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智能家居總是被吐槽,有各方面的原因,其中有一個原因就是創業者所描述的應用場景太不實用,很多都是自己臆想出來的,但是很多創業者對陷入以下兩點困境:1、這些我都懂,但我就是會犯錯;2、除了聚焦場景,我們別無他法。
在美國有嬰兒的家庭中,一般是母親在家中照看嬰兒,年輕的父親前去超市購買尿布。同時往往會順便為自己購買啤酒,這樣就會出現啤酒與尿布這兩件看上去不相干的商品經常會出現在同一個購物籃的現象。
沃爾瑪發現了這一獨特的現象,開始在賣場嘗試將啤酒與尿布擺放在相同的區域,讓年輕的父親可以同時找到這兩件商品,并很快地完成購物;而沃爾瑪超市也從而獲得了很好的商品銷售收入,這就是《啤酒與尿布》雞湯故事的由來。
然而仔細一想筆者突然覺得這個故事有點邏輯不通,如果沃爾瑪如果真的是這樣擺放商品的話,那估計活不到今天,于是搜尋了真相:某外國蛋疼人士追根溯源搜索了所有關于啤酒和尿布的資料,證實了這個玩意其實是用來舉例而非事實的心靈雞湯。
那么,這個和創業者有什么關系呢?盡管絕大部分創業者的產品用戶數量少得可憐并不足以支撐他們做數據分析,但是他們還是會按照“啤酒和尿布”式的心靈雞湯思維去思考如何改進自己的產品,然后進入萬劫不復的大坑。
來分析一下這個心靈雞湯的邏輯。首先,根據數據分析,發現兩種產品的關聯,接著進行合理的猜測,描繪出用戶圖譜,最后,根據得到的用戶圖譜揣摩用戶的想法,近而做出改進。
但是這樣的思考模式其實存在兩個潛在的坑:
一、你所描繪的圖譜一定不是你的全部用戶的圖譜,甚至不是絕大部分用戶的圖譜,這意味著,你可能會方便一小部分人,然后坑了另外一大群人。
二、你很難根據用戶圖譜這樣的東西去推理如何改進你的產品,或者增加新的功能。想要通過用戶是誰近而得出用戶需要什么,本身就是一個難度很高的過程。
我們就以啤酒和尿布為例子,如果超市真的這么做了,會造成怎么樣的后果。
先說第一點,要討論的是需要買啤酒的人不僅僅是年輕父親,還有剛剛成年可以喝酒的人,這群人當他們在超市找了半天,才在尿布旁邊發現自己想要的飲品會是怎么樣的一個心情?
再說說第二點,絕大部分年輕父親是買了啤酒和尿布才能讓“大數據專家”發現這個所謂的關聯,也就是說,其實現有模式已經很好的滿足了他們的需求,說不定人家本來有很熟悉的逛超市路線,就這樣被你打亂了。
當然,有機智的同學會說,我們可以搞個年輕父親專柜啊,這樣不影響原本的柜臺排布。且不說哪來的空地讓你搞這樣的專柜,這樣的專柜,讓家庭主婦們怎么想,讓其他大叔大媽們怎么想。
這些我都懂,但我就是會犯錯
搜一搜和互聯網有關的用戶圖譜的心靈雞湯就會發現,不少人都有類似的思維,然后不停的踩各種各樣的坑。
犯了第一點錯誤的人可能比較少,倒不是因為決策者思維清晰,而是因為絕大部分創業公司沒有足夠多的程序員去專門為一部分用戶折騰這么多亂七八糟的功能。
犯第二個錯誤的人可是相當的多。盡管產品經理的祖師爺喬布斯早就說過用戶都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除非你給到他面前,但是還是有無數的創業者們前赴后繼用自己的鮮血證明其實無知的不是用戶而是自己。
你可能覺得這是在危言聳聽,但確實很多失敗的創業者都犯下過類似的錯誤。
智能家居就有一堆啊!隨便搜搜什么《十大最沒想象力的智能家居》就可以看到一大堆根據自己臆想的用戶需求搞出來的產品了。
例如某品牌推出的帶屏幕可以循環播放家庭成員留言的「智能冰箱」,這些有人會買才有鬼的產品。
這些錯誤的深層次原因是創業者再根據用戶圖譜來試圖描繪出一個功能的時候,產生了一些錯位。而這些錯位,幾乎是不可避免的,因為人類做不到真正的互相理解。
就拿回家自動播放背景音樂來說,你問10個人這樣的功能是不是很好,他肯定會說,「哎喲,不錯,這個叼?!谷缓竽憔妥隽?,你就死了,為什么?
因為當你問用戶你想不想要music的時候,用戶會腦補一個場景,在這個場景里面他化身為午夜的DJ,所有人都在感受他的music,全然不管自己住的是出租屋,只有10平米。
然而作為創業者,不可能了解用戶的方方面面。想要通過用戶是誰近而得出用戶需要什么,本身就是一個難度很高的過程,創業者去踩這樣的坑,毫無疑問就是讓自己本來已經風雨飄搖的創業之路變的更加不確定。
除了聚焦場景,我們別無他法
那么,一個合理的需求應該怎么樣產生呢?當然是聚焦于用戶在做什么,而不是用戶是誰。
打個比方說,餓了么會關心自己的用戶是學生還是白領嗎,它有做過非常針對性的為學生服務的功能或者是為白領服務的功能嗎?并沒有。它把精力放在了哪里,放在了訂外賣這個核心需求的流程優化上面,來提高外送效率。
用戶是誰,是不太重要的,用戶在做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你知道了用戶在干嘛,你就知道了一個場景,這個場景下,用戶做這件事情是為了什么,有沒有更好地解決方法。
理論上來說,一個好的解決方案,是可以為所有有正常行為的人服務的。不包括年紀特別大的或者殘疾人。打個比方說,如果你的賣菜APP做得足夠好,不論是年輕少婦還是高齡大媽都應該會喜歡你的APP,只要他們需要買菜。
如果說你發現你的APP大爺用戶很少,但是大媽用戶很多,你接下來需要怎么改進?當然是繼續把賣菜這個功能做得更好。啤酒與尿布不靠譜的地方在于,它引導人們去關注用戶是誰,是年輕的父親,而不是關注用戶在干什么,在購物。
知道肯定有人會覺得這文章寫的特別惆悵郁悶,大家都懂的道理為什么寫這么一長串。其實道理都懂,但是能真正做到的又有幾個?
而且你看到的好像絕大部分公司,包括超市也沒有犯啤酒和尿布這樣的錯誤。那是因為絕大部分犯錯誤的公司都死了,所以你看到的大部分公司做的都是正確的事情。
還記得我上文提到的「十大最沒想象力的智能家居」嗎?最近就有一個特別吊炸天的曾經獲得中國最具有價值500強的企業被這個行業給拖死了。
為什么智能家居總是被嫌棄,還不是因為大部分產品都沒有一個明確的場景可以讓用戶感受到實實在在的方便?
創業者們應該明白,人與人之間是不可能做到真正的互相理解的,否則這個世界早就實現世界和平人類大同了,我們所能做的是尋求基于某一個行為的帕累托最優解,既然是基于行為,自然要考察用戶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