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聯網標識平臺,是智慧城市頂層建設的基本框架
目前,物聯網應用已經覆蓋工業、商用、消費三大領域的20個行業、163個應用場景。終端應用豐富而碎片化的發展,使得不同物聯網應用成為一個個信息“孤島”,阻礙了智慧城市進一步規模化發展。
“碎片化是物聯網必然經歷的階段,政府很早也意識到這一點”,廣州網絡中心產品總監蔡冠祥說道,“2013年,國家發改委就提出,要建設國家物聯網標識管理公共服務平臺,將這些碎片連接起來。”
當今,全球現有物聯網標識1300多類、數量超過千萬億。國物標識平臺在過去不到一年的時間已經接入全球的上千類標識標準,完成對各種不同標識編碼體系的識別,打破了相互屏蔽的局面。
談及物聯網數據開放與安全問題,蔡冠祥表示,“基于標識的開放來分享數據,意味著數據分享者可以自主決定哪些信息要通過標識公開。國物標識平臺對這些載入信息的標識進行譯碼和元數據管理,提供檢索查詢的開放入口,數據提供的原企業仍可以在本地對數據進行管理、存儲、和自定義開放。”
聚合物聯網產業集群,加快國物標識平臺節點落地
基于物聯網發展碎片化的現實情況,國物標識平臺聯合物聯網產業鏈上下游各個環節的合作伙伴,為各個智慧城市建設落地打造“從終端、到平臺、到應用”的應用方案生態圈。
在物聯網連接層,廣州網絡中心基于LoRaWAN技術自主研發成了低功耗廣域網網關和終端,如智慧停車場、環境監測、智能煙感等,也在此次展會上向市場展示。作為應用示范,廣州網絡中心已在南沙區完成了803公里低功耗廣域網的全覆蓋。
在物聯網終端應用操作系統層,國物標識平臺也和北京光輪電子合作,聚焦邊緣計算技術,為國物標識平臺對接不同行業應用的物聯網終端數據采集提供靈活、模塊化的方案。
今年6月,國物標識平臺與中國科學院智慧城市產業聯盟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在全國范圍內推廣100個智慧城市物聯網標識平臺節點的建設。截止目前,國物標識平臺根節點已經覆蓋北京、廣州、東莞、南京、長春、成都等六大中心城市,標識注冊量超過670億,累計標識服務次數超過58億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