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国产一级在线观看,国产成人综合久久精品亚洲,免费一级欧美大片在线观看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我國重點區域加快智慧城市規劃布局

責任編輯:editor005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06-21 14:14:06 本文摘自:中國投資咨詢網

重點區域加快智慧城市規劃布局

  一、北京智慧城市布局加快

2017年,北京市將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完成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規劃和行政辦公區信息化建設總體設計。完成行政辦公區政務云中心機房等工程,啟動電子政務內網、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做好信息化系統遷移工作,保障首批搬遷行政單位入駐。

中投顧問發布的《“十三五”數據中國建設下智慧城市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市將新增發放“北京通”卡500萬張以上,加強“北京通”卡與“北京通”APP的線上線下貫通,建成卡與APP融合的服務體系。北京2017年還將啟動5G試點工作,免費提供無線上網服務的公共場所將新增400個。

市經信委還將編制印發《北京市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方案》,實現80%的涉民服務網上辦理。加強六里橋政務云和密云災備云建設管理,完成通州政務云建設,形成“兩地三中心”的市級政務云部署格局。

二、上海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發布

與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相承接,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在2016年12月對外發布。這是上海延續編制三個信息化五年規劃后,首次改為智慧城市五年規劃。

未來五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又將會有哪些改變?

翻閱規劃可以發現,在智慧城市新階段的特征描述上,這次提出在原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基礎上,實現“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的新特征。在具體內容上,規劃將圍繞營造智慧生活、發展智慧經濟、深化智慧治理、建設智慧政務、推進智慧城市區域示范等五大應用領域打造“活力上海”。

所謂“泛在化”,首先是指泛在的網絡已不僅要解決人與人的交流,更需要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交流,即達到“萬物互聯”的境界。邵志清說,由于網絡的泛在和物物互聯,多維度交流所產生的數據變得日益紛繁且雜亂無章,要實現從數據到信息,再到知識的轉變,就需要泛在化的計算能力支撐。圍繞大數據的采集、存儲、加工、分析和可視化也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方向。

更重要的是,未來生活中應用和服務的泛在化將變得越發明顯,某一項服務將支持多個渠道接入。打車和拼車服務就是典型例證,傳統出租車壟斷渠道將面臨極大挑戰,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互聯網金融等其他領域。事實上,這兩年吸引大量投資機構關注的O2O模式,其核心就是要讓服務變得觸手可及。

“融合化”是指關聯性服務的融合將逐步加快,并率先在市場化較高的領域進行推廣。比如,通過大數據分析支撐的精準營銷,將會促成顧客在喝咖啡的間隙完成一次商品購買;又比如,在手機等終端上預約餐飲服務的同時,完成交通路徑規劃,以及停車位的查詢和預訂。

據介紹,隨著應用的融合,對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服務需求將快速釋放,這會促進政府內部相關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另一方面,也會推動政府開放數據,供市場主體進行深度挖掘和開發利用,形成商業化服務模式。

相比于智能化,“智敏化”更加突出“準確、快捷和柔性”的特征。在需求感知層,隨著各類主體信息化素養的提升,傳統的標準、統一的信息服務已無法適應快速更新的需求發展。隨著大數據的應用,信息系統已具備對使用者“畫像”的能力,精準服務的推送成為可能。比如,微信的廣告推送服務,就是通過對微信用戶的瀏覽行為以及關注人群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推送特定的廣告信息,較傳統的海量廣告播送提高了準確度,減少了成本。

當然,“新三化”的實現首先需要強壯城市信息“脈絡”。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上海光纖入戶率達到70%,家庭光纖用戶平均互聯網接入帶寬達100Mbps,固網寬帶用戶平均下載速率超過20MB/s,iShanghai公益WLAN接入場所達4000個,全面完成網絡設施的IPv6改造。

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是上海的首創。上海有底氣有信心實現這樣的轉變,到2020年底將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為新特征的智慧城市。

