有……

層出不窮的醫療糾紛成為近日新聞焦點,醫患之間對立關系日形緊張,由臺灣地區“衛福部”所推動的《醫療糾紛處理及醫療事故補償法》已完成審議,可能于近日完成立法。雖然此法號稱希望補償患者、要促進醫病和諧,不過就醫師的觀點來看,要用醫糾法改善醫療糾紛,恐怕是“提油救火”。(注1)

“醫療意外”是人力無法預測或改變的,但醫療糾紛要預防的則是打錯針、開錯刀、給錯藥等“醫療錯誤”。以給藥錯誤為例,根據臺灣病人安全通報系統的統計,從2008年開始藥物事件便躍居通報案件的第一位,每年約有1.9萬件,其中有560余位患者遭受中度以上的傷害,900余位患者遭受輕度傷害。進一步分析可以發現藥物事件的錯誤有43%發生在醫囑開立階段,27%發生在給藥階段,16%發生在藥局調劑。(注2)

進一步來分析2014年第4季通報的藥物事件,最多是從醫生開立醫囑時就發生錯誤,再來是給藥時搞錯。無論在醫院與精神科醫院,造成藥物事件的原因皆以人為因素為最高,其次則為系統因素,例如工作狀態/流程設計因素(可復選)。

圖一、醫院藥物事件錯誤發生階段

圖二、醫院藥物事件給藥錯誤階段之錯誤項目明細

臺灣的護理荒到底有多嚴重?

依臺灣地區“衛福部”試評鑒數據統計,二百家醫療院所的不及格率竟高達七成五!過去在臨床上,小夜班一個護理師要照顧十五到二十個病人,大夜班一個人更要照顧二十至三十人,說是“血汗醫院”,實在一點也不為過。根據國外研究,一個護理師照顧六病人已是極限,若加到八個,死亡率將增三成。臺灣護理人力的嚴重缺乏,當然是影響醫療照護質量的關鍵。

臺灣過去在進行評鑒醫院時,只有將白天班的護病比列入評鑒項目,直到今年才正式將三班護病比都納入醫院評鑒,不過離醫改會目標的1:7,仍有很大差距,且護理長也能納入照護名額灌水計算,地區醫院更允許到1:15,還是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表一、醫院評鑒基準“急性病房全日平均護病比”

蘇懷仁:推動智慧醫療以鄉村包圍城市

從臺灣的醫療照護現實環境來看,仍是高度依賴護理人力,因此導入智慧化和自動化,是減少人力依賴的重要工作。臺灣地區“工業研究院生醫與醫材研究所”所長邵耀華透露,已過世的臺灣生技整合育成中心首席顧問蘇懷仁,生前對于推動智慧醫療也非常有興趣。蘇懷仁曾經告訴他,醫院體系是保守的,臺灣若要推動智慧醫療,一定要采取“鄉村包圍城市的作法”,讓病人去告訴醫生,“為什么人家有你沒有?”美國很多醫院都是因為病人反應,“隔壁醫院有你們沒有的設備,所以我要去隔壁醫院”,成為促使醫院更新設備的力量。客戶之間若形成需要,醫院自然就會改善。

臺中榮民總醫院是全臺第一家實施電子病歷的醫院,包括護理紀錄、給藥及執行治療紀錄。以病患的呼吸監護為例,臺中榮總將呼吸治療科儀器聯機,并產生電子化窗體,改善傳統手填式呼吸監護紀錄單的缺失,可減少人為發生錯誤的機率。另外,臺中榮總也已導入無線傳輸生理量測系統(WiDAS),可與現階段大部分的醫療儀器連接,透過數據傳輸,大幅減少護理師花費在抄寫數據的時間,提高護理工作的效率和正確性,減少護理師不一定必要的工作投入。

