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對外透露2018年9月份中國物流業景氣指數為53.1%,較8月回升2.4個百分點;中國倉儲指數為51.8%,較8月回升1.7個百分點。
據介紹,9月份物流業景氣指數升至近幾個月較高水平,扭轉了3個月來連續回落走勢,呈現需求好、效益好、預期好的回升態勢。在分析原因時,中國物流信息中心主任何輝表示,一是“金九銀十”及中秋、國慶兩節的傳統旺季來臨,消費領域物流需求快速增長,新訂單指數、庫存周轉指數明顯回升。二是企業效益轉好,內生增長動力增強,價格指數、利潤指數和資金利用率指數分別回升3個至5個百分點。三是隨著營商環境的改善,企業家信心明顯提升,市場預期進一步穩定,業務活動預期指數、投資完成額指數分別回升1個至3個百分點。
不難發現,受到市場需求的進步一步釋放,傳導至物流業的積極影響正在不斷積累。統計數據顯示,新訂單指數回升,市場需求也在不斷增勢提速。9月份,新訂單指數為52.4%,較8月回升2.5個百分點,顯示出進入“金九銀十”旺季,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物流需求進一步增大。
畢竟,物流業景氣指數是由業務總量、新訂單、從業人員、庫存周轉次數、設備利用率5項指數加權合成的合成指數。其中,新訂單作為市場需求的釋放信號,首當其沖,直接影響著物流業的整體發展。
筆者以為,作為另一個直接影響甚至有著決定性作用的因素——物流業成本更是關鍵所在。近年來,圍繞物流降本增效的政策安排不斷,其本質正是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要舉措,有利于促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擴大就業和發展現代服務業。
實際上,實現物流降本增效,更是我國長期以來各級經濟部門的普遍呼吁,尤其是伴隨國家近年來陸續出臺的一系列圍繞物流業發展和道路基礎設施建設的規劃、政策落地實施,推進物流業降本增效也一直是決策部門努力實現的主要目標之一,特別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大背景下,推進物流業降成本將直接左右實體經濟的企業競爭力,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
然而,從當前看,至少物流業的成本壓力仍然較大。數據顯示,今年9月份,主營業務成本指數為57.6%,回升1.4個百分點,為今年以來新高,企業反映經營成本壓力較大,資金緊張的狀況在延續。9月份從業人員指數為48.6%,連續兩個月回落。
一旦任憑如此情況長期存在,會不斷影響從業人員數量,進一步加大物流業成本,勢必影響物流業景氣度,繼而傳導至相關產業均受波及,因此,從這一角度看,盡快實現物流業降本增效刻不容緩。
毋庸諱言,物流成本高企一直是橫亙在企業增加盈利面前較難逾越的障礙?;诖?,企業利潤受困于物流成本進而間接削弱了中國制造的競爭力。尤其是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背景下,如何確保物流成本不沖擊企業競爭力和營收能力就顯得十分必要。顯然,這需要降低包括物流成本在內的一系列流通成本,而這客觀上也有助于資源的優化配置、促進貿易、優化市場環境、提升我國在全球中的流通地位和流通競爭力,對物流業現代化和新型城鎮化、城市群建設等都將帶來積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