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當智慧城市的概念剛剛興起時,似乎沒有國內廠商什么事兒。然而,隨著智慧城市在國內的步步演進,國內廠商開始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從智慧城市的頂層設計、實施和部署,更多的國內廠商加入了這一戰團。
我們注意到,作為新晉的國內頂尖ICT基礎設施廠商,華為不顯山露水地成為國內智慧城市建設的主力軍之一。在日前的2016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上,就國內智慧城市的建設,我們有幸采訪到華為企業BG中國區副總裁楊萍、華為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總經理周小紅,以及華為幾家合作伙伴的領導,他們分別是方正國際軟件有限公司CEO周大良、江蘇國泰新點軟件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兼技術總監李強和太極計算機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許詩軍。
華為之于智慧城市的三大價值
楊萍首先表示,近幾年在國家的大力推動下,以提高政府政務效率、提升民生服務水平、助力經濟產業發展為目的,運用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技術手段來建設智慧城市,已經越來越成為當前以及未來政府信息化工作的重點之一。那么,在智慧城市的建設當中,華為對自身的戰略定位是堅持“被集成”的戰略,聚焦ICT的基礎架構,全力推動智慧城市生態圈的良性發展。
在楊萍看來,智慧城市是一個十足復雜的“巨系統”,它涉及投融資、頂層設計、集成、運營、上層的應用以及底層的基礎實施等。正是因為這樣的緣故,智慧城市不可能由某一家廠商或者少數廠家大包大攬,必須是各個企業在各自的領域里,做好自己擅長的事情,才能夠促進整個智慧城市生態圈的健康發展。
在智慧城市領域,華為將一如既往地堅持“被集成”的戰略,聚焦在ICT基礎設施層面,為客戶和合作伙伴提供具有全球領先的技術水平和開放的架構,并且通過開放的能力來大力推動智慧城市生態圈的發展。
那么,華為可以給智慧城市帶來哪些價值呢?楊萍認為,這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首先,在智慧城市所涉及到的各個領域,華為現在均擁有豐富的行業解決方案和合作伙伴資源,對于整個智慧城市產業領域而言,這是一筆活力四射,并且彌足珍貴的力量。對國內智慧城市產業圈來說,華為和它的小伙伴們將會壘筑起真正的生態圈,這種價值很難在當前進行估量,或許未來國內智慧城市蔚然成型、俯拾皆是的時候,我們再回過頭來評判也為時不晚。
其次,華為在業內最完整的產品線,以及其領先的開放的架構,也給了國內智慧城市更多的可能,這種選擇權可以說在過去少得可憐。在智慧城市所涉及的ICT基礎設施層面,華為可以提供從物聯網的通訊模塊到物聯網的操作系統平臺,以及有線無線的接入,基于云計算分布式云數據中心到大數據平臺,這些產品和解決方案在全球得到了嚴苛的驗證和客戶廣泛的認可,它們將為中國智慧城市打下最為堅強的根基。
第三,與其他很多廠商不同,華為提供的ICT基礎設施和產品解決方案均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可以做到完全的自主可靠。這一點非常重要,在智慧城市里,各種數據、業務、服務都在這個平臺上運行,因此安全性絕對不能回避。憑借長期以來在研發上的持續投入,華為已建立起基于芯片和源代碼級的自主知識產權,為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提供了最堅實的信息安全基礎。
合作伙伴眼中的華為
耳聽為虛,眼見為實。在本次專訪中,華為的幾家合作伙伴們也現身說法,介紹了近年來他們與華為在智慧城市領域的合作。
周大良表示,方正國際與華為有很多行業的合作,最近幾年開始在智慧城市展開戰略合作。方正國際認為,智慧城市的形態已經發生了變化,智慧城市也從過去單一的做項目,轉向了以PPP為核心的投資建設運維一體化。在這樣的情況下,打造智慧城市就需要一個全新的ICT平臺,它要搭載在云上,同時還能把過去的東西充分應用起來。在與華為的交流中,方正國際發現華為的模式和平臺能夠滿足自身和智慧城市發展的需求,從信息安全的角度來說,華為也是上上之選,因此雙方的合作也就水到渠成了。
據李強介紹,江蘇國泰新點是專門從事應用驅動的應用軟件研發公司,主營業務包括智慧政務、智慧教育、智慧社區等一些列行業解決方案,基本都是包涵到智慧城市的整體框架下。最近幾年,客戶要求的已經不再是單純的軟件,而是包含軟件、硬件、網絡在內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此,江蘇國泰新點接觸了很多國內的廠商,直到遇到華為,他們才覺得找到了非常好的契合點:華為在整個ICT基礎設施層面的能力非常強,解決方案也自主可靠,完全滿足了整合層面客戶的要求。據悉,該公司承建的眾多政務中心項目中,智慧政務大廳里面采用了大量華為的智慧終端產品,中心機房采用了華為的云計算平臺,甚至服務窗口使用的平板電腦都是華為的。李強表示,他非常期待雙方更多的、更好的合作,為中國的智慧城市建設作出應有的貢獻。
