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市環衛局獲悉,自去年創文強管工作開展以來,我市各級環衛部門發揮創文主力軍作用,通過“兩構建、兩提升、兩探索”措施,落實市區主次干道的清掃保潔、垃圾收運和無害化終端處理以及建設“智慧環衛”等工作,城市環境衛生面貌有了較明顯提升。
道路的清掃保潔,少不了每個環節的監管和管理。環衛部門一方面健全監管隊伍,完善考核制度,加強檢查監管。另一方面,于去年11月成立汕頭市環境衛生協會,并委托該協會從今年7月開始參與環衛市場化作業日常檢查,努力構建“部門監管、內部自律,日檢查、月考核、年總評”的環衛作業監管體系。
市環衛局針對建筑廢棄物的污染,構建了建筑廢棄物處置管理閉環,相關負責人表示,在去年取得明顯成效的基礎上,今年繼續加強源頭監管,規范運輸秩序,并繼續推動終端處理利用,努力構建“排放、運輸、處理、利用”全鏈條管理閉環。
環衛的作業不僅要依靠人力,還要硬件設施的保障。為此今年市財政投入資金1100多萬元,新建公廁10座、常規垃圾轉運站3座、壓縮式垃圾轉運站1座,改造公廁3座、常規垃圾轉運站2座、壓縮式垃圾轉運站1座,接管開發部門配套的公廁2座、垃圾轉運站2座,并支持各區垃圾壓縮轉運站成套設備3套。“各區財政投入1700萬元采購一批環衛作業設備和車,為日常環衛作業的正常運轉提供了有力保障。”市環衛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提升環衛作業保障的同時,他們還積極研究強化責任水域保潔工作方案,合理安排船只出海作業時間,堅持周末加班保潔,增加出海頻率,并將原打撈離岸100米的范圍擴大到200米,有效維護海灣的整潔,提升環衛作業的覆蓋率。
垃圾分類是未來環衛一項發展的大趨勢,記者了解到,市環衛部門調整垃圾分類處理試點工作領導機構,組織有關單位前往廈門學習調研垃圾分類工作經驗和做法。“我們還根據實際,草擬《汕頭市中心城區生活垃圾分類工作方案》,計劃按照‘十個一’即選擇一處機關大院、一棟辦公大樓、一個居民小區、一個公園、一個市場、一所醫院、一所大學、一所中學、一所小學、一家幼兒園開展垃圾分類試點。”此外,金平區已在龍眼園住宅小區設置智能垃圾分類設施,啟動試點工作。
“在探索垃圾分類試點的同時,為配合‘數字城管’的建設,我們還積極探索打造‘智慧環衛’。”該負責人表示,目前正針對市級環衛部門重要設施,如雷打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大學路臨時驗車場、環衛車隊隊部等均改造完善場地監控設備,此外還改造完善雷打石生活垃圾衛生填埋場門禁、垃圾稱重設備、道路灑水車輛定位和作業監控設備,利用設備提高管理、作業效率,為構建“智慧環衛”,建設“數字城管”夯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