三、廣州智慧城市發展布局

2017年2月,廣州市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廣州市信息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其中提出要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到2020年,建成廣州市智慧交通感知網絡,智慧交通感知平臺覆蓋核心區、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等,而且對客運樞紐和公交站場的客流數量和流向等也將實時監控;在市民生活方面,到2020年,將建成“云健康”服務平臺,提供遠程心電監護、遠程影像檢測、自助體檢、健康查詢等服務。

(一)智慧政府:95%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

所謂的新型智慧城市,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城市部件、城市事件、城市組織和人等實現更透徹的感知,城市運行實現全時段、全方位可視和更全面的互聯互通,城市運行更加安全、穩定、可靠,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顯著提高。《規劃》提出,到2020年,“信息整合、公共服務、商業運營”三位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運作模式基本形成,醫療服務信息共享率達到95%以上,教育共享資源總量翻一番,社會保障(市民)卡持卡人口覆蓋率達90%。

首先要推動智慧政府建設。依托廣州市政府信息化云平臺,構建市、區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體系,實現信息資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共享。整合政府服務渠道,12345服務熱線、市區兩級政府門戶網站、網上辦事大廳、網上信訪、政務微信、移動應用程序、網格化服務管理等,統一全市服務受理入口,推進全城聯網通辦。到2020年,政府部門全部遷移至廣州市政府信息化云平臺,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達95%以上。

(二)智慧城管:建視頻資源管理云平臺

建設一體化智慧城管體系,構建全市統一的視頻資源綜合管理云服務平臺,重點加強在多維采集、聯網整合、綜合管理、技術創新和智能應用等方面建設。依托地下管線智能化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建設智能管廊,對水、電、氣、通信等各類地下管線的規劃、設計、建設、運行、管理、維護、更新等過程實現可持續、動態化、智能化管理,實現運行信息反饋不間斷和低成本、高效率維護管理效果。

建立智能供水系統,對供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借助信息化手段以精細和動態的方式實現水務系統生產、管理和服務。建設智能停車場、多功能路燈桿等新型物聯網集成載體。組織實施城市管理大數據、城市管理立體感知體系、城市綜合執法輔助支持等工程,提高城市管理的精準化、實時化、高效化。建設“多規合一”信息聯動平臺,推動涵蓋交通、環衛、供電、林業園林、水源保護、綜合管廊等涉及空間要求的信息“多規合一”。

(三)智慧交通:促核心區路況精細化監控

建立全方位智慧交通體系。建設完善智慧交通綜合業務平臺,進一步增強政府監管、智慧決策能力,持續提升交通行業服務品質。推進公交優先戰略,建設完善智慧公共交通系統。

《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成廣州市智慧交通感知網絡,智慧交通感知平臺覆蓋核心區、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等,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行整體分析水平,促進核心區路況精細化監控。建設總額客運樞紐疏運組織決策分析平臺,通過構建數據模型,實現重要交通樞紐實時人群數量監測、人群來源流向、駐留時長分析,分析綜合交通樞紐集散方式及時空衍化態勢,為節假日客流集疏運提供決策支持。

(四)智慧醫療:促電子病歷等數據庫融合

智慧醫療衛生工程。《規劃》提出,加快推進全市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融合,構建人口健康數據庫。構建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打造覆蓋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計劃生育和綜合管理業務的醫療健康管理和服務大數據應用體系。逐步整合“居民健康卡”,推進社會保障卡在戶籍居民健康“一卡通”的應用,通過公民身份號碼(社會保障號碼)形成伴隨終身、動態更新的個人健康檔案。

打造“云健康”服務平臺,面向全市居民的服務平臺,提供遠程心電監護、遠程影像檢測、自助體檢、健康查詢等醫療健康服務。到2020年,建成“云健康”服務平臺,服務滲透到居民日常生活中,遠程醫療體系覆蓋全市所有鄉村、鄉鎮衛生院。

