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技術創新浪潮,城市與產業將不斷緊密融合。在此過程中,中國地產開發商積極正在向城市運營商演進。
近年來,碧桂園從產城融合戰略出發,以科技小鎮為載體,積極推進產業業態的全覆蓋。
“碧桂園圍繞房地產傳統行業,在配套、科技建筑等領域建立了全產業鏈內容,涉及到農業、零售、教育、文化、酒店等多個領域。” 碧桂園產城融合中心副總經理周洋艦表示。
聚焦科技,持續全產業布局
回顧碧桂園的產城融合發展歷程:
2016年8月全面發布了“產城融合、科技小鎮”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2017年10月,碧桂園集團江蘇區域與蘇州穿山甲機器人達成戰略合作。
2017年11月,碧桂園與美的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碧桂園集團創始人、董事局主席楊國強透露,將與美的聯手打造智慧無人工廠。
2018年1月,碧桂園順德新能源汽車小鎮啟動暨產業簽約儀式舉行,將打造成無人駕駛應用研發基地,目前已吸引了包括海康威視車聯網聯合實驗室,國內唯一的國家級汽車創業孵化器Auto Space汽車智能網聯創新中心、中國恒天工程研究院等五大研究院以及數十家汽車產業上下游企業區域總部落戶。
周洋艦總結,碧桂園基于全球每年超過1000個項目實施需求,整合全球機器人資源、先進建造工藝、施工自動化工藝,通過引進智慧化過程,提升建筑產業生產力。并順勢延伸至智能機器人、智能制造領域。
此外,碧桂園今年還啟動了現代農業全產業鏈的探索和布局。2018年6月成立碧桂園農業控股有限公司,將于與“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以及開研資本有限公司合作,共同推動第三代雜交水稻的研究和推廣,致力于科技與農業的高度融合,用科技帶動農業增效。
先產后城,產城融合
顧名思義,產城融合分為兩大方面“產業和城市。在產業方面,碧桂園聚焦科技,以科技為龍頭,特別是國家圈定的七大新興產業,并與豐富、多元的業態相結合,以大規模的創新空間孵化創新性中小企業。
在城市方面,以智慧城市、立體城市和TOD開發模式建設生態之城。其中智慧城市應用包括城市運營、社區管理,智慧家居,智慧安防等,立體城市包括垂直綠墻、分層綠化、空中花園等垂直綠化,以及人車分離的立體交通設計。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發展模式,打造便捷出行交通系統。
這樣的設計理念在碧桂園馬來西亞森林城市項目中已經獲得應用。“負二層是充足的停車空間,負一層是暢通的交通路網,地面都是公園,沒有車輛穿行,地上架空有軌交通,連通整個城市。“
未來五年,碧桂園擬投資千億建設超過100個科技小鎮項目,以宜業、宜居、宜創、宜游、宜學為原則,先產后城,產業先行,實現產城融合。
產城融合分為五類:1、5-10平方公里規模的科技新城,覆蓋研發、創意、孵化生產、居住、娛樂、教育、醫療等全環節
2、1-5平方公里的區域科技產業中心,以第二、第三產業為主
3、小于1平方公里的科技產業園,從居住、商業、生產、研發、制造、主題公園等元素中挑選三種以上進行功能組合
4、5-10萬平的科技產業綜合體,聚焦孵化器、加速器、公寓樓、商業的5合1純產業綜合體。
5、美麗鄉村、田園綜合體或者文旅康養,1萬畝集中連片區,符合農業種植、生產、生態觀光、文旅康養等多重功能。
聯合伙伴打造未來之城
碧桂園的產業合作伙伴覆蓋電子信息、智能制造、新能源、新型交通、生命科學、新材料、創新服務、文旅康養、影視娛樂等九大方向。截至2018年4月,碧桂園擁有超過1800家產業資源合作伙伴,其中世界500強52家,龍頭企業365家,上市公司438家。
周洋艦表示,碧桂園會為產城融合提供全面的保障體系,包括在產業規劃方面,精準研判科技未來方向,超前布局科技產業鏈條,科學規劃產業發展路徑;在產業生態方面,構建科技產業“研發-生產-市場”的全面產業發展;在產業運營上,構建全面的科技產業服務體系,培育全面的產業孵化培育能力。并通過“產城融合中心+科技產業研究院+產城設計院”三大力量提供線下保障。
據悉,碧桂園自身也在積極開展技術研發,其智慧科技已經植入超過700個碧桂園社區。智慧社區是碧桂園智慧科技的應用核心,讓社區服務邁入體系化平臺運營,以云網一體化智慧物業管控平臺,來集成物業管理和社區服務。
周洋艦指出,碧桂園并不是PPT公司,迄今,產城融合戰略已經在全國逐步落地。包括:
碧桂園+物聯網:潼湖科技小鎮,思科智慧城,惠州南站新城
碧桂園+供應鏈:濟南供應鏈智慧生態城項目
碧桂園+智能制造:順德智能制造小鎮美的庫卡研發中心,新圩梅龍湖智造新城,張江長三角科技城,深圳機器人產業園……
“這些項目的核心是通過龍頭企業的牽引,引入上下游,并需要更多的中小微企業驅動產業發展。今后,我們希望和更多的產業伙伴一起打造未來之城。”周洋艦最后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