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片煙雨朦朧中,上海國際智能建筑展覽會悄悄地開幕,又悄悄地結束了。陰沉的天氣絲毫沒有打消觀展者們的興致,各大展位前人頭攢動。
但馬延文并未顯現出多少興奮,他是參展商風向標科技公司的CEO,“別看來的人這么多,但大部分都是我們行業里的人,真正的消費者大概只有千分之一。”
這也是目前國內智能家居行業的真實寫照,很熱,也很冷。熱,產業內部熱;冷,外部消費者態度依舊遲疑。 用戶“不敢隨便下手” 風向標科技公司的主要產品是一款Vane Life 智能生活系統。在展臺前,觀眾人頭攢動,大多以了解詢問為主。對普通消費者來說,最高二萬元的全套智能系統,還是件奢侈品。
“價格高、對功能不明所以”,這是不少消費者對智能家居系統的看法。記者在展會上偶遇正在裝修新家的李小姐,她和未婚夫之間有些爭執,原因是未婚夫看中了一套智能家庭音響系統,“相當于讓家里裝上一套背景音樂,可以用語音指令控制,家里隨時隨處都能響起美妙的音樂。”未婚夫對銷售人員的解說興致勃勃,但李小姐卻有著相反的意見:“聽歌我可以自己開電腦開音響,這一套要上萬,根本不值得!”在李小姐看來,“智能生活”是個很虛幻的概念,而且功能不實用,“開空調、開電視、音響這些事情又不算麻煩,我自己動手也可以做啊。” 馬延文表示,這就是智能家居難以推廣的癥結所在,“智能程度無法達到消費者的預期,性價比不高。”馬延文坦言,若放在自己身上,花上萬元買一套現下的所謂“智能家居產品”,都要猶豫再三。
另一方面,對普通消費群體來說,不親身體驗的話,很難理解智能家居系統為何物。“在不少人眼里,智能家居系統只等于一個智能遙控器或者手機App。但實際上它應該達到一種物與物互相溝通、配合的模式。例如,通過Vane Life一鍵模式,家里空調能夠感應到室內溫度的變化而開啟,與此同時窗戶隨即關閉,也許還會自動拉上窗簾,調亮燈光。” 但對于這種新鮮的體驗,李小姐表示“很玄乎,不知道實現程度如何,萬一不靈敏會帶來更多麻煩。”
“麻煩”一詞在展會上頻頻被提及,由于不少智能家居系統的安裝,仍會牽涉到更換開關、窗簾軌道,甚至布線的問題,部分參展者雖然對產品頗有興趣,但考慮到二次裝修等一系列麻煩,又望而卻步。
從商戶身上找突破口
目前,購買智能家居產品的用戶主要是新裝修房子的年輕人。張先生在朋友眼里,是個時髦的智能生活“嘗鮮者”。現在他每天起床后就能吃到煎好的面包和雞蛋,喝上一杯新鮮的咖啡。出差回來,預先打開的空調也早已將室內調節得涼爽宜人。對于智能家居系統這幾大功能,他覺得很滿意。
張先生與智能家居的“邂逅”純屬偶然,“前陣子有個朋友想做智能產品的代理,需要買套產品自己研究一下,正好我在裝修新房,他就推薦給我了。” 嘗到甜頭的張先生對智能家居產品頗為贊賞,不過產品的缺陷他亦直言不諱:“中樞遙控器的紅外功能智能連接壁掛空調,無法適用于落地扇。”對此工作人員的解釋是,紅外技術本身就存在局限性,真正意義上的“萬能遙控器”實際上是無法實現的。盡管技術上尚存不足,但張先生仍在興致勃勃地考慮購置一款燃氣報警器,價格不到千元。他表示,現在裝修動輒十幾萬甚至幾十萬,相較之下花費數千元為家里增添點智能色彩,提高生活便利程度,還是十分劃算的。
因為這部分用戶的存在,馬延文仍對智能家居的前景很看好。“市場關注度在提高,去年我們參加了國際智能建筑展,根本沒有觀眾,但今年的人流量比去年已經翻了無數倍。”為了提高接受度,目前不少智能家居廠商的做法都是從商戶入手,為酒店、商用建筑提供智能方案,讓消費者在實地體驗中,產生購買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