(五)智慧社區:推動公共服務重心下社區

現代的信息化技術在社區管理方面也能為市民提供不少方便。《規劃》提出,要構建智慧社區,加快統籌社區公共服務網絡,推動各項公共服務重心下沉至社區,建設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聚集醫療、教育、就業、社保、行政辦事等各類政府服務資源,為市民提供“一口式”政府公共服務。建立智慧社區綜合信息O2O服務平臺,為廣大居民提供覆蓋車輛管理、購物餐飲、醫療健康等管理和服務功能。

四、深圳智慧城市未來發展規劃

2016年10月,《深圳市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通過新一期政府公報發布。按照規劃,到2020年,深圳市要建成國際一流的信息基礎設施,建成全程全時的公共服務信息化體系,建立現代化的社會治理支撐體系,信息經濟創新活躍,建成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深圳市信息化發展以基礎設施、民生服務、社會治理、引領經濟轉型升級以及信息安全等領域為重點,全面深化“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

(一)住房、教育、醫療,是民生的重點

《規劃》提出,在民生服務方面,重點建設智慧醫療衛生體系、保障房聯合應用平臺、智慧教育平臺和醫保健身消費服務平臺。

在日益高漲的房價面前,保障房是緩解住房壓力的重要措施。“十三五”期間,深圳市要建設跨市、區、街道等多級部門的住房保障聯合應用平臺。建設統一房源基礎庫,實現住房保障統一輪候申請、認購、認租、人才住房補貼申請等相關業務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和跨部門信息校驗。同時,也要建立公共租賃住房同城異地置換平臺,加強房屋出租后續管理。

“十三五”期間,深圳市還將建設醫保健身消費服務平臺,實現利用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健身消費,創新“互聯網+醫保+全民健身”消費方式。

(二)實施互聯網+戰略,促進信息經濟創新發展

“十三五”期間,信息化發展的重點之一,就是互聯網+戰略,推動深圳產業智能化升級,打造信息經濟核心產業。

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是深圳的重點產業。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深圳市要推進“互聯網+制造業”和“互聯網+服務業”重點工程。

“互聯網+制造業”方面,除了在生產裝備、過程和工藝實現智能化外,在機器人、汽車、能源、電子、醫療器械、家居服裝、食品等制造領域,重點扶持10—15家有基礎有實力的大企業發展分布式制造/云制造,打造2—3個產值超百億的智能制造產業群。

(三)應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決策能力

大數據在政府治理和管理方面,一直發揮重要作用。《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建設基于大數據的智慧決策系統、全市統一的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和公共信用信息平臺。

政府數據公開,社會可有效創新利用。《規劃》提出,要加快制訂政府公共數據開放標準規范,形成政府公共數據對外服務統一門戶,優先開放地理信息、市場監管、交通出行服務等重點領域的政府數據。

關鍵字:規劃智慧精準營銷

本文摘自:中國投資咨詢網

x 我國重點區域加快智慧城市規劃布局 掃一掃
分享本文到朋友圈
當前位置:智慧城市產業動態 → 正文

我國重點區域加快智慧城市規劃布局

責任編輯:editor005 |來源:企業網D1Net  2017-06-21 14:14:06 本文摘自:中國投資咨詢網

重點區域加快智慧城市規劃布局

  一、北京智慧城市布局加快

2017年,北京市將推進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完成城市副中心智慧城市規劃和行政辦公區信息化建設總體設計。完成行政辦公區政務云中心機房等工程,啟動電子政務內網、云計算數據中心建設,做好信息化系統遷移工作,保障首批搬遷行政單位入駐。

中投顧問發布的《“十三五”數據中國建設下智慧城市深度調研及投資前景預測報告》數據顯示,2017年,北京市將新增發放“北京通”卡500萬張以上,加強“北京通”卡與“北京通”APP的線上線下貫通,建成卡與APP融合的服務體系。北京2017年還將啟動5G試點工作,免費提供無線上網服務的公共場所將新增400個。

市經信委還將編制印發《北京市深入推進“互聯網+政務服務”實施方案》,實現80%的涉民服務網上辦理。加強六里橋政務云和密云災備云建設管理,完成通州政務云建設,形成“兩地三中心”的市級政務云部署格局。

二、上海智慧城市建設規劃發布

與上海智慧城市建設第二個三年行動計劃相承接,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十三五”規劃在2016年12月對外發布。這是上海延續編制三個信息化五年規劃后,首次改為智慧城市五年規劃。

未來五年,上海智慧城市建設又將會有哪些改變?

