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過去一年里,中國的博物館數量達到了4692座,館藏文物4000余萬件,接待觀眾人數達7億人次。隨著人工智能、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中國博物館在2017年也將呈現出新的態勢。我國早在2014年就提出了智慧博物館的概念,并確定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內蒙古博物院、廣東省博物館、甘肅省博物館、金沙遺址博物館、蘇州博物館等6家博物館為智慧博物館試點。可以預見的是,經過兩年的摸索與實踐,2017年以這6家博物館為代表,會有一批初步具備智慧博物館性質的博物館出現。智慧博物館要求博物館要承擔更多的職能、提供更多的服務,需要更多的資金和人力投入,這為安防業者帶來更多機遇。
黨和政府歷來重視文物保護工作,2016年3月份,國務院下發《關于進一步加強文物工作的指導意見》指出文物工作重在保護,到2020年館藏文物預防性保護進一步加強,珍貴文物較多的博物館藏品保存環境全部達標;文物保護的科技含量和裝備水平進一步提高,在加強文物安全防護中要求實施文物平安工程,完善文物建筑防火和古遺址古墓葬石窟寺石刻防盜防破壞設施,切實降低文物保護單位安全風險。健全縣(市、區)、鄉鎮(街道)、村(社區)三級文物安全管理網絡,推行政府購買文物保護服務。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作用,充分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等現代信息技術,推動文物保護與現代科技融合創新。
文物被盜,大多與保護措施存在漏洞有關,而且博物館的安防需求有別于其它領域,如何針對文博安防的具體需求,制訂切實有效的安防體系就成為文物保護的關鍵之一。但我國絕大多數的博物館的技術防范仍然非常落后和單一,國內絕大多數博物館的視頻監控系統采用的都是模擬架構,并且主要通過視頻進行簡單的監控,多已運行七八年,甚至十余年,使得博物館的安全防范工作存在隱患,在目前數字高清技術日臻成熟的當下,未來幾年博物館安防建設的一個重點內容將是視頻監控的高清智能改造。作為高風險等級的公共場所,作為博物館的安防系統應該是一個多模塊、多功能、智能化、高靈敏的軟硬件結合的系統。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做客某視頻訪談節目時談及院內安防話題表示,故宮將進一步提升安防系統。隨著對文化知識魅力與價值提升,博物館安全得到進一步重視,各地對博物館安防都將提出明確要求,借助科技的力量,博物館安防建設也與時俱進。
截至2015年底,全國登記注冊的博物館已達4692家,據不完全統計,博物館藏品的總量已超過1500萬件。對任何一家博物館的館長來說,最擔心的就是博物館的安全。正如國家文物局督察司葉春司長說,博物館從產生的那一天起,安全就是最重要的議題。目前來看主要需求除了原有文博場館的系統升級改造,新建文博場館的系統建設數量也是非常巨大的,對于眾多安防業者而言,自然是一個不可多得的機遇。預計“十三五”期間,文博體安防市場年增長率將達到15%左右的水平。
多級聯動的綜合管理平臺
智慧博物館的安防系統應該是一個高清晰、多功能、智能化、聯動報警、高靈敏的多系統結合的綜合系統。
既然是個綜合性的系統,博物館安防就應該考慮到集成與聯動功能。由于博物館安防系統所需要的安全性高、容錯率低等特性,一般大型博物館的安保系統由多個部分組成,如防入侵報警系統、巡更系統、門禁系統、視頻監控系統、通信系統、輔助照明系統、計算機網絡系統、集中管理中心控制系統、供電系統、防雷電系統、傳輸系統、記錄系統等,如此多的子系統,如何發揮各自的功用?這些子系統之間是否具有有效的聯動機制?
