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國外研究機構預測,全球智能家居市場將在2017至2022年實現巨大增長,年符合增長率為11.3%,可達5600億人民幣市場空間。符合增長率為智能手機,物聯網的網的快速發展以及產品成本的下降。此外生產商產品的擴容及產品的技術的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快了智能家居產品的快速發展。
智能家居四大陣營多種商業模式推進 5600億市場空間打開
智能家居四大陣營
隨著智能家居行業的發展,其競爭格局也會日益明朗,總的來說,智能家居行業的競爭主力將分為四大陣營:終端廠商、互聯網公司、視頻網站、運營商。
終端廠商的代表企業為美的、海爾,已布局領域為硬件,產品形態:智能電視、智能家電等,商業模式為硬件收入;
而互聯網公司代表企業為BAT、小米、360,已布局領域為硬件+軟件+服務+內容,產品形態為智能電視、盒子、路由器、隨身WI-FI,商業模式為硬件收入、獲取數據,后向運營、占領入口,疊加服務;
視頻網站代表企業為樂視,愛奇藝等等,已布局領域為硬件+內容,產品形態為智能電視,商業模式為硬件收入、依靠內容收取年服務費;
運營商代表企業為電信,移動,聯通,已布局領域為硬件+軟件+內容,產品形態為智能應用、路由器,商業模式為依靠內容收取年服務費。
智能家居商業模式分析
縱觀產業鏈上下,我們可以發現,不同類型的智能家居企業所走的商業路線也大有差異,智能家電企業如海爾、美的等言必場景生態。海爾U+,美的M-smart,通過建立自有的智慧家庭平臺,不斷擴充平臺其他智能家庭硬件產品接入的數量,并積極引入人工智能、大數據技術來完善智慧家居場景的構建,搶占智慧家庭入口。不過,據了解,目前絕大部分家電廠商仍然主要依賴于賣智能家電、智能控件等硬件來實現營收,待智慧家庭產業生態布局完善,屆時,流量變現、情景消費、系統解決方案或許將是家電企業的可行性商業模式。
互聯網科技巨頭如谷歌、蘋果、亞馬遜等則常言平臺和交互,各有自家的智能家居系統平臺,同樣也都積極對外號召智能硬件品牌的加入,這種布局方式和海爾、美的等智能家電企業一樣,都企圖搶先占據海量的用戶市場入口,為后續的數據增值服務打下基礎。不同的是,他們的優勢在于擁有濃厚的科技基因,走在驅動市場變革的智能家居技術前沿,率先在智能家居領域引入人工智能技術,一邊打造爆款智能單品,一邊完善平臺建設,同時擁有核心技術和用戶數據在手,商業模式也將靈活多變。
物聯硬件企業是目前智能家居廠商數量最多的群體,以BroadLink和歐瑞博為例,這類企業最先均以智能單品打入智能家居市場,然后走向從硬件設計到云服務、移動應用端的整體智能化解決方案的發展之路。對于這類企業而言,房地產市場是其最大突破口,深圳市視得安羅格朗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智能創建經理李文信即表示:“單個智能家居產品具有孤島效應,融入整體或者局部裝修之后才能產生后續價值,未來的智能家居廠商會與房地產開發商、裝修公司、酒店、旅館等進行緊密合作,進入前裝和后裝市場。”房地產等B端市場之外,由B端市場朝C端市場滲透也是不錯的路線。通過線上線下的雙向布局,對接零散、基數龐大的DIY用戶市場需求。
結語:智能家居四大陣營,各種商業模式,將智能家居市場炒得風生水起,但與此同時,真正讓消費者買單的產品卻并不多當前的智能家居市場在經歷“偽需求”、“體驗冗余”、“入口誤區”后,設備互聯互通以及人工智能在系統中的應用共同落實的智能家居場景化建設,才能推動產業邁向一個更加成熟的形態。人工智能已經上升到了國家戰略,要想真正在智慧家庭領域有所成就,就應該少炒作概念,做實做強智能家居產品,贏得消費者的口碑與青睞才是關鍵。(本文據智能家居網信息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