翻閱規劃可以發現,在智慧城市新階段的特征描述上,這次提出在原來“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基礎上,實現“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的新特征。在具體內容上,規劃將圍繞營造智慧生活、發展智慧經濟、深化智慧治理、建設智慧政務、推進智慧城市區域示范等五大應用領域打造“活力上海”。

所謂“泛在化”,首先是指泛在的網絡已不僅要解決人與人的交流,更需要實現人與物、物與物的交流,即達到“萬物互聯”的境界。邵志清說,由于網絡的泛在和物物互聯,多維度交流所產生的數據變得日益紛繁且雜亂無章,要實現從數據到信息,再到知識的轉變,就需要泛在化的計算能力支撐。圍繞大數據的采集、存儲、加工、分析和可視化也將成為智慧城市建設的重要方向。

更重要的是,未來生活中應用和服務的泛在化將變得越發明顯,某一項服務將支持多個渠道接入。打車和拼車服務就是典型例證,傳統出租車壟斷渠道將面臨極大挑戰,同樣的故事也發生在互聯網金融等其他領域。事實上,這兩年吸引大量投資機構關注的O2O模式,其核心就是要讓服務變得觸手可及。

“融合化”是指關聯性服務的融合將逐步加快,并率先在市場化較高的領域進行推廣。比如,通過大數據分析支撐的精準營銷,將會促成顧客在喝咖啡的間隙完成一次商品購買;又比如,在手機等終端上預約餐飲服務的同時,完成交通路徑規劃,以及停車位的查詢和預訂。

據介紹,隨著應用的融合,對政府在公共服務領域的服務需求將快速釋放,這會促進政府內部相關部門之間的業務協同;另一方面,也會推動政府開放數據,供市場主體進行深度挖掘和開發利用,形成商業化服務模式。

相比于智能化,“智敏化”更加突出“準確、快捷和柔性”的特征。在需求感知層,隨著各類主體信息化素養的提升,傳統的標準、統一的信息服務已無法適應快速更新的需求發展。隨著大數據的應用,信息系統已具備對使用者“畫像”的能力,精準服務的推送成為可能。比如,微信的廣告推送服務,就是通過對微信用戶的瀏覽行為以及關注人群進行分析,有針對性地推送特定的廣告信息,較傳統的海量廣告播送提高了準確度,減少了成本。

當然,“新三化”的實現首先需要強壯城市信息“脈絡”。按照規劃,“十三五”期間,上海光纖入戶率達到70%,家庭光纖用戶平均互聯網接入帶寬達100Mbps,固網寬帶用戶平均下載速率超過20MB/s,iShanghai公益WLAN接入場所達4000個,全面完成網絡設施的IPv6改造。

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是上海的首創。上海有底氣有信心實現這樣的轉變,到2020年底將初步建成以泛在化、融合化、智敏化為新特征的智慧城市。

三、廣州智慧城市發展布局

2017年2月,廣州市府辦公廳正式印發了《廣州市信息化發展第十三個五年發展規劃(2016-2020年)》,其中提出要加快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到2020年,建成廣州市智慧交通感知網絡,智慧交通感知平臺覆蓋核心區、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等,而且對客運樞紐和公交站場的客流數量和流向等也將實時監控;在市民生活方面,到2020年,將建成“云健康”服務平臺,提供遠程心電監護、遠程影像檢測、自助體檢、健康查詢等服務。