例如,當報警子系統檢測到有火災時,是否會聯動門禁系統,自動打開所有門,是否可以自動聯動消防系統,或者當某一個位置的報警探測器發生報警,系統是否可以馬上鎖定周圍的監控區域,從各個角度封鎖盜竊分子的逃跑路線,并同時聯動公安系統等等。如果能建立起這種聯動機制,博物館安防系統將可以更加快速、準確的處理相應危急事件。
現在博物館安防系統以多媒體管理主機通過多級管理聯網分布控制,監控管理和管理不同種類模擬視頻系統、數字視頻系統、防范報警系統、門禁系統,是融合多系統為一體的綜合性管理平臺。適用于大型組網,多級管理的監控環境對原來之前已建的模擬矩陣、硬盤錄像機、防盜報警設備、門禁控制系統以及第三方系統的集中監控與管理。客戶端軟件能根據用戶的身份和級別,在授權范圍內實現遠程登錄訪問,提供視頻圖像管理、電子地圖直觀顯示、信息綜合、實現視頻列表顯示、信息綜合、歷史圖像查詢、遠程視頻自動巡視、設備信息管理、報警事件與視頻系統復核領導遠程指揮等操作功能,做到報警與視頻得聯動,多媒體統一調度。
此外,安防集成管理平臺為信息交互的平臺,通過統一平臺實現各控制室信息共享。其中入侵報警系統與出入口控制系統須采用同一品牌系列的設備構建實施,并以此作為基礎管理平臺,實現對視頻監控系統、音頻復核監控系統、出入口管理系統、防盜報警系統、巡更系統和停車場管理系統的有效集成。對各子系統集中監視和管理,將各子系統的信息統一存儲、顯示和管理在同一平臺上,并為其它系統提供數據訪問接口,及時、準確、全面地反映各子系統運行狀態。以各子系統的狀態參數為基礎,實現各子系統之間的相關聯動,操作終端根據需要安裝不同軟件模塊或通過改變身份,完成相應的管理功能。新技術觸發改進近年來安防行業技術不斷創新,博物館安防產品和技術應用也出現了新的變化。
智能應用
越界報警,在展館門窗外的周界監控畫面中,在展館室內空間的監控畫面上,設置虛擬警戒線,啟動越界報警功能,并實現報警聯動;車牌識別在停車場的應用,在停車場的出入口安裝車牌抓拍攝像機,根據地感線圈觸發抓拍和識別車牌;物體移走檢測,用于重要展品的自動監視,挪動或移走會引發報警和錄像;遺留物檢測也有部分應用,敏感區域物品遺留時間過長可能是顧客意外失落的物品,也可能是不法分子留下的危險物品,都需要工作人員及時處理,以保護游客的財務和保證博物館的安全。
與此同時,在博物館全面互聯的網絡基礎上,其就具備了智慧的基礎,在博物館中建立更透徹的物件感知,利用任何可以隨時隨地測量、捕獲和傳遞信息的設備、系統或流程,傳遞博物館物質元素之間的狀態變化,并促發系統適應性的改變;建立更加全面的互聯互通,消滅信息孤島,使人與人、人與物之間形成系統化的協同工作方式;在感知和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形成深入的智能化運作體系,在數據基礎和協同模式的支持下,獲取更智能的洞察并付諸實踐,進而創造新的價值。
物聯網的應用
隨著博物館業務的擴大,館際交流的增多,藏品使用頻率大大提高,庫存藏品經常變換,給藏品的安全管理帶來了困難。借助于新的科學技術,藏品的日常監督可以借助無線射頻識別RFID條碼技術,這樣當庫管人員帶著感應器走到安裝了RFID晶片的藏品時,其晶片就會發出信號,自動報出藏品,并進入電腦。若把感應器安裝在出入口則藏品進出時也可以進入電腦,與其聯網的安全技術防范就可以對其進行監督。在運輸中的藏品可以利用衛星定位(GPS)技術建立藏品離位報警跟蹤系統,隨時跟蹤離位藏品。
電子地圖的深化應用
由于值班員的大部分操作都在電子地圖上進行,單獨開發的電子地圖功能將不能滿足需求。這方面的趨勢應該是基于GIS(地理信息系統)進行電子地圖管理,方便地進行地圖維護、圖標維護,并提供對各種矢量、位圖地圖和圖標的支持。
對于某些大型博物館,甚至可能采用3D電子地圖,建立博物館的三維模型,在此基礎上進行報警器、攝像機能力仿真顯示,將估測轉化為可見。三維模型也可用于在互聯網上建立虛擬博物館,更好地進行宣傳。
增強化的預案管理功能
當前大部分安防系統實現的預案管理都是將處警預案電子化顯示即指導預案,加上簡單的聯動功能。隨著安防系統更加智能和可靠,應該實現更強預案管理功能,一旦發生報警事件,不用值班人員操作或僅需少量操作,就能將指導預案內容真正實施。為了做到在制訂預案時有定量數據的支持,可以利用人群疏散、火災、氣體擴散等仿真手段,針對博物館環境情況,進行各種仿真運算,根據仿真數據制訂切實可行的行動預案。
結束語
傳承+創造=發展。新技術創造新價值,博物館安防在多種新技術應用的框架下,智慧 博物館已經不再是那么遙不可及,它正在向我們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