許詩軍表示,早在2013年,太極就提出要做“智慧城市的引領者”,通過幾年的發展與實踐,太極也越來越理性,并且為自身做了一個更確切的注釋,那就是智慧城市智慧政府的第一名。在智慧城市領域里,太極采用了做減法的做法,將自身的力量主要集中在政務領域,取得了比較好的突破。當前,在很多智慧政務項目里面,太極都是大量采用了華為的云平臺,譬如北京政務云的平臺就全部使用了華為的產品。除了產品層面的合作以外,太極更喜歡在解決方案層面與華為進行合作,這有著更高的互補性,而且存在著聯合創新的可能性。目前,太極與華為正在探討成立智慧城市的聯合方案解決中心,雙方希望能在智慧城市領域取得更深、更廣的合作。
華為對智慧城市的四大提升
前面,楊萍從宏觀的角度闡述了華為帶給智慧城市的價值,而作為華為智慧城市的業務負責人,周小紅則是從更為具體和略為微觀的角度,再次闡述了華為帶給智慧城市的價值。
從產品和技術的角度來看,周小紅認為華為帶給智慧城市的最大能力提升,應該是華為的全聯接能力。城市要智慧,那么它的數據采集和傳送必然是基礎,就像我們每個人的神經元一樣,因此城市有多智慧,完全取決于其數據采集和傳送網絡分布的廣度,以及其敏感度。華為的物聯網技術能夠有效提升城市的感知水平,致力于建立一個更美好的全聯接世界的愿景,也意味著無論從能力還是期望,華為的發展方向與智慧城市與智慧城市的演進是密切相關的,必然能夠幫助智慧城市實現很大的提升。
其次,對于智慧城市而言,“共享”意味巨大,在此方面華為同樣能夠幫助智慧城市達到很大的提升。譬如在華為云管端戰略里,云是最核心的,一個分布式的開放云架構能夠把城市的資源、數據整合起來,更好地支撐數據的共享和開放。
再次,一個城市要實現真正的智慧,必然需要可持續發展,必須能夠吸引眾多的開發者、企業在上面進行開發。對此,華為一直致力于打造開放的平臺,用開源的技術打造一個開發平臺,不光能夠更多地支持未來的演進,同時能夠把全球創新的資源都用起來,保證這個架構的先進性和持續性。
最后,華為在信息安全領域里,擁有幾十年的深度積累,不只是一些常規的入侵檢測等安全措施,華為更在網絡安全方面使用了大數據的技術,能夠對高持續性的網絡威脅做預測和防范,因此信息安全也是華為能夠為智慧城市的能力提升做出的重要貢獻。
楊萍補充道,華為有一支做智慧城市的團隊,過去也給一些城市做過頂層設計,不過做頂層設計的目的,并不是說華為希望將這塊業務做到多大。之所以有這樣一支團隊,其目的更在于進入到客戶一線,深入了解客戶以及合作伙伴的需求,在智慧城市“巨系統”架構下,如何通過ICT基礎設施層面,對各種需求做出響應,而這又能促進華為提供給包括智慧城市在內的業界更好的ICT基礎設施。
良好的生態圈意義重大
周大良認為,與此前的喧囂不同,幾年前智慧城市的“火爆”,主要源頭在于廠商。很多廠商為城市打造了云計算中心、SaaS服務,總體來說廠商的推進力度比較大。然而最近幾年以來,政府的力度開始上來了,國家對智慧城市的規范和引導,開始呈現出良性的引導作用。政府的態度很明確,就是要解決老百姓的問題,解決城市管理的問題,大數據戰略和互聯網+的行動計劃,令政府更清晰地看到了發展智慧城市的前景。在這樣的意義上,一個關于智慧城市的有機的、循環的ICT整體生態圈已經蔚然成型,對未來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來說,意義重大。
他表示,從廠商的角度,目前在技術上還有很多需要解決的問題,此外還有機制、體制和商業模式的問題。方正國際與華為在智慧城市上的合作,并不僅是技術上的合作,雙方都希望能夠有更深入的合作。
同時,周大良認為,產業界還要幫助政府解決三個問題:其一是投資問題;其二是智慧惠民和管理問題;其三是產業升級轉型問題。
許詩軍對此表示贊同。他認為在當前的中國社會,智慧城市的建設離不開政府的主導和引領。同時,智慧城市與這個城市的經濟社會發展思路是否契合,這是核心的問題。
對華為提出的ICT智慧城市生態圈,許詩軍表示非常贊同,他也認為華為有這樣的能力——華為具備足夠的資源,同時又非常開放和包容,彈性十足——這種特征將幫助華為和合作伙伴們緊密地團結在圈子里,相互滲透緊密合作,共同夯實中國智慧城市的發展基礎和前進途徑。
以李強的經驗來看,智慧城市的建設如果沒有政府的引領,基本上很難啟動,甚至無法冠以“智慧”二字,畢竟很多關鍵性的任務很難繞過政府,而且也不應繞過政府。此外,他認為在智慧城市的研發方面,各方務必打造出良好的生態圈,協同創建出更多更好的智慧應用。從政府和廠商的角度,大家必須雙管齊下,一起發力,才有可能把智慧城市朝著預想的目標有效前進。
楊萍最后表示,在整個智慧城市的建設當中,需要華為和合作伙伴們在復雜的“巨系統”的相應領域中,去做深做透,各家做好各自擅長的事情,精誠團結相互合作,共同提升整個生態鏈的能力,塑造良好的生態圈,致力于讓最好的智慧城市綻放在中國。