(一)智慧政府:95%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

所謂的新型智慧城市,是利用信息化技術,對城市部件、城市事件、城市組織和人等實現更透徹的感知,城市運行實現全時段、全方位可視和更全面的互聯互通,城市運行更加安全、穩定、可靠,城市管理精細化水平顯著提高。《規劃》提出,到2020年,“信息整合、公共服務、商業運營”三位一體的公共服務體系運作模式基本形成,醫療服務信息共享率達到95%以上,教育共享資源總量翻一番,社會保障(市民)卡持卡人口覆蓋率達90%。

首先要推動智慧政府建設。依托廣州市政府信息化云平臺,構建市、區政務信息資源共享交換體系,實現信息資源跨部門、跨層級、跨區域共享。整合政府服務渠道,12345服務熱線、市區兩級政府門戶網站、網上辦事大廳、網上信訪、政務微信、移動應用程序、網格化服務管理等,統一全市服務受理入口,推進全城聯網通辦。到2020年,政府部門全部遷移至廣州市政府信息化云平臺,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理率達95%以上。

(二)智慧城管:建視頻資源管理云平臺

建設一體化智慧城管體系,構建全市統一的視頻資源綜合管理云服務平臺,重點加強在多維采集、聯網整合、綜合管理、技術創新和智能應用等方面建設。依托地下管線智能化綜合管理平臺建設,建設智能管廊,對水、電、氣、通信等各類地下管線的規劃、設計、建設、運行、管理、維護、更新等過程實現可持續、動態化、智能化管理,實現運行信息反饋不間斷和低成本、高效率維護管理效果。

建立智能供水系統,對供排水系統的運行狀態進行及時分析與處理,借助信息化手段以精細和動態的方式實現水務系統生產、管理和服務。建設智能停車場、多功能路燈桿等新型物聯網集成載體。組織實施城市管理大數據、城市管理立體感知體系、城市綜合執法輔助支持等工程,提高城市管理的精準化、實時化、高效化。建設“多規合一”信息聯動平臺,推動涵蓋交通、環衛、供電、林業園林、水源保護、綜合管廊等涉及空間要求的信息“多規合一”。

(三)智慧交通:促核心區路況精細化監控

建立全方位智慧交通體系。建設完善智慧交通綜合業務平臺,進一步增強政府監管、智慧決策能力,持續提升交通行業服務品質。推進公交優先戰略,建設完善智慧公共交通系統。

《規劃》提出,到2020年,建成廣州市智慧交通感知網絡,智慧交通感知平臺覆蓋核心區、主次干道、城市出入口等,進一步提高交通運行整體分析水平,促進核心區路況精細化監控。建設總額客運樞紐疏運組織決策分析平臺,通過構建數據模型,實現重要交通樞紐實時人群數量監測、人群來源流向、駐留時長分析,分析綜合交通樞紐集散方式及時空衍化態勢,為節假日客流集疏運提供決策支持。

(四)智慧醫療:促電子病歷等數據庫融合

智慧醫療衛生工程。《規劃》提出,加快推進全市人口信息、居民電子健康檔案和電子病歷三大數據庫融合,構建人口健康數據庫。構建人口健康信息平臺,打造覆蓋公共衛生、醫療服務、醫療保障、藥品供應、計劃生育和綜合管理業務的醫療健康管理和服務大數據應用體系。逐步整合“居民健康卡”,推進社會保障卡在戶籍居民健康“一卡通”的應用,通過公民身份號碼(社會保障號碼)形成伴隨終身、動態更新的個人健康檔案。

打造“云健康”服務平臺,面向全市居民的服務平臺,提供遠程心電監護、遠程影像檢測、自助體檢、健康查詢等醫療健康服務。到2020年,建成“云健康”服務平臺,服務滲透到居民日常生活中,遠程醫療體系覆蓋全市所有鄉村、鄉鎮衛生院。

(五)智慧社區:推動公共服務重心下社區

現代的信息化技術在社區管理方面也能為市民提供不少方便。《規劃》提出,要構建智慧社區,加快統籌社區公共服務網絡,推動各項公共服務重心下沉至社區,建設社區公共服務綜合信息平臺,聚集醫療、教育、就業、社保、行政辦事等各類政府服務資源,為市民提供“一口式”政府公共服務。建立智慧社區綜合信息O2O服務平臺,為廣大居民提供覆蓋車輛管理、購物餐飲、醫療健康等管理和服務功能。