圖三、無線傳輸生理量測系統(WiDAS)操作示意圖

改善醫療效率醫院走向智慧化

要推動智慧醫院,最常見的作法是從改善醫療的基礎設備做起。移動醫療推車(Medication Cart)是透過無線技術環境,整合院內醫療信息系統(HIS),實現模塊化觸控接口,讓護理人員只要利用觸控點選查詢,就能確認病患的生命征象及給藥狀況,并得到院內實時數據的交換,達到給藥自動化;而醫師也能登入查詢各種化驗單或影像及醫囑醫令、處方修改、病摘等,方便醫師完成醫護作業,并能進一步結合電子病歷之應用。

圖四、凌華科技推出的智慧化的移動醫療推車。

要改善住院醫療環境,智慧化的病床照護系統也是智能醫療的發展重點。像是廣達計算機的“QOCA spt智能床邊照護系統”,可與醫院醫療信息系統整合,醫師可以直接在床邊調閱檢查報告與X光片,向病人解說病情。病患也可透過QOCA spt發出點滴呼叫及專責護理人員呼叫,查詢住院信息、醫囑及觀看衛教影片,并使用電視、廣播、游戲、視訊通話、社群網絡等個人化娛樂服務,以提高病人住院期間之滿意度。護理人員使用的QOCA spt智能照護裝置,能綜覽病患狀態,并透過電話或視訊與病患實時溝通。在緊急狀態時,系統的群組廣播功能可以發出文字或語音消息,同時聯系相關醫護人員。

圖五、思科與廣達計算機合作推出的“QOCA spt智能床邊照護系統”,強調以病患為中心的醫護環境。

Google Glass 化身醫生的第三只手

在各項穿戴式裝置中,可協助醫生獲取實時信息、又不用使用到雙手的Google Glass,已在手術治療、醫療教學等許多領域有實際的應用。像是美國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心胸肺外科部門,已在復雜的手術中利用Google Glass技術來鍛煉住院醫生的開刀技術,只要開刀的醫生配戴Google Glass,就能將看到的景象傳達給其他Google Glass用戶。(注3)位于美國波士頓的貝斯以色列醫療中心,使用Google Glass 建立了一個急診病患數據庫,過去醫生必須先登錄患者信息系統查看病人的信息,現在需要急診時,醫生可透過掃瞄病房門口的二維碼,獲取每位病人的資料,這種作法能改革急診室診療方式,減少時間的浪費。(注4)印度也有骨科醫生以Google Glass協助進行足部手術,還能同時檢視X光與核磁共振的圖像,并用網絡實時轉播手術過程。(注5)

圖六、美國已有醫院在急診室導入Google Glass建立病患數據庫。

2017年移動醫療產值將達265.6億美元

2013年移動醫療營收達24.5億美元,拓墣產業研究所(TRI)預估,至2017年將成長至265.6億美元,歐盟預估至2017年,全球將有34億人口擁有智能型手機,透過智能型手機的行動健康應用APP,將為歐盟節省約990億歐元的健康成本。

時至今日,已有超過4萬個關于健康的APP在智慧手機市場上提供下載,穿戴式裝置和手機行動健康APP無疑扮演智慧醫療的連結管道,未來的健康管理雖然突破了傳統時間、地點的限制,但困難的是使用者端和醫院間的結合,從穿戴式裝置收集來的數據,醫生是否真的能用、能怎么用?一般民眾若不具醫療專業,在使用時會不會因此造成誤判?都是當前智慧醫療需要重視的新課題。 

鏈接已復制,快去分享吧

企業網版權所有?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遥县| 合阳县| 蓝山县| 晋江市| 潜山县| 达州市| 界首市| 远安县| 新余市| 昔阳县| 镇巴县| 桃江县| 云阳县| 如东县| 兰州市| 如皋市| 青河县| 光泽县| 惠水县| 大同市| 凯里市| 黑河市| 新干县| 茂名市| 盐亭县| 陆丰市| 田东县| 常德市| 封开县| 沾化县| 湖州市| 鹿泉市| 鹤庆县| 汶上县| 土默特左旗| 灌云县| 中山市| 彭阳县| 铁岭县| 榆树市| 广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