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hfnxjk.com/statics/images/logo.png)
9月20日電 自2013年開始,國家住建部分批陸續公布智慧城市試點城市,銀川市是住建部第二批智慧城市試點城市,于2014年全面開啟智慧城市建設。
智慧城市的智慧來自于大數據的挖掘,采集了城市中政府、企業以及個人的數據,形成了城市大數據,來進行挖掘和分析。同時會將分析的結果反饋到城市管理的各個領域,支撐城市的智慧化管理和運行。
據銀川市民大廳講解員介紹,智慧城市的提出最早是為了化解城市病,有效提高城市的管理水平。銀川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又增加了兩大功能,就是在惠民利民便民和促進產業發展方面,形成了智慧城市的三大功能。
此外,為解決智慧城市不智慧的現象,銀川市在建設智慧城市的過程中,進行了一系列創新,從而使銀川的智慧城市建設走在全國前列。一是立法保障方面的創新,2016年,銀川在全國率先審議并通過了《銀川市智慧城市建設促進條例》,成為全國首個對智慧城市進行立法的城市;改革方面的創新,在行政審批體制改革方面,通過簡政提效,放管結合,優化服務,將審批效率提高86%。而在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方面,推出了“12345一號通”便民服務平臺,架起政府和市民之間溝通的橋梁,助力銀川市打造服務型政府。
智慧銀川利用大數據創新城市管理模式,變“被動式、救火式、善后式”為“主動式、前瞻式、預防式”的管理,其中的應急指揮平臺著重解決了傳統預案管理過程中的信息割裂(孤島)、人傳紙報的弊端,實現了應急預案“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全覆蓋設計。
據悉,智慧銀川項目自建設以來,獲得國際國內眾多關注,吸引了多家國內外主流媒體的關注和重點報道,在我國信息領域烏鎮互聯網、貴陽大數據、銀川智慧城市三大獨特模式上,形成了“智慧城市看中國銀川”的驕人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