四、深圳智慧城市未來發展規劃

2016年10月,《深圳市信息化發展“十三五”規劃》(下稱《規劃》)通過新一期政府公報發布。按照規劃,到2020年,深圳市要建成國際一流的信息基礎設施,建成全程全時的公共服務信息化體系,建立現代化的社會治理支撐體系,信息經濟創新活躍,建成國家新型智慧城市標桿市。

《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深圳市信息化發展以基礎設施、民生服務、社會治理、引領經濟轉型升級以及信息安全等領域為重點,全面深化“互聯網+”和大數據應用。

(一)住房、教育、醫療,是民生的重點

《規劃》提出,在民生服務方面,重點建設智慧醫療衛生體系、保障房聯合應用平臺、智慧教育平臺和醫保健身消費服務平臺。

在日益高漲的房價面前,保障房是緩解住房壓力的重要措施。“十三五”期間,深圳市要建設跨市、區、街道等多級部門的住房保障聯合應用平臺。建設統一房源基礎庫,實現住房保障統一輪候申請、認購、認租、人才住房補貼申請等相關業務的全流程網上辦理和跨部門信息校驗。同時,也要建立公共租賃住房同城異地置換平臺,加強房屋出租后續管理。

“十三五”期間,深圳市還將建設醫保健身消費服務平臺,實現利用醫保個人賬戶余額健身消費,創新“互聯網+醫保+全民健身”消費方式。

(二)實施互聯網+戰略,促進信息經濟創新發展

“十三五”期間,信息化發展的重點之一,就是互聯網+戰略,推動深圳產業智能化升級,打造信息經濟核心產業。

制造業和高端服務業是深圳的重點產業。根據《規劃》,“十三五”期間,深圳市要推進“互聯網+制造業”和“互聯網+服務業”重點工程。

“互聯網+制造業”方面,除了在生產裝備、過程和工藝實現智能化外,在機器人、汽車、能源、電子、醫療器械、家居服裝、食品等制造領域,重點扶持10—15家有基礎有實力的大企業發展分布式制造/云制造,打造2—3個產值超百億的智能制造產業群。

(三)應用大數據,提升政府治理決策能力

大數據在政府治理和管理方面,一直發揮重要作用。《規劃》提出,“十三五”期間,要建設基于大數據的智慧決策系統、全市統一的政府數據開放平臺和公共信用信息平臺。

政府數據公開,社會可有效創新利用。《規劃》提出,要加快制訂政府公共數據開放標準規范,形成政府公共數據對外服務統一門戶,優先開放地理信息、市場監管、交通出行服務等重點領域的政府數據。

關鍵字:規劃智慧精準營銷

本文摘自:中國投資咨詢網

電子周刊
回到頂部

關于我們聯系我們版權聲明隱私條款廣告服務友情鏈接投稿中心招賢納士

企業網版權所有 ©2010-2024 京ICP備09108050號-6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49343號

^
  • <menuitem id="jw4sk"></menuitem>

    1. <form id="jw4sk"><tbody id="jw4sk"><dfn id="jw4sk"></dfn></tbody></form>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和| 桃园县| 浦北县| 东城区| 大新县| 札达县| 永嘉县| 哈尔滨市| 灌阳县| 民丰县| 锦州市| 桦甸市| 同仁县| 石棉县| 盖州市| 巨鹿县| 黑水县| 南华县| 廊坊市| 明光市| 日喀则市| 崇阳县| 张家口市| 象山县| 宜昌市| 江油市| 四子王旗| 尖扎县| 赤水市| 安顺市| 南通市| 上蔡县| 双城市| 白玉县| 营口市| 开江县| 林周县| 灵丘县| 铜山县| 永靖